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基础落实
一、保护生命之源
1.水污染:
(1)污染源:水污染主要来自__工业废水__、__农业废水__和__生活污水__。
(2)危害:不仅破坏水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和__渔业生产__,还会直接危害__人体健康__及__生命__安全。
2.处理措施:利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水,如__中和法__、__氧化法__。
3.防治措施:
(1)依据不同的__水质标准__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2)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__排放__。
(3)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污染源:工业的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得空气中__有害气体__和__烟尘__大大增加。
2.酸雨的危害:
(1)大量的__二氧化硫__和__氮氧化物__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并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酸雨;酸雨的pH<__5.6__。
(2)酸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它能__酸化土壤__、__污染水体__、__腐蚀建筑__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
3.减少污染的措施:
(1)为了减少或消除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人们向煤炭中加入__石灰石__和__生石灰__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
(2)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__二氧化碳__和__氮气__。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1.污染的过程:
(1)由__污染源__产生污染物。
(2)污染物经过各种__转化__或__转移__,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产生危害。
2.防治污染:
(1)消除污染源。
(2)禁止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
(3)等污染物进入环境、产生危害前进行治理。
以上防治方法中较理想的是__消除污染源__。
3.绿色化学:
(1)核心:利用__化学原理__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2)目标:寻找可以__充分利用的__、__无毒害__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实现__洁净__、__无污染__的反应途径和工艺。
重点探析
INCLUDEPICTURE "../小图JS.TIF" \* MERGEFORMAT 考点 化学与环境保护
【典例】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B)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农药化肥合理施用
D.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解析: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不合题意;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C.农药化肥合理施用既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又能防止水体与土壤污染,不合题意;D.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可以减少因使用化石能源而产生的污染物,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INCLUDEPICTURE "../借题发挥JS.TIF" \* MERGEFORMAT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E.为了防止污染环境,直接将废旧电池进行填埋(×)
F.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直接将废旧塑料制品焚烧(×)
G.太阳能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等属于绿色环保电池(√)
解析:E.直接将废旧电池进行填埋处理会造成土壤、水等污染,应将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故错误;F.直接将废旧塑料制品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大气,应将废旧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故错误;G.太阳能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等在使用过程中实现了无污染物排放,属于绿色环保电池,正确。
INCLUDEPICTURE "../方法点拨JS.TIF" \* MERGEFORMAT (1)常见的环境污染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2)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3)生活垃圾、废旧电池、经常使用塑料袋可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
(4)工业废水任意排放、化工厂原料泄漏等可造成重大环境污染。
(5)人们环保观念淡薄,对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不够重视,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
素养分层
A层 基础必会
1.下列属于水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D)
A.臭氧空洞 B.酸雨
C.雾霾 D.赤潮
解析:A.臭氧空洞是由排放到大气中的氟利昂造成的,属于空气污染,不合题意;B.酸雨是由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雨水结合形成的,属于空气污染,不合题意;C.雾霾是排放到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形成的空气污染问题,不合题意;D.赤潮是排放到水中的磷、氮元素含量过高,造成水质恶化形成的水污染问题,符合题意。
2.(2021·东营中考)东营市“小蓝桶”助力垃圾分类进校园项目正在推广。下列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的是(A)
A.废口罩 B.塑料矿泉水瓶
C.废纸 D.铝制饮料罐
解析:废口罩属于其他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塑料矿泉水瓶、废纸、铝制饮料罐属于可回收物,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
3.(2021·山西中考)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每年的3月12 日,习近平总书记都身体力行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并诠释造林绿化、厚植绿色中国的重大意义。造林绿化最主要的作用是(B)
A.储备工业原料 B.改善生态环境
C.阻止阳光照射 D.生产农家肥料
解析:植物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防止水土流失等,所以造林绿化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D)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避免工业生产供电不足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粮食生产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
D.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会污染水源,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符合题意;D.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5.(2021·海南中考)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B)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解析:A.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合题意;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垃圾的产生,会造成污染,符合题意;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既能将可回收垃圾重新利用,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不合题意;D.人走关灯、少开空调可以节约电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不合题意。
6.(2021·泰安中考)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家乡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B)
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防治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变废为宝,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D.布袋购物,努力减少“白色污染”
解析: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做法合理;B、防治雾霾,但是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做法不合理;C、变废为宝,回收利用废旧电池,有利于环境保护,说法合理;D、布袋购物,努力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说法合理。
7.(2021·河北中考)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B)
A.限制燃放烟花 B.发展燃煤发电
C.分类处理垃圾 D.倡导公交出行
解析:A、限制燃放烟花,可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产生,符合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的理念;B、发展燃煤发电,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的理念;C、分类处理垃圾,可以实现垃圾的资源化,还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符合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的理念;D、倡导公交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的理念。
