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导入新课:
1840 1842 1851 1856 1860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外患
外患
内忧
李鸿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说过:“时至今日,地球诸国通行无阻,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洋务运动》
说一说1840-1860年清政府经历了哪几次打击?
近代化:近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名词释义:什么是近代化?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洋务运动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师夷制夷” 、“中体西用”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材料 “当文明几乎在地球各处取得迅速进步并超越无知与谬误之时,即使排斥异见的印度人也已开始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出版若干期刊,唯独中国人却一如既往,已然故我”。只有“天下”而无“国家”的概念,国家认同隐匿而模糊。直至列强入侵,中国开始在
风雨飘摇中被鞭笞着艰难前行。
民族危机
社会矛盾
反思
?
根据材料,概括晚清大臣针对时务的谏策。
主张向西方学习,如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制造机器的方法,教练洋枪队伍,派赴使臣周游各国,访风土人情,并在京城地区设立六军。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分析晚清大臣的谏议,其目的是什么?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①强兵富国,②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根本目的
口号
通过材料,思想先驱们将中西差距定位到了哪一领域?
根据材料分析,洋务派的思想先驱们做出改变的目的是什么?
军事领域
镇压太平军起义和抵御外敌入侵,维护清王朝统治
【前期】
19世纪60--70年代
“自强”
分析材料,军事工业的发展存在着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来改善困境?
官营,不计成本,经济效益低下
语言不通,专业知识不足,技术人才欠缺
赔 钱
缺 人 才
民用企业
培养人才
官营,不计成本,经济效益低下
语言不通,专业知识不足,技术人才欠缺
赔 钱
缺 人 才
民用企业
培养人才
【后期】
19世纪70--90年代
“求富”
【后期】
19世纪70--90年代
“求富”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1874年,东方小而落后的日本,在美国怂恿下,居然对大清帝国进行挑衅,出兵侵略台湾,吞并琉球,并且也迫使大清帝国赔偿军费,索取白银五十万两,这就给清朝统治集团以更大震动。......外国人依仗自己的“船坚炮利”,有恃无恐。1874年6月14日,福州将军文煌、闽浙总督李鹤年以及总理船政大臣沈葆桢联合上奏说:“日本……而所以敢于鸱张者,则又窥中国器械之未精,兼恃美国暗中之资助。……而该国尚有铁甲船二号,虽非完壁,而以摧寻常轮船,则绰绰有余。彼有而我无,水师气为之夺,……。”
分析材料,“清朝统治集团”为何会“震动”?在上奏中,提到了哪些认识?
1874年,东方小而落后的日本,在美国怂恿下,居然对大清帝国进行挑衅,出兵侵略台湾,吞并琉球,并且也迫使大清帝国赔偿军费,索取白银五十万两,这就给清朝统治集团以更大震动。......外国人依仗自己的“船坚炮利”,有恃无恐。
1874年,东方小而落后的日本,在美国怂恿下,居然对大清帝国进行挑衅,出兵侵略台湾,吞并琉球,并且也迫使大清帝国赔偿军费,索取白银五十万两,这就给清朝统治集团以更大震动。......外国人依仗自己的“船坚炮利”,有恃无恐。
东亚第一,世界第九。
——《美国海军年鉴》
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沿海、沿江地带分布
位于开放的通商口岸
根据图片,简单概括中
国近代发生的变化。
近代中国变化
→
→
→
→
→
马车
火车
人工织布
机器生产
私塾
学堂
冷兵器
热武器
木质船
铁甲船
交通
经济
教育
军事
由于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无心插柳柳成荫”
分析图片,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封建制度
小农经济
西方先进技术
经济
近代化
教育
近代化
交通
近代化
只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