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 西门豹治邺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智慧。
语言运用: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妙处,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智慧。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思维能力: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审美创造:感受故事魅力,学习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能借助第10~14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谈话导入,理解课题
1.教师谈话:你们一定都听过“司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光砸缸”“三顾茅庐”的故事吧,故事中的司马光和诸葛亮的姓“司马、诸葛”都是复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主人公——西门豹的姓“西门”也是复姓。(板书课文题目)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引导质疑:读课文题目,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预设:西门豹是谁?他是干什么的?课文写了他的哪些事?“邺”是一个地名吗?
3.教师引导介绍西门豹。
西门豹:复姓西门,名豹。战国时期魏国人,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去管理邺县时,他曾破除当地“河神娶媳妇”的陋习,并开凿水渠,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发展农业生产,深受百姓爱戴。【版权所有:21教育】
板块二 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自读课文。
(1)教师谈话:我们现在学习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历史故事。文中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带着问题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
西门豹 娶媳妇 巫婆 官绅 求饶 徒弟 干旱 磕头 淌血 开凿 灌溉 派出提心吊胆 面如土色 2·1·c·n·j·y
(2)学生练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强调:“绅”是翘舌音,“凿”是平舌音,“溉”的声母是“ɡ”,不是“k”。
(3)学生交流识记字形、理解字义的方法,教师引导重点关注以下字的形和义。
① “娶”“媳”和“妇”三个字中都有“女”,跟女性有关。
② “溉”的部首是三点水,结合课文“庄稼得到灌溉”一句可以知道,“灌溉”就是用水浇地。
③ “旱”由日字头和声旁“干”组成,意思是长时间没有降水或降水很少。
(4)指导书写“派、娶、媳”等8个字。
派 娶 媳 妇 淹 逼 浮 旱
①学生自主交流书写要点,教师重点指导:
“派”字右半部分的笔顺为:撇、撇、撇、竖提、撇、捺。撇画要写出不同的长短与角度,竖提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捺略往上扬。
“娶”字上紧下松,基本等宽。“耳”的最后一横变成提,女字底的长横要写舒展,略往右上方倾斜。
②学生练写。
3.梳理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西门豹先做了什么?接着做了什么?最后又做了什么?
预设: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西门豹先进行调查研究,接着将计就计惩治巫婆官绅,最后兴修水利。
(2)学生交流,相互补充。
预设1:西门豹找老大爷了解邺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预设2:西门豹狠狠地惩治了祸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绅,使老百姓受到了教育。
预设3:西门豹带领老百姓开凿水渠,灌溉庄稼。
(3)概括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的脉络,哪位同学能试着用连贯的几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课文内容:本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豹管理邺县这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施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县繁荣起来的故事。21·世纪*教育网
师: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有很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一是从事情的六要素入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方法二是从形式上来说,可以运用“什么人干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的句式来说。【出处:21教育名师】
第2课时
板块一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西门豹 派出 娶媳妇 淹水 硬逼 浮着
旱灾 徒弟 扔下 求饶 骗钱 灌溉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西门豹通过破除迷信、兴修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最终使邺城的人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在邺城横行那么多年的迷信思想,有那么容易破除吗?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西门豹是怎么做的。www.21-cn-jy.com
板块二 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合作学习,初探事情起因。
(1)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西门豹到了邺县这个地方后,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预设:先由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寻找答案,再与同桌交流,确定答案。西门豹看到了邺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情景。
(2)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明确西门豹摸清了哪些底细。
①教师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填表。
西门豹提出的问题 提问的目的 老大爷的回答 了解到的情况
这里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了解原因 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河神娶媳妇是主要原因
这话是谁说的 了解作恶的是谁 巫婆说的 巫婆是“首犯”
新娘是哪儿来的 了解谁是受害者 没钱人家的女孩 受害人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漳河发过大水没有 了解漳河的情况 没有发过,年年干旱 漳河的实际情况
预设:教师点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时要抓住人物的性格和身份,读出人物的特点,传达出巫婆官绅作恶多端和百姓可怜的情绪。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的“四问”和老大爷的“回答”来填表。21cnjy.com
②抓住老大爷回答中的两个“闹”字,理解字义,总括信息。
明确:这两处“闹”分别是“河神娶媳妇给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意思分别为“造成”“操办”。可见邺地穷困的根源是迷信思想作怪,获益人是巫婆和地方上的官绅,而邺地实际需要解决缺水问题。这里既有天灾,又有人祸,百姓愚昧。21·cn·jy·com
(3)轻声读第9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以下问题:
①“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西门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②“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说明了什么?
