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一、单选题
1.防火安全重于泰山,每个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很有必要。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C.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
D.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下列不属于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是
A.煤焦油 B.汽油 C.柴油 D.液化石油气
3.2019年11月9日是第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下列有关防火、灭火做法正确的是
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
C.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
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4.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与他人。下列关于安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
B.为了安全在加油站不能接打电话
C.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
D.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5.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氦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燃物
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C.石油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6.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7.如图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 )
A.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B.清除了可燃物
C.降低了着火点 D.隔绝了氧气
8.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H2、CO和CO2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将此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足量的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白色CuSO4粉末变蓝色(硫酸铜遇水变蓝)。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是( )
A.CO和CO2
B.CH4和CO2
C.CH4、 H2和 CO2
D.CH4、CO2和CO
10.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1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
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干冰”灭火器扑灭
C.“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伐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势
12.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草原着火了,在火的蔓延方向前面再点一条火线
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
D.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二、填空题
13.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______。
(3)一定条件下,仅用一个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现象为___。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______。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氮气;④水;⑤二氧化硫;⑥氖气六种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填空。(写数字编号)
(1)能使饼干在空气里放久变软的是_______;
(2)能制氮肥的是____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排在第二位的是_________;
(4)引起酸雨的是 ________;
(5)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
(6)验电笔里充的是_________。
15.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我省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______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
16.现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海水③甲烷④红磷⑤氢气⑥氖气,请回答(填序号):
(1)医疗上用于抢救危害病人的是_____;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
(4)用于高能燃料的是_____.
三、实验题
17.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型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是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着火点升高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__(填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实验后,将甲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发现水进入试管中。
(1)甲中白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甲中的X、乙中的Y分别为__________。
(3)“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19.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试计算实验室制取0.4g氢气,理论上需要消耗金属锌的质量?______
20.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将煤通过一定方式可转化为汽油,乙醇(C2H5OH)和气体燃料。乙醇可用作燃料,我国已经推广使用一种车用乙醇汽油,这种汽油的燃烧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少。请计算:
(1)69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若69g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则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D
6.A
7.A
8.C
9.A
10.C
11.C
12.D
13.(1) CH4 缓解温室效应(或其他合理答案)等其他合理答案)(2) 开发使用新能源(或其他合理答案)
14.(1)④
(2)③
(3)②
(4)⑤
(5)①
(6)⑥
15. (1) 节约资源(或绿色环保/无废渣废气排放) (2) 风
16.(1)①
(2)⑥
(3)③
(4)⑤
17.(1) a B 五氧化二磷 (2) 加热 隔绝氧气
18. (1)氧化钙(或氢氧化钠等);空气 (2) 氧气被消耗,试管中气体压强变小
19.13g
20.(1)132g (2)2:9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