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6 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7~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B C D BD AC AC BD
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每空 3 分,共 18 分)
11.(1) A (2) B (3) 小于
12.(1) AC (2) 2.0 3.0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4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
算步骤)
13、(12 分)解:(1)设落地时时间为 t
1
h = g t2 /t= 2h/g (2分)
2
t=2s (1 分)
(2) 设抛出时的速度为v0 竖直方向速度为vy
vy = gt (2 分)
v = v02 + vy2 (2分)
v0=15m/s (1 分)
(2) 设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tanθ = vy = gt =4/3 (3 分)
v0 v0
θ = 53° (1 分)
14、(14 分)解:(1)物块由 A 到 B 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gh=1mv2B得 (2分)2
v B= 2gh=10m/s (1 分)
在 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
FN mg = m
vB (2 分)
R
FN = 60N (1 分)
(2)如果小车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C,仅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2
mg m vC (2分)
R
解得
vC gR =2 5m/s (1分)
物块从 B到 C,设到 c点速度为v'C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或机械能守恒)
mgh = 1mv’2 1C mv2 (3分)2 2 B
v'C=2 5m/s (1分)
又 v'C=vc所以重力提供向心力
FNc=0 N (1 分)
1
15、(16 分)解: (1)由机械能守恒得 mg2r= mvB2 (2 分)
2
解得 vB=2 gr (1 分)
(2)由 B至 C 1 1,由动能定理得-μmg3r= mv2C - mv2B (4 分)
2 2
解得 vC= gr。 (1 分)
(3)设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时离 D端的距离为 x,则有 kx=mg (2 分)
得 x mg= (1分)
k
由功能关系得 mg(r+x) 1 1-EP= mv2m- mvC2 (4 分)
2 2
2mg2v 2Ep得 m= 3gr+ - (1分)
k m拉萨市高中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作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用 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试卷共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关于曲线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都是变速运动
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 速度方向时刻变化, 故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C. 物体在一个恒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D. 物体只有受到方向时刻变化的力的作用下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2. 对于平抛运动的物体, 若重力加速度 已知, 在给出下列哪些条件, 可以求出物体的初速度 ( )
A. 水平位移
B. 下落高度
C. 水平位移和下落高度
D. 落地时速度大小
3. 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 线速度大小为 , 角速度为 , 周期为 。关于这些物理 量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 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 度
D.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5. 如图所示, 一小孩和一大人都以水平的力匀速推动相同的木箱在相同的路面移动同样的位移 (推箱的速度大小如图中所注), 关于此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大人做的功多
B. 小孩做的功多
C. 大人做功快
D. 小孩做功快
6. 关于重力势能和动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 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随之确定
B. 物体与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 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C. 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 变化到 , 动能将增加
D.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7. 如图, 常见的自行车传动示意图。 轮与脚踏板相连, 轮与车轴相连, 为车轮。当人蹬车 匀速运动时,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轮与 轮的角速度相同
B. B轮与 轮的角速度相同
C. B轮边缘与 轮边缘的线速度相同
D. A轮边缘向心加速小于 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
8. 2021 年 12 月 9 日下午 3 点 40 分,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行了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跨越八年, “太空课” 再次开课。已知空间站在距离地面约为 为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行,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空间站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 空间站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C. 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可以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
D. 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处于失重状态, 说明他们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9. 质量为 的小孩从高度为 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 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 。则下面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小孩的动能增加
B. 小孩的重力势能增加
C. 小孩的机械能减小
D. 摩擦阻力对小孩做功
10. 如图所示, 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中, 木块受到的平均阻力为 , 射入深度为 , 此过程中木块位移为 , 则 ( )
A. 子弹损失的动能为
B. 木块增加的动能为
C. 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D. 子弹和木块摩擦产生的内能为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实验题: (本题共 2 小题, 共 18 分)
11. 某同学用如图 (a) 所示的装置探究 “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 的实验. 纸带上打出的 点如图 (b) 所示, 若重物的质量为 , 图中 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 点到 点的距离 分别为 .
(1) 必须用到的器材是 .
A. 刻度尺
B. 秒表
(2) 从 点到 点的过程中, 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是 .
A.
B.
C.
(3) 由于在下落过程中存在阻力, 从 点到 点重物的动能增加量 重力势能减少量. (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
12.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
A. 实验中必须要求斜槽末端水平
B. 该实验产生误差主要是因为斜槽粗糙
C. 钢球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 保证钢球每次抛出的初速度相同
D. 在实验中设法描出钢球轨迹上的多个点, 然后用折线连接就可以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2) 如图乙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描的几个点, 图中方格每边长为 取 , 则小球在 B 点时的竖直分速度为 , 小球的初速度为 。(以上结果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 (本题共 3 小题, 共 42 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3. (12 分) 从离-地高 处水平抛出一个石块, 测得其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 若不 计空气阻力, 取 . 求:
(1) 石块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
(2) 石块抛-出时的速度;
(3) 石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
14. (14 分) 如图所示, 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 由一段斜的直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 道连接而成, 圆形轨道的半径为 . 一质量为 的小物块 (视为质点) 从斜轨道上高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 ( 为重力加速度)
(1) 小物块运动到 点时, 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 小物块是否能到达最高点 , 若能到达则求出对 点的压力大小。
15. (16 分) 如图所示, 光滑曲面 与水平面 平滑连接于 点, 右端连接内壁光滑、 半径为 的 细圆管 , 管口 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 的轻弹簧, 轻弹簧下端固定, 上端恰好与管口 端齐平。质量为 的小球在曲面上距 的高度为 处从静止开始下滑, 进 入管口 端, 通过 后压缩弹簧, 在压缩弹簧过程中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 已知 小球与 间的距离为 , 动摩擦因数 。求:
(1)小球到达 点时的速度大小 ;
(2) 小球到达 点时的速度 ;
(3)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的最大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