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练习 (教师版、含解析+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练习 (教师版、含解析+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8 09:50:28

文档简介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填主干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继位:527年, 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
(2)法典。
①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 。
②法典:编成《 》《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统称为《 》,奠定了 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衰落。
①从7世纪起, 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②9世纪以后,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③西欧封建主在罗马教皇的号召下组建了 进行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2)灭亡: 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3)文化: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 文化,为西欧的 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易错字】查士丁尼、《法学汇纂》、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帝国。
抓基础
知识点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下面是某个国家发展示意图,图中④的政权名称是 (   )
A.北魏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2.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   )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 D.《罗马民法大全》
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由材料内容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 (   )
A.消除社会矛盾
B.实现东西罗马帝国的统一
C.国家民主法制的发展
D.加强皇帝权力和稳固社会秩序
4.罗马法为近代欧洲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下列不属于《罗马民法大全》的是 (   )
A.《拿破仑法典》 B.《法学汇纂》
C.《查士丁尼法典》 D.《法理概要》
知识点二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5.11-13世纪的十字军运动历时将近200年,共进行了8次东征,动员总人数达200多万,虽然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但实际上是 (   )
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掠夺东方的财富
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D.维护拜占庭帝国的地位
6.电影《帝国的灭亡:拜占庭的教训》一经播出引起强烈反响,影片中的帝国在谁的进攻下终于落下帷幕 (   )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十字军 D.法兰克王国
7.煌煌一千年来,拜占庭帝国饱经沧桑,历经兴衰。它曾在强盛时傲视群雄,屹立于欧洲之东;也曾饱受瘟疫与战争的摧残,最终在炮火中沦陷。拜占庭帝国最终“沦陷”的标志是 (   )
A.罗马教皇组建十字军东征
B.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C.奥斯曼帝国的建立
D.以上都不是
8.自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以来,拜占庭帝国作为基督教世界的东方堡垒,保卫了欧洲的学术之光,并留下了辉煌灿烂的艺术珍品。拜占庭帝国保存的文化是 (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犹太文化
C.阿拉伯文化   D.儒家文化
拓展延伸:“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的原因
(1)查士丁尼即位后,将罗马历代皇帝的法令和敕令汇编成集,删除多余的,加入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先后编著了《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学著作。
(2)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3)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提能力
9.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对这句话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   )
A.罗马帝国是地跨三大洲的帝国之一
B.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
C.拜占庭帝国传承了希腊文化
D.罗马法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10.“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持者,最初以其文化上的兼收并蓄而显现繁荣灿烂之势,无视西欧在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而依然陶醉于过去荣誉的光辉之中。”这则材料评述的是 (   )
A.拜占庭文化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B.拜占庭文化为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许多素材
C.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及教训
D.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11.拜占庭帝国在浩瀚的历史烟云中浮浮沉沉,最终在炮火中沦陷,却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文化印迹和遗风余韵。拜占庭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对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
B.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
C.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D.使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
12.这是一个庞大帝国的盛衰荣辱,一座千年古城的沧海桑田。拜占庭虽已消亡,却如幽灵一般,在这座城市中萦绕不散,至今未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帝国的兴盛】
材料一 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1)拜占庭帝国就是历史上的哪个帝国 因何而得名
(2)通过材料一中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分析帝国兴盛的原因。
(3)拜占庭帝国的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对罗马法进行了整理 他命人整理的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
【帝国的灭亡】
材料二 又一发炮弹爆炸开来,皇帝也倒下去了,他展开双臂用最后一息的生命,紧紧拥抱着祖国的大地。都城(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了,奥斯曼土耳其士兵在城中肆意烧杀抢掠,4万多居民惨遭杀害,6万多居民被卖为奴,金银财宝被洗劫一空,豪华宫殿和旷世艺术珍品被付之一炬……大教堂顶上的十字架换成了弯月……
(4)材料二介绍的是什么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帝国的启示】
材料三 它(东罗马帝国)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从东罗马帝国的命运中我们应得到什么教训 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PAGE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填主干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继位: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
(2)法典。
①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②法典: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衰落。
①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②9世纪以后,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③西欧封建主在罗马教皇的号召下组建了十字军进行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2)灭亡: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3)文化: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易错字】查士丁尼、《法学汇纂》、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帝国。
抓基础
知识点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下面是某个国家发展示意图,图中④的政权名称是 ( D )
A.北魏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首都在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2.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 A )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 D.《罗马民法大全》
