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 12 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目录
一
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课标
二
三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在西欧,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有一个过程,便是民族国家的建立。所谓民族国家,是欧洲中世纪后期出现并在资产阶级时代普遍形成的国家形式,是以民族为基础的主权国家,它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因素,即国家主权与民族一体性。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
基督教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中外历史刚要》下。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 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中世纪西欧:王权与教权并立,政治分立,王权软弱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 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⑴中央集权加强
战争造成大批贵族身亡,为国家的统一和王权的加强创造了条件。同时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 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卡诺莎之辱
尊敬的教皇,我已认识到我的错误,特地来向你忏悔,请原谅我的冒犯从今以后向你保证绝对的服从
⑵宗教改革,强化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增强
信仰得救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教随国定”(民族教会,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 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至尊法案》是1534 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促使国会通过的有关宗教改革的法令。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领,拥有任命教会各种神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拒绝接受这一法案者以叛国罪处死。改革后的英国教会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称英国国教会,亦称安立甘教会。国王既是世俗领袖,亦是宗教领袖。
⑶《至尊法案》的通过,国王成为英国教会的首脑,英国专制统治建立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 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在位长达72年110天,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主权国家君主。拿破仑赞美路易十四说:"路易十四是一位伟大的国王,是他造就了法国在国际中的一流地位,自查理曼以来又有哪位君王能够与他相比 "
⑷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2. 民族语言的形成
⑴13世纪,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⑵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母语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法国)都德
民族语言强化民族认同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3. 民族国家的产生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法国大革命就是其中的典型。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专制王权国家
国王
专制
等级
资产阶级革命
国家
民主
平等
近代民族国家
3. 民族国家的产生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5世纪
16世纪
18世纪
分裂割据
专制王权
近代民族国家
1793年,一位年轻的士兵给他母亲的信中写道:当祖国召唤我们去保卫她时,我们应该冲到她跟前,就像我会冲向一顿美餐一样,我们的生命和才能并不属于我们,所有一切都属于民族,属于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 国际法的形成
国际法指适用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体。
(1)背景
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间利益纷争加剧;
人们希望通过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 国际法的形成
(2)过程
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条约的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战争与和平法》奠定国际法基础。
奥地利国际法学家劳特派特:“除了《圣经》以外,从来没有另外一部书,对人类的思想和事务发生过这样巨大的影响。”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 国际法的形成
(2)过程
“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宗教改革后,欧洲形成了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的对立。1618年德意志内战爆发。欧洲各国出于自身的利益目的纷纷卷入战争。法国、瑞典、丹麦、荷兰及俄国支持德意志新教联盟,而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教廷支持天主教联盟。战争很快演变成为全欧洲的国际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十年之久。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 国际法的形成
(2)过程
“三十年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①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②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③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家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国际法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2. 外交制度的建立
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再满足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而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1)建立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2. 外交制度的建立
(1)发展:维也纳体系
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特征:大国协调、欧洲均势
作用
A. 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B.各国之间还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局限
双重标准,违反国际法,引发一战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 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国际联盟
苏俄:不兼并不赔偿,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
国际联盟被英、法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全体一致”原则,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 一战后
1928年《非战公约》
宣布缔约国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未真正得到实施
主要内容: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手段谋求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2. 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
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
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
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3. 二战后
新民族国家的独立,国际组织激增,推动国际法发展
领域扩展
人权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
军事 1970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局限:退约、制裁、战争
和平
发展
美国入侵阿富汗
16世纪
18世纪
1625年
1648年
1815年
1922年
1945年
专制王权国家
近代民族国家
《战争与和平法》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总结
国际法
民族主义
1.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1558—1603年),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帕克组织学者出版了一批关于盎格鲁—撒克逊史的研究著作,从语言学和历史地理学的角度重新解释民族发展史,他们还推崇英语在民族中的地位,利用“民族起源神话”构建了新的民族英雄。其旨在( )
A.推翻英国封建专制统治
B.维护王权至尊与民族国家独立
C.推进地理发现与对外殖民
D.建立国王的专制统治
练习
B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和约承认新教同盟等战胜一方实际占领土地;重申“教随国定”原则;认可德意志各邦在内政和外交方面的主权等。据此可知,这一规定( )
A.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标志近代外交制度的普遍建立
C.形成了集体一致原则
D.确立主权平等和领土主权原则
D
3.格老秀斯在1609年出版的《海洋自由论》中强调:广阔的海洋是自由的王国,在那里没有主权以及与主权相关的为主权国家统辖的独占性的所有权、航海权和贸易权,在没有主权的海洋,个人或国家的行为是自由的开放的。这一观点( )
A.确立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缓和了列强间的殖民争霸
D.维护了民族国家的国家主权
B
4.学者巴里·布赞从国际关系学中的基准时间进行考察,并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加以批判。“威斯特伐利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欧洲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主权、不干涉及教随国定等原则都没有在和约中提及。”该学者意在强调《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A.确立了国际关系基本原则
B.确认了缔约国国际法准则
C.只是当时既存现实的认可
D.试图制定国际法双重标准
C
材料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表现:世俗王权强化;民族语言普及;民族认同观念兴起。
背景: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力量的壮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