8.空气污染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严重危害。下列措施中,对减少空气污染没有直接作用的是(D)
A.减少蜂窝煤及煤球使用
B.汽车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C.多利用氢能源
D.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解析:A.蜂窝煤的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烟尘等大气污染物,减少蜂窝煤及煤球的使用,可减少空气污染程度,故A对减少空气污染有直接作用。B.汽车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能防止尾气中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故B对减少空气污染有直接作用。C.多利用氢能源,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控制了空气的污染物的产生,故C对减少空气污染有直接作用。D.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能防止水污染,与空气污染关系不大。
9.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B)
A.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
B.预防传染病,不回收塑料制品
C.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D.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解析:A.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能防止环境污染,符合环保理念;B.不回收塑料制品,会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C.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可以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D.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
10.泉水是“泉城”济南的文化之魂,节水保泉、杜绝水污染、建设美丽泉城,是我们泉城人的责任。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
A.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B.大力提倡开私家车
C.电器可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D.增加化工厂烟筒的高度,减少污染
解析:A.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B.大力提倡开私家车,污染空气,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C.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会造成电能浪费,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D.增加化工厂烟筒的高度,不能减少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1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2年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主题的是(B)
A.推广无氟冰箱,减少臭氧层的破坏
B.野炊明火烧烤,多多亲近大自然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工作和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
解析:推广无氟冰箱,可以减少氟对臭氧层的破坏,有利于环境保护,A正确;野炊明火烧烤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B错误;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C正确;提倡纸张双面使用能够节约纸张,减少树木的砍伐,有利于植物对空气中有害气体与烟尘的吸收,从而减轻环境污染,D正确。
B层 能力进阶
12.(2021·牡丹江中考)化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下列事实与化学发挥的作用不符合的是(A)
A.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用化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
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D.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解析:A、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不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错误;B、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可以用化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正确;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正确;D、研制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正确。
13.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良好的环境。
(1)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能源,“可燃冰”的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PM2.5是我国测定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下列措施中能降低空气中PM2.5含量的是__BC__(填字母)。
A. 化工厂加高烟囱
B. 禁止焚烧秸秆
C. 植树造林
(3)酸雨也是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含硫煤燃烧所产生的__SO2__气体(填化学式)。
解析:(1)可燃冰蕴藏在海底,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A.化工厂加高烟囱并不能减少污染性气体、粉尘的排放量,不能降低PM2.5含量;B.禁止焚烧秸秆,减少粉尘的释放,能降低PM2.5含量;C.植树造林可降低空气中粉尘含量,还能释放氧气,能降低PM2.5含量。(3)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含硫煤燃烧所产生的SO2气体。
14.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C__(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使用太阳能路灯照明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__<__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__CO2__。
(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3H2CH3OH+H2O__。
解析:(1)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要节约使用,有计划开采。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不是汽油。(2)我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可知,X是CO2。
15.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要求SO2、NOx排放量下降3%,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以达到防治污染的目的。
(1)酸雨的危害性很大。地球不想吃“醋”,请你写出一条防治酸雨的做法:__提倡人们使用脱硫煤(答案开放,合理即可)__。
(2)如图是喷淋塔吸收二氧化硫的图示。
①吸收过程用氢氧化钠溶液喷淋SO2,而不是SO2直接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__增大气液接触面积,提高SO2吸收效果__。
②写出NaOH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__2NaOH+SO2===Na2SO3+H2O__。
③图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溶液及吸收S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表示的微粒是__Na+__(填符号)。
解析:(1)煤脱硫后使用来防治酸雨,使用清洁能源可以防治酸雨;(2)①吸收过程用氢氧化钠溶液喷淋SO2,而不是SO2直接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大气液接触面积,提高SO2吸收效果;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③由NaOH溶液吸收SO2的反应及溶液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应为钠离子。
备选习题:
下列做法符合环保理念的是(B)
A.废弃塑料可以焚烧处理
B.将铝质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
C.为防止工厂废气污染大气,可将工厂烟囱加高
D.夏季使用空调,将温度调至最低
解析:A.废弃塑料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不合题意;B.铝质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所以将铝质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重新回收利用,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符合题意;C.将工厂烟囱加高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合题意;D.夏季使用空调,将温度调至最低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需要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不合题意。
PAGE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基础落实
一、保护生命之源
1.水污染:
(1)污染源:水污染主要来自__ __、__ __和__ __。
(2)危害:不仅破坏水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和__ __,还会直接危害__ __及__ __安全。
2.处理措施:利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水,如__ __、__ __。
