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导入新课
第9课
辛 亥 革 命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革命志士在武昌起义前发动的起义概况。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和结果。
2.通过研读史料,分析武昌起义爆发的条件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历史事件。
3.通过了解革命党人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事迹,感受他们英勇抗争、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辛亥之年,路在何方?
——辛亥革命的背景
壹
一、辛亥之年,路在何方?
1.背景: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局势
鸦片战争战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
甲午中日战争战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败
1840年
1842年
1851年
1901年
1856年
1860年
1864年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道路行不通
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改良道路也行不通
屡战屡败根源何在?
腐朽落后的清政府!!
1.背景:
面对日益腐朽的清王朝统治,如何才能自强?
革命党人认为唯有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才能救亡图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辛亥之年,路在何方?
革命志士,前仆后继
贰
二、革命志士的奋斗
刘道一
(1884—1906)
半壁东西三楚雄,
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
谁与斯人慷慨同。
—— 孙中山《挽刘道一》
萍浏醴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地位:
1906年冬
萍乡、浏阳、醴陵
刘道一、蔡绍南
失败
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同盟会声望由此大振
1.萍浏醴起义
二、革命志士的奋斗
安庆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1907年夏
安庆
徐锡麟、秋瑾
失败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对酒》
“鉴湖女侠”秋瑾
(1877—1907)
徐锡麟
(1873—1907)
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孙中山写给徐锡麟的挽联
2.安庆起义
革命党人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的精神
二、革命志士的奋斗
广西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经过:
结果:
1907年
广西
孙中山、黄兴
失败
袭取镇南关,奋战七昼夜
3.广西起义
黄兴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善化人。1904年和宋教仁在长沙创办华兴会,次年在日本拥护孙中山组成中国同盟会。1911年曾领导广州起义。清政府派兵进攻武汉,形势危急。黄兴赶到武汉,任革命军总司令,率领革命军拼力反攻,保住了武昌。这是1911年11月,担任湖北军政府战时总司令的黄兴。
二、革命志士的奋斗
黄花岗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经过:
结果:
1911年4月
广州
黄兴等
失败
攻入两广总督衙门、
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
4.黄花岗起义
…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烈士林觉民《与妻书》
本日即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不敢有负诸贤之期…绝笔于此,不胜系恋。 ——黄兴绝命书
二、革命志士的奋斗
1.背景: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皇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人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42页
失败原因:群众基础薄弱,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
作用: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识,让更多人投身到反清斗争。
依据材料分析武昌起义前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及作用。
材料研读
武昌枪响,辛亥革命
叁
三、武昌枪响,辛亥革命
1.条件:
(1)军事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2)组织上:同盟会、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政党及团体的涌现。
(3)思想上:“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
(4)导火索:四川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亦称“铁路风潮”。1911年5月,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 ,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激起湘、鄂、粤、川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保路运动。
清政府下令镇压。1911年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罗纶、蒲殿俊等保路同志会代表,枪杀数百请愿群众。第二天又下令解散各处保路同志会。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愤怒,1911年荣县独立,荣县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先声。
三、武昌枪响,辛亥革命
2.过程:
三、武昌枪响,辛亥革命
2.过程:
10月10日晚,夺取楚望台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
10月11日,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10月12日 ,革命在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取得胜利。
结果:1911年10月11日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三、武昌枪响,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翊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
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不久后,湖北的政权、军权逐步完全
落到以黎元洪为首的旧官僚手上。
知识拓展
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
1911年10月11日
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
(1864—1928)
湖北军政府都督
革命党人的局限性,革命的不彻底性。
三、武昌枪响,辛亥革命
3.结果: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汉口
汉阳
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独立的省份很多是由旧军阀、资产阶级主导
革命不彻底
三、武昌枪响,辛亥革命
4.意义:
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马勇《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辛亥革命亲历者吴玉章
意义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意义②: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课堂小结
主力:湖北新军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革命起义:
武昌起义:
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随堂训练
1、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
A.使中国人民接受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B.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D.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B
随堂训练
2. “辛亥革命为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代之以民国
C.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