解析: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由材料内容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 ( D )
A.消除社会矛盾
B.实现东西罗马帝国的统一
C.国家民主法制的发展
D.加强皇帝权力和稳固社会秩序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法律可以巩固皇帝的威严和光荣,可以将国家治理得更好,从中可以看出,《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加强皇帝权力和稳固社会秩序。
4.罗马法为近代欧洲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下列不属于《罗马民法大全》的是 ( A )
A.《拿破仑法典》 B.《法学汇纂》
C.《查士丁尼法典》 D.《法理概要》
解析: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知识点二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5.11-13世纪的十字军运动历时将近200年,共进行了8次东征,动员总人数达200多万,虽然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但实际上是 ( B )
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掠夺东方的财富
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D.维护拜占庭帝国的地位
解析: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为了掠夺东方的土地和财富,西欧封建主在罗马教皇的号召下组建了十字军进行东征。
6.电影《帝国的灭亡:拜占庭的教训》一经播出引起强烈反响,影片中的帝国在谁的进攻下终于落下帷幕 ( B )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十字军 D.法兰克王国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阿拉伯帝国在1258年灭亡;十字军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日渐衰弱;法兰克王国在843年一分为三。
7.煌煌一千年来,拜占庭帝国饱经沧桑,历经兴衰。它曾在强盛时傲视群雄,屹立于欧洲之东;也曾饱受瘟疫与战争的摧残,最终在炮火中沦陷。拜占庭帝国最终“沦陷”的标志是 ( B )
A.罗马教皇组建十字军东征
B.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C.奥斯曼帝国的建立
D.以上都不是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B符合题意。
8.自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以来,拜占庭帝国作为基督教世界的东方堡垒,保卫了欧洲的学术之光,并留下了辉煌灿烂的艺术珍品。拜占庭帝国保存的文化是 ( A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犹太文化
C.阿拉伯文化   D.儒家文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拓展延伸】“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的原因
(1)查士丁尼即位后,将罗马历代皇帝的法令和敕令汇编成集,删除多余的,加入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先后编著了《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学著作。
(2)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3)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提能力
9.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对这句话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 D )
A.罗马帝国是地跨三大洲的帝国之一
B.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
C.拜占庭帝国传承了希腊文化
D.罗马法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罗马……第一次以武力”指的是罗马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第二次以宗教”指的是罗马境内产生的基督教传遍世界;“第三次则以法律”指的是罗马法维系帝国的统治,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A、B、C对材料解读不准确。
10.“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持者,最初以其文化上的兼收并蓄而显现繁荣灿烂之势,无视西欧在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而依然陶醉于过去荣誉的光辉之中。”这则材料评述的是 ( C )
A.拜占庭文化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B.拜占庭文化为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许多素材
C.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及教训
D.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这则材料评述的是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及教训。拜占庭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方兴起的文明新因素,不屑于创新,封闭保守,最终灭亡。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告诉我们要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点和长处,开放包容,积极创新。
11.拜占庭帝国在浩瀚的历史烟云中浮浮沉沉,最终在炮火中沦陷,却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文化印迹和遗风余韵。拜占庭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D )
A.对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
B.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
C.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D.使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
解析: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拜占庭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拜占庭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不包括使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
12.这是一个庞大帝国的盛衰荣辱,一座千年古城的沧海桑田。拜占庭虽已消亡,却如幽灵一般,在这座城市中萦绕不散,至今未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帝国的兴盛】
材料一 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1)拜占庭帝国就是历史上的哪个帝国 因何而得名
答:东罗马帝国;因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建立在拜占庭而得名。
(2)通过材料一中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分析帝国兴盛的原因。
答: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3)拜占庭帝国的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对罗马法进行了整理 他命人整理的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
答:查士丁尼;《罗马民法大全》。
【帝国的灭亡】
材料二 又一发炮弹爆炸开来,皇帝也倒下去了,他展开双臂用最后一息的生命,紧紧拥抱着祖国的大地。都城(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了,奥斯曼土耳其士兵在城中肆意烧杀抢掠,4万多居民惨遭杀害,6万多居民被卖为奴,金银财宝被洗劫一空,豪华宫殿和旷世艺术珍品被付之一炬……大教堂顶上的十字架换成了弯月……
(4)材料二介绍的是什么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答:拜占庭帝国灭亡;1453年。
【帝国的启示】
材料三 它(东罗马帝国)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从东罗马帝国的命运中我们应得到什么教训 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教训:开放、宽容带来文明的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的衰落,固步自封是国家衰落的重要原因。启示: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我国的发展步伐。
解析:第(1)题,识读材料一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东罗马帝国的版图,东罗马帝国首都原名拜占庭,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名拜占庭帝国。第(2)题,东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这些地区有农业发达的地区,还有许多大都市及国际贸易港口,这些导致东罗马帝国非常繁盛。第(3)题,依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命人整理、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统称《罗马民法大全》。第(4)题,阅读材料二,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土耳其”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与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有关。第(5)题,从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可知东罗马帝国具有保守、狭隘的特点,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淘汰。1