3.防治措施:
(1)依据不同的__ __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2)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__ __。
(3)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污染源:工业的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得空气中__ __和__ __大大增加。
2.酸雨的危害:
(1)大量的__ __和__ __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并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酸雨;酸雨的pH<__ __。
(2)酸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它能__ __、__ __、__ __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
3.减少污染的措施:
(1)为了减少或消除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人们向煤炭中加入__ __和__ __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
(2)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__ __和__ __。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1.污染的过程:
(1)由__ __产生污染物。
(2)污染物经过各种__ __或__ __,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产生危害。
2.防治污染:
(1)消除污染源。
(2)禁止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
(3)等污染物进入环境、产生危害前进行治理。
以上防治方法中较理想的是__ __。
3.绿色化学:
(1)核心:利用__ __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2)目标:寻找可以__ __、__ __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实现__ __、__ __的反应途径和工艺。
重点探析
INCLUDEPICTURE "../小图JS.TIF" \* MERGEFORMAT 考点 化学与环境保护
【典例】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农药化肥合理施用
D.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INCLUDEPICTURE "../借题发挥JS.TIF" \* MERGEFORMAT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E.为了防止污染环境,直接将废旧电池进行填埋( )
F.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直接将废旧塑料制品焚烧( )
G.太阳能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等属于绿色环保电池( )
INCLUDEPICTURE "../方法点拨JS.TIF" \* MERGEFORMAT (1)常见的环境污染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2)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3)生活垃圾、废旧电池、经常使用塑料袋可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
(4)工业废水任意排放、化工厂原料泄漏等可造成重大环境污染。
(5)人们环保观念淡薄,对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不够重视,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
素养分层
A层 基础必会
1.下列属于水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臭氧空洞 B.酸雨
C.雾霾 D.赤潮
2.(2021·东营中考)东营市“小蓝桶”助力垃圾分类进校园项目正在推广。下列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的是( )
A.废口罩 B.塑料矿泉水瓶
C.废纸 D.铝制饮料罐
3.(2021·山西中考)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每年的3月12 日,习近平总书记都身体力行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并诠释造林绿化、厚植绿色中国的重大意义。造林绿化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储备工业原料 B.改善生态环境
C.阻止阳光照射 D.生产农家肥料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避免工业生产供电不足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粮食生产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
D.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5.(2021·海南中考)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6.(2021·泰安中考)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家乡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防治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变废为宝,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D.布袋购物,努力减少“白色污染”
7.(2021·河北中考)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限制燃放烟花 B.发展燃煤发电
C.分类处理垃圾 D.倡导公交出行
8.空气污染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严重危害。下列措施中,对减少空气污染没有直接作用的是( )
A.减少蜂窝煤及煤球使用
B.汽车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C.多利用氢能源
D.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9.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
B.预防传染病,不回收塑料制品
C.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D.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10.泉水是“泉城”济南的文化之魂,节水保泉、杜绝水污染、建设美丽泉城,是我们泉城人的责任。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B.大力提倡开私家车
C.电器可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D.增加化工厂烟筒的高度,减少污染
1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2年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主题的是( )
A.推广无氟冰箱,减少臭氧层的破坏
B.野炊明火烧烤,多多亲近大自然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工作和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
B层 能力进阶
12.(2021·牡丹江中考)化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下列事实与化学发挥的作用不符合的是( )
A.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用化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
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D.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13.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良好的环境。
(1)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能源,“可燃冰”的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PM2.5是我国测定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下列措施中能降低空气中PM2.5含量的是__ __(填字母)。
A. 化工厂加高烟囱
B. 禁止焚烧秸秆
C. 植树造林
(3)酸雨也是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含硫煤燃烧所产生的__ __气体(填化学式)。
14.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 __(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使用太阳能路灯照明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__ __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__ __。
(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15.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要求SO2、NOx排放量下降3%,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以达到防治污染的目的。
(1)酸雨的危害性很大。地球不想吃“醋”,请你写出一条防治酸雨的做法:__ __。
(2)如图是喷淋塔吸收二氧化硫的图示。
①吸收过程用氢氧化钠溶液喷淋SO2,而不是SO2直接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__ __。
②写出NaOH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__ __。
③图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溶液及吸收S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表示的微粒是__ __(填符号)。
备选习题:
下列做法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废弃塑料可以焚烧处理
B.将铝质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
C.为防止工厂废气污染大气,可将工厂烟囱加高
D.夏季使用空调,将温度调至最低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