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07 22:0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
一、单选题
1.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10 27 4
反应后质量/g 1 a 0 23
A.a的值是8 B.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过程中乙、丁的质量比是5:2
2.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含有3个原子 D.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3.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10 5 5
反应后的质量/g 2 4 m 3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m=0
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丙一定作催化剂
4.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化合价 B.原子团 C.分子 D.原子
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根据现象,推断出B与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37.0 B.95.0 C.18.5 D.58.5
7.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8.元素钴(Co)有多种化合价,将9.3g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时完全脱水,得到8.3g钴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CoO
B.CoO3
C.Co2O3
D.Co3O4
9.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Na2CO3和H2 B.Na2O和O2 C.NaOH和O2 D.Na2CO3和O2
10.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14:11
C.该反应中和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11.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
反应前 64 10 1 16
t时刻 32 a
反应后 0 54 b 0
A.乙和丙为生成物
B.a等于32
C.b等于37
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12.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二、填空题
13.在4P+5O22P2O5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每124份质量的磷可跟_____份质量的氧气化合,并生成_____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14.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②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5.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 ____ 。生活上常用 _______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 _____ (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_____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 。
16.CO2是如何被发现的?化学家又是如何研究它的性质?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
(1)17世纪初,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研究发现,木炭燃烧后,有灰烬还有不可见的气体产生,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另外他还在地窖、洞穴等地发现过这种气体。“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和出现在“地窖、洞穴等地”说明这种气体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2)1755年,英格兰化学家布莱克做了如下实验:煅烧白垩(石灰石),将煅烧生成的固体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与煅烧生成的气体又结合成白垩。他将这种固定在白垩中的气体叫作“固定气体”。实验②中所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实验③中所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
(3)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实验测得: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能溶解比1体积稍多的“固定气体”。1774年,德国化学家伯格曼将石蕊溶液滴到溶有CO2的水中,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微红色。当时已经发现石蕊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卡文迪许和伯格曼两位化学家的实验说明CO2不仅能溶于水,还可与水反应。CO2与水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下图中的A~F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若用装置F验证CO2能与水反应,可把生成的气体从b口通入盛有___________溶液中。
18.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打开活塞,用______分别接近a、b玻璃尖嘴口处,检验产生的气体。
(2)B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C实验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D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如果将红磷直接放在锥形瓶底部,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四、计算题
19.“人工固氮”每年能生产11.9亿吨氨(NH3),反应原理为:N2+ 3H22NH3。根据现象计算:“人工固氮”每年固定氮气的质量是多少?
20.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如图1某品牌碳酸钙药片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取了4片药片,捣碎后,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设杂质不含钙元素也不参与反应).
请回答:
(1)请列式计算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该药品标签中钙元素含量是_____(选填“真实”或“虚假”)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A
6.C
7.A
8.C
9.D
10.D
11.D
12.C
13. (1) 160 (2) 284
14.(1) 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2)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了水分子 C
15.(1) 软水 煮沸 b (2) 2:1 水氢气+氧气。
16. (1) 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7.(1) 锥形瓶 C或E (2) BE 紫色石蕊
18. (1) 燃着的木条 不能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符合由低到高熄火的顺序即可) (2) 先膨胀后变瘪(或先变大后变小或先鼓起后收缩等,只要答出气球由大到小即可)(3) 锥形瓶底炸裂
19.9.8亿吨
20.(1)75%
解:由图2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
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3g÷4=0.75g;
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75%;
答: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2)虚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