明确:①这句话是“正话反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表面上看,河神确实很灵,因为河神娶媳妇后的确没有发过大水。但实质上,漳河没有发过水是因为这里降水量少,年年干旱就是证明。巫婆和官绅利用这一点来欺骗百姓,搜刮钱财。西门豹讲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明白河神娶媳妇是个骗局,“真灵啊”是反话,带有讽刺意味。
②这句话一语双关,西门豹要借送新娘惩办首恶的计划已经成竹在胸,这样说是为了防止因过早泄露而打草惊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交流讨论,深挖事情经过。
过渡:西门豹明显是打定主意要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神娶媳妇那天破除迷信,那么他具体会怎么做呢?他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了吗?他的做法恰当吗?请大家自由朗读第10~15自然段,跟随老师一起来探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把经过说清楚。
(2)指名将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经过连起来说一说。
3.细读文段,感受西门豹的智慧。
(1)教师引导:理清了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经过,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①西门豹真是太机智了!
②西门豹的做法一环扣一环,充满了智慧!
(2)引导思考:西门豹的智慧究竟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静静地读,细细地品,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你的点滴体会。www-2-1-cnjy-com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①预设句子一: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他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2-1-c-n-j-y
a.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教师启发思考:“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漂亮”“不会满意的”“选个漂亮的”这些是真的吗?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只是西门豹的借口,其真正的目的是——救出新娘,惩治巫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b.点拨:西门豹这一番话有什么妙处,你读出来了吗?(学生交流)
预设:将计就计找借口,让对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既救出了新娘,又惩治了巫婆,一箭双雕。
c.指导朗读: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将计就计、一本正经的感觉。(指名读)
②预设句子二: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a.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b.引导思考:这句话中有一个词特别有意思,你发现了吗?(麻烦)
c.引导学生删词、比较体会:自己试着去掉“麻烦”读一读,有什么感受?把“麻烦”送回句中再读读,谈谈感受。现在明白这句话妙在哪里了吗?
d.点拨、指导朗读:妙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妙在本是要杀官绅的头子,却偏偏把话说得客客气气。越是客套,越是不动声色,就越让作恶的人心惊胆寒。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③预设句子三: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21教育网
a.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b.启发想象:此时此刻,这些官绅们心里会怎么想,又会说些什么呢?
c.学生想象说话。
(4)小结:你看,西门豹这几句话,看似客 ( http: / / www.21cnjy.com )客气气,实则环环相扣,不仅巧妙地救了新娘,还达到了惩治首恶、警告官绅的目的,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就是西门豹的智慧。21*cnjy*com
4.创设情境,引导质疑:可就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时,人群中却有一个人小声嘀咕:“这西门大人权力大着呢!为什么不直接命人将那巫婆、官绅捉了去,丢进河里,何必如此大费周折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源:21cnj*y.co*m】
5.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要求读出西门豹的不动声色,巫婆和官绅的害怕惊恐,读出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方法的巧妙。21*cnjy*com
过渡:西门豹巧施妙计,就惩治了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邺地作恶的巫婆官绅,破除了邺地百姓的迷信思想,他的智慧让人敬佩。我国古代像西门豹这样的聪明人还有不少,蔺相如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就一起读一读完璧归赵的故事,看看蔺相如又是怎么个聪明法。
1.投影课外阅读片段,指名朗读。
完璧归赵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一位大臣说有个人叫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到住的地方,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就先把十五座城交给赵国,赵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2.阅读与交流。
(1)是谁派人送信到赵国要和氏璧?他打算拿什么来换?(秦王;十五座城池。)
(2)赵国为什么要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见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赵王担心如果把和氏璧给秦国,怕得不到秦国答应给的十五座城;如果不给,又怕秦王派兵攻打赵国。蔺相如认为自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3)蔺相如是如何保住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氏璧的?(蔺相如不畏强暴,以指出璧瑕为借口,机智地索回了和氏璧,并当廷与秦王据理力争,终于使这块宝玉完整无损地回到了赵国。)
板块三 拓展延伸,编写剧本
过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像这样的文章特别适合改编成剧本。请大家参考教材上的示例,一起改一改,演一演吧!
1.开展“小练笔”,学生分组练习改编。
小练笔:试着根据“阅读链接”中的剧本开头改编课文,并演一演这个故事。
提示:剧本里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课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已经交代,需要改编的场景是西门豹揭穿巫婆官绅骗局的过程,即课文第10~15自然段。课文本身的人物语言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根据表达需要稍做修改,其他人物的语言要通过合理想象来补充,还可加入恰当的对话使情节保持流畅。
2.小组交流,分角色表演,集体评议。
提示:各小组确定剧本内容后,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成员选定表演者并进行演出排练,在班上举办一次课本剧演出比赛。演员们在表演时注意动作、表情要随着人物的心理和情节的发展而变化,台词要饱含感情。演出完毕后,教师点评,学生选出最佳剧本、最佳演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