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选择题
1.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这一现象反映青铜器具有的功能是( )
A.礼器 B.食器 C.祭祀 D.军事
2.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千克,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操作。由此可知,商朝青铜器( )
A.数量众多 B.种类丰富 C.用途广泛 D.工艺高超
3.甲骨文虽主要用于商王占卜,但也记载了商朝有关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诸多内容。这说明甲骨文( )
A.记载的内容很丰富 B.对我国文字的发展影响深远
C.记录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D.主要出现在商周时期
4.著名学者夏照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甲骨文③骨耜工具④出现了鱼纹彩陶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很多,下图三个汉字采用的是同一种造字方法,这种方法是( )
A.假借 B.形声 C.会意 D.象形
6.下列图片共同反映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是( )
A.功能多样 B.等级分明 C.体积庞大 D.铭文众多
7.2021年1月,殷墟“亮相”《国家宝藏》,展示了YH127甲骨窖穴,这个窖穴里出土卜辞甲骨共17 096片,这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这些甲骨上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材料可以说明甲骨文( )
A.是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使用了多种造字方法
C.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记录 D.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
8.2021年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发布了重要考古成果,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中己出土金面具残片、巨型青铜面具等500余件文物,部分文物与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和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极度相似,这些考古发现最能印证( )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中华文明内涵丰富
C.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D.中华文明趋于统一
9.当甲骨文在19世纪末被重新发现时,中国的学者几乎立刻就能够辨识,他们通过甲骨文与金文、篆文互证的方式成功释读了大约600多个甲骨文字。如图是甲骨文、金文与篆文的“日”字,这说明甲骨文( )
A.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雏形 B.对后世的造字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C.阻断了后世文字的创新发展 D.是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10.下图甲骨文的“年”字反映了商朝( )
A.重视农业生产 B.节日庆典丰富
C.阶级分化明显 D.文化形式多样
11.学者们通过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的可信性,证实了司马迁撰写的商代历史绝非虚构。据此可知( )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还原 B.甲骨文可印证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C.缺乏文字记载的历史缺乏真实性 D.历史研究应完全借鉴甲骨文的记载
二、非选择题
1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 在当时它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 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把它们与三个字(休、人、山)对应起来。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一片甲骨惊天下”的。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3)图三是商朝的哪一青铜器 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它有什么特点
(4)图四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
1.A 2.D 3.A 4.C 5.D 6.A 7.C 8.A 9.B 10.A 11.B
12.答:(1)商朝。占卜。A——山,B——人,C——休。
(2)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和它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它的发现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朝开始。
(3)司母戊鼎。特点:它造型雄伟,纹饰古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4)青铜器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折射出商朝当时强盛的国力,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 njy.C 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 njy.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