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画,分角色演故事。
2.说清楚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的原因。
3.借助图画仿照课文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
1.说清楚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的原因。
2.借助图画仿照课文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难点】
借助图画,利用连环画课文的特点,仿照课文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借助图画,回顾复习
1.借图复习字词。我们昨天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借助图画,认识了生字,这些词语你们还认识吗?开火车读,不认得的字借助图画来猜一猜。
2.借图说说内容。我们还学习了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大意,借助图画回忆,小壁虎和谁借了尾巴呢?
3.语言过渡。对啦,借助图画可以帮助我们认读生字,知道课文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来借助图画学习第21课,齐读课题《小壁虎借尾巴》。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图画的方式复习生字,回顾课文内容,和上节课进行衔接。为接下来品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二、角色朗读,探究原因
(一)借助图画,角色朗读
1.举一学习,方法引导。
第一步:找对话,自由朗读,了解学情。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小动物们和人一样有情感,会生活,能对话。丢掉尾巴的小壁虎先去找小鱼借尾巴。他们说了什么呢?拿起尖尖笔,将对话画出来。
第二步:借助图画读好对话。
师:借助图画,可以把课文读得更好。看看图中小壁虎的表情,想象一下丢掉尾巴的小壁虎心情很着急,谁来读一读?再来看看小鱼儿的表情,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一脸不好意思的样子,表情写到脸上读。再来把动作加上,用手当做尾巴拨水,带上动作读。谁再来读读?
师:对啦,看着图片里的表情,想象小动物的心情,把动作加上,就可以读好啦。课件出示小口诀“角色朗读有语气,图画帮助来读好”。
2.反三练习,汇报朗读。
师:还有两只小动物,看看图画,自己选择喜欢的动物对话,同桌合作,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同桌练读,后展示读,学生评价,读好语气一颗星,再带着动作读两颗星。
(二)自由练习,探究原因
1.学生回答,了解学情,指导说原因。
师:小朋友们,那你们现在知道小动物们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的原因了吗?
第一步:看着图画,自由练说。
第二步:指导用上“因为”说明原因。鼓励运用不同句式说出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的原因。
2.总结提炼。原来是思维的小碎片,现在把它连起来表达了。用上“因为、所以”这样的词,第七单元的推断能力用到这里来了。以后我们就要这样学习,借助图画来读好课文,也可以读懂课文呢。
【设计意图:像登楼梯一样,先读准字音,再读好语气,最后通过感知图画里小动物的表情,读好动物的对话,了解小壁虎借不着尾巴的原因,初步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关联词说出原因。】
三、借助图画,说话练习
师:小壁虎爬呀爬 ,也许还会遇到很多可爱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的尾巴也没有给小壁虎借尾巴。
1.自己借助句式说话。然后全班发言。
(1)出示图片知作用。(学生准备好查找的资料和图片)
(2)老师出示图片,交流其他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2.角色朗读来对话。
师:到处都借不着尾巴的小壁虎,很难过,我们一起来读。(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回到家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女生当旁白,男生当小壁虎,老师来当妈妈。小壁虎的尾巴最后长出来啦,真开心。
3.仿照句式来练习。
师:借助图画,还可以帮助我们一起来编故事呢!
【预设】
学生1:小壁虎爬呀爬,他看见袋鼠哥哥。小壁虎说:袋鼠哥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袋鼠哥哥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当凳子呢。”
学生2:小壁虎爬呀爬,他看见松鼠阿姨。小壁虎说:松鼠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松鼠阿姨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保持平衡呢。”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启发学生想象,仿编故事,实现语言的迁移。】
四、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总结前文。
师:小朋友们,我们这节课学习借助图画来认读生字,知道课文的意思,也能读好角色的对话,照着课文的样子来学习表达,真了不起。要是把字再写得美美的,那就更棒了。
2.学习剩下的生字,“条”、“姐”“您”“草”“捉”。
引导学生学习重点生字“条”、“捉”,“条”字的下半部分书写时不要写成“木”,“捉”要注意左右的穿插。
3.教师指导后学生练写,师生点评。
“姐”、“您”和“草”可以通过自己观察书写生字。
4.借助图画来写字。这里有一篇小壁虎日记,我们一起来借助图画帮小壁虎补充完整。(出示学习单)
五、总结收获,延伸课外
师:小朋友们喜欢读绘本吗?今天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家读好绘本,谁来分享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自由交流,儿歌总结。
师:有一首小儿歌可以帮助大家。一起拍手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