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创《上学去了》
【年级】一年级
【学期】第一学期
【单元】上学
【教学内容】
1、创《上学去了》
2、感受音的强弱
【教学任务分析】
1、教材简析
“音的强弱”游戏中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亲身体验和感受,感知声音的轻响与发音物力量大小,强弱有关。
2、学情分析
学生们大部分能把游戏与生活中存在的音的强弱结合起来,部分调皮的男生在游戏中无法和着节奏感受。感受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更热爱生活。初步建立音乐课堂常规,做到有叙序地进入唱游教室,安静地聆听音乐。
【教学目标】
1、感受优美、活泼的音乐情绪。
2、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上学》。
3、在听听、敲敲、看看、说说活动中感受声音的强弱。
4、学会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地飞,并编创造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音响的体验
教学难点:能分辨音的强弱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的应用】
1、教学技术
侧重教师的引导,从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音的强弱”让学生讨论、分辨,游戏时完成的效率会更高。对音乐感觉较好的学生要求能够用肢体表现并模仿。对音乐感觉表现力较差的学生要求能够体会强弱
2、学习资源
钢琴、小鼓、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小朋友们好、余老师你好!
二、创《上学去了》
1、师:小朋友,前几节课我们欣赏了一首好听的乐曲,还学唱了一首轻松快乐的歌曲,谁来说说?
生:《快乐的早晨》《上学》
师:听老师的钢琴弹奏以及音响播放,一起来表演吧。
生:(略)
2、模仿练习
3、随音乐律动,可以找好朋友一起表演
说明:
①学习要点:音乐表演活动
②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音乐情景表演活动,是本课听、唱、玩各项学习活动的回顾与复习。
三、音的强弱
1、师:小朋友都知道,在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会飞、有的会走、有的灵敏、有的笨重、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下面,请你看看书上大熊和小猫的脚印,想一想谁走路的声音强、谁声音弱?
生:大熊走路声音强、小猫弱。
2、模仿大熊、小猫走路,体验音乐表现的强弱。
3、听《熊和猫》
关键设问:哪段音乐表现熊、哪段音乐表现猫?
4、随音乐表演。
说明:
①学习要点:听辩强弱
②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模拟“大熊”和“小猫”的脚步声,让小朋友了解自然界中声音的强弱。
5、看图模仿声音,说说哪个强、哪个弱?
老虎:吼——(强)
老鼠:吱吱吱(弱)
水声:哗哗哗(强)
嘀嘀嘀(弱)
风声:大风呼呼(强)
微风 (弱)
6、请学生寻找生活中一对一对的声响并说出强弱
说明:
①学习要点:音的强弱
②设计意图:小朋友最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各式各样的小动物。所以引导小朋友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
7、学生创新表演
8、师:在今天的学习中,小朋友知道了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声音,有的强、有的弱,请小朋友们回去再仔细找找还有哪些声音也有强弱,要注意,找声音的强弱要一对一对找。
说明:
①学习要点: 运用强弱对比进行模仿表演。
②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声音的特点:有强有弱。
四、小结
五、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