(共22张PPT)
现实与理想
——西方古典绘画
BUSINESS . REPORT . SUMMARY . PLAN....
CONTENTS
01
西方古典绘画史
02
文艺复兴时期
03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绘画
04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画派
一、西方古典绘画史
Click here to modify the text , you may post text here . Click here to modify the text . Click here to modify the text , you may post text here .
古埃及绘画
古埃及绘画艺术:
正面律:
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根据人物的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
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没有构图和空间感,追求平面的排列效果;画的完整是非常重要的。
程式化:
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或淡黄,头发为蓝黑,眼圈为黑色。
表现特征:
观念中的事物形态
古希腊的雕塑
追求理想美
美的表现特征:结构、线条、比例
米洛斯的维纳斯
俗称:断臂的维纳斯
作者:阿历山德罗斯
总体特征:
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一句话概括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亚力山德罗斯创作于约公元前150年左右,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这尊雕像还是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
是古代希腊美术进入高度成熟时期的经典之作。体现着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
黄金比例:
身体上下长度:0.618(肚脐为分界线)
头和身体的比例:1:7
二、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
Click here to modify the text , you may post text here . Click here to modify the text . Click here to modify the text , you may post text here .
文艺复兴三杰:
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乔万尼·薄伽丘)
美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桑西、米开朗基罗)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
文艺复兴(Renaissance):
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中心地在意大利。
在意大利语中原意是“重生”、“复活”。
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表面上是要恢复古罗马的进步思想,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在精神上的创新。
美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桑西、米开朗基罗
西斯廷圣母 油画
拉斐尔·桑西 意大利
蒙娜丽莎 油画
达·芬奇 意大利
西斯庭教堂天顶画 壁画
米开朗基罗 意大利
构图原则:黄金分割 三角稳定性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蒙娜丽莎》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面庞看起来十分和谐。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会觉得她没怎么笑;然而当看着她的眼睛,感觉到她脸颊的阴影时,又会觉得她在微笑。
有研究人员利用微表情理论得出结论: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 。蒙娜丽莎,坐在一把半圆形的木椅上,背后是一道栏杆,隔开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桥、山峦,它们在达·芬奇“无界渐变着色法”的笔法下,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散发着梦幻而神秘的气息。
蒙娜丽莎 油画
达·芬奇 意大利
画面所表现的是西西里岛的一个美丽的传说:一片漂亮的大贝壳漂浮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上面站着纯洁而美丽的维纳斯,翱翔于天上的风神轻轻地将贝壳吹到岸边,等候在岸边的春之女神正张开红色绣花斗篷,准备为维纳斯换上新装。维纳斯身材修长,容貌秀美,双眼凝视着远方,眼神充满着幻想、迷惘与哀伤。
体现了在佛罗伦萨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美是不可能逐步完善或从非美中产生,美只能是自我完成,它是无可比拟的,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
《维纳斯的诞生》是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于公元1487年为佛罗伦萨统治者梅第奇家族的一个远房兄弟创作的画布蛋彩画。
文艺复兴
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引发艺术家自我意识的觉醒,绘画方面进行了突破性的探索,开创了西方艺术全新的时代。
三、文艺复兴后的欧洲绘画
17-18世纪
Click here to modify the text , you may post text here . Click here to modify the text . Click here to modify the text , you may post text here .
