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致云雀》
重难探究
优教高中语文名师系列
主题思想
1
重点难点
2
3
写作特色
目
录
CONTENTS
教材要点 学科素养 高考考向
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初步了解自由诗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 1.课文中出现了很多意蕴丰富的句子,而仿写这类句子以及分析这类句子的含义,是高考语文的常考题型。
2.课文中出现了比喻、象征、反复等手法,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要内容。
2.掌握该诗所运用的象征艺术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3.体会诗人情感,了解其创作风格,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致云雀》是预言色彩浓厚,宣告黎明在望的诗篇。诗人以赞叹的口吻,热情地讴歌了欢乐、光明、美丽的云雀,诗中的云雀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
主题思想
重点难点
事实上,云雀此时已不是自然界的生灵,它更是一个象征,是雪莱艺术追求的负载者,云雀的振翅高飞体现着诗人的执着奋进和愤世嫉俗的态度。云雀的隐形不露、播洒歌声体现出诗人的不求名利,只为唤起人间的爱与同情。
1. 《致云雀》中“云雀”这一意象的意义何在?
此外,诗人还更进步地探讨了云雀歌声充满魅力的缘由:是对同类的爱,是对痛苦的绝缘,是对生命和世界中一切美好事物的爱和追求。这哪里是一只小小的云雀所具有的精神呢?它分明是诗人的理想和追求的高尚情操。从这首诗歌当中,我们可以听到的是雪莱的歌声,它的力量源泉是伟大的人民和自然。我们可以看到个伟大的人物,他对人民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并且为之努力。
2.雪莱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一生都在致力与黑暗现实的斗争,云雀这一意象更像是诗人理想化中的自己。通读全诗,分析一下雪莱和云雀的异同。
相似点 不同点
云雀 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 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诗人虽然痛苦,但仍以积极的态度去化解感伤。
诗人
3.诗篇运用一连串美丽工巧、精心选择的比喻来描绘云雀,使读者与他一样获得感性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比喻的作用。
诗歌第二节:
像一片烈火的青云
掠过蔚蓝的天心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把自由飞翔的云雀比作青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习性。
诗歌第八节:
像一位诗人,隐身
在思想的明辉之中
吟诵着即兴的诗韵
直到普天下的同情
都被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
直接把云雀比作诗人,以“即兴”再次强调好的艺术品应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又以“思想的明辉”突出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
这是一首想象力和情感都极为丰富的诗,背景的时间是从黑夜走向黎明。诗篇运用一连串美丽工巧,精心选择的比喻来描绘云雀,使读者与他一样获得感性形象。
写作特色
1.浪漫主义手法
整齐的形式体现了深厚的内涵。雪莱在这首诗中采用了五行一节的形式,前四句扬抑格三音步,第五句抑扬格六音步。每节都有押韵,使每节的最后一句都流露出极强的感情。
2.整齐的形式
3.优美的语言—恰到好处的修辞
诗中的许多修辞使意象更加立体,使语言更加优美,这也是雪莱才华的体现。
①拟人
云雀被拟人化—“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以酣畅淋滴的乐音,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雨水和花也被拟人化。
②明喻
雪莱用了四节诗把云雀比喻成一位隐身的诗人、一位高贵的少女、一只金色的萤火虫、一朵让自己的绿叶荫蔽着的玫瑰。
③暗喻
云雀的歌声被比喻成春霖洒落的声息
④移情
虽然不见形影,却可以听得清你那欢乐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