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9 06:5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有新鲜感的词语,找出民族小学的特别之处。
2.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点:
借助有新鲜感的词语,找出民族小学的特别之处。
教学难点:
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的某个场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回顾所学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新的词语和生字我们一起来认读生字。
书写字中哪些是容易错的字呢?让我们一起来梳理。
(一)词语认读复习。
比如:坪坝 汉族 鲜艳 打扮 飘扬 朗读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二)多种识记方式复习字词。
比如:
易读错字:坝 摔 粗
熟字加一加:球 艳 静
加偏旁识记:晨 汉 扮
师总结:同学们联系以前学过的字,就能发现新字的特点了,就能学的更轻松更扎实。
(三)读课文,熟悉并回忆课文内容。
二、对比找特别,渗透新鲜感。
(一)出示自己校园的一些图片,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校园的样子。
学生发言。
(二)我们要和大青树下的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啦!那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下他们。这所学校,跟我们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请学生读课文,找出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交流边总结。
(1)特别之处预设: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师: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在哪?
生:学生来自许多地方,来自不同民族。
板书思维导图:特别之处:不同民族
师:那为什么是这样呢?谁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结合课后资料袋,了解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尤其在边疆地区,各民族友好团结生活在一起。——这是一所友好团结的小学。
(2)特别之处预设: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3)特别之处预设: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学生说一说特别之处。比如:同学们读课文时,动物和植物都在听啊……
——这是一所安静(和谐)(有趣)的学校。
完善导图 :安静、和谐、有趣等等
(4)特别之处预设: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是一所欢乐、有趣的学校
完善导图:欢乐、有趣
(5)特别之处预设: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完善导图:设备不同、优美
梳理前面找到的特别之处,完善思维导图。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学校真特别真新鲜。那想不想去那个学校呢?
三、借助新鲜感的词句,品味边疆小学的美好。
师:这么特别的学校,又借助了一些新鲜感的词句来表达。那我们继续来找一找哪些词语特别新鲜?(学生安静默读)你能不能借助思维导图找新鲜在哪些方面?
学生安静默读,找一找,分享交流。教师梳理。师:从大家各种各样散乱的汇报中,我感受到了:
有新鲜感的词语:陌生的名词: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新鲜的事物:大青树 坪坝 绒球花 铜钟 凤尾竹
新鲜的句式:“从……从……”和“向……向……”
新鲜优美的句子: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
师:正是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特别,特别有意思的一所学校。我都很向往,那我们和边疆小学手拉手好吗?(出示边疆同学图片)
四、手拉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学校(出示课外题的作业单)
师:同学们,我们要与大青树下学校开展“手拉手”学校活动了。
请你选择其中的场景,用上新鲜感的词语,给边疆小学生写一封信,向他们介绍介绍自己的学校吧!
教师出示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