17-18世纪欧洲绘画杰出人物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彼得·保罗·鲁本斯
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委拉斯开兹
17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认为他是自己的“伟大教师之一”,对印象派的影响也很大。
《木匠家庭》油画
伦勃朗
木匠的工房中我们觉得呼吸自由,非常舒服,任何细微的事物都有永恒的气息。
他如小说家一般,在未曾提起他书中的英雄之前,先行描写这些英雄所处的环境,因为一个人的灵魂,当他沉浸于日常生活的亲切景象时,更易受人了解。
强烈的对比,能够集中人的注意与兴趣,用阴暗来烘托出光明,把我们立刻远离现实而沉入艺术领域中。在艺术中的一切幻想原是较现实本身,含有更丰富的正式性的一种综合。
一幕如此简单的故事,如此庸孰的枝节,颇有使这副画成为小品画的危险,是光暗造成的神秘空气挽救了他,靠了光暗,我们被引领到远离现实的世界中,而不被这些准确的现实所拘囚。
他的写实是人间的,精神表现确是宗教的。事物的真切的再现和它深沉的诗意的表白融合到恰到好处。他的作品成为自然主义与抒情成分的混合品。
《镜前的维纳斯》油画
委拉斯凯兹
《阿玛戎之战》油画
彼得·保罗·鲁本斯
画作描绘了裸体的希腊神话爱神维纳斯和小爱神丘比特。作品采用了横向斜线的构图,以墨绿色和红色金丝绒的大块背景,衬托出女性形体的圆润和柔美。画面上的女性姿势优雅而从容,形体的微妙起伏,构成了光与色的交响。
画家在这里描绘的是神话中一则由英雄忒修斯与阿玛戎女王希波吕忒发生爱情而引起的战争场面。两队人马在桥上狭路相逢,战斗异常激烈,前仆后继。
四、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画派18-19世纪
Click here to modify the text , you may post text here . Click here to modify the text . Click here to modify the text , you may post text here .
新古典主义
马拉之死 油画
大卫 法国
《马拉之死》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于1793年创作的画布油画,现收藏于比利时皇家美术馆。
《马拉之死》刻意营造了一个属于穷人的空间。在封闭狭小的陋室里,马拉倒在浴缸中,一手握着笔,一手握着染了鲜血的信,油画的上半部笔触松散凌乱,可能是一面墙,也可能只是含糊不明的空间,代表着永恒的虚无,但那个充当书桌、粗糙平实的木箱,仿佛在诉说着马拉的美德。
这幅画通过去除所有的动作、所有的寓言人物以及弱化所有的谋杀痕迹,创作出一副革命者圣像,成为法国大革命史上的经典作品。
浪漫主义
自由引导人民 油画
德拉克洛瓦 法国
这幅画是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一幅油画。该画作在1831年的巴黎沙龙会展上第一次正式对外进行展览。
《自由引导人民》画面展示了夺取七月革命胜利关键时刻的巷战场面,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巧妙地将写意和写实结合起来,运用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明暗对比,充满着动势的构图,奔放的笔触,紧凑的结构,表现了革命者高涨的热情,歌颂了以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为参加主体的七月革命。
该作品成为代表法兰西民族精神的标志, 于1874年被卢浮宫博物馆收藏。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在古典美学规范下,采用现代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新材质,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端庄、雅致、明显的时代特征。
新古典主义是以当时市民的英雄主义为典范来塑造的,提倡采用重大庄严的题材来反映社会的现实。
在艺术形式的表达上,新古典主义要求的是完整与严谨,注重造型,强调严谨的造型,忽视情感,忽视气氛,忽视色彩,侧重于客观性、秩序和约束。
流派: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画派以肯定、颂扬人的精神价值,争取个性解放和人权为思想原则。在绘画上主张有个性、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构图变化丰富,色彩对比强烈,笔触奔放流畅,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彩和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浪漫主义表现出一种自我的个性,反对古典主义的那种崇尚理想的规范,摒弃其僵化的教条和呆板的模式,崇尚的是一种自由,一种解放,一种释怀,侧重于想象力和情感。
流派: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相同点:都涉及到了思想的解放
古典主义认为人要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
浪漫主义强调思想的启蒙,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
西方古典绘画的艺术特征
1、追求极致的和谐美与理性美
2、写实性和叙事性
3、理性精神与庄严静穆
西方古典绘画史上的三次“复古”:
第一次:
文艺复兴14-16世纪
第二次:
古典主义17-18世纪
第三次:
新古典主义18-19世纪
都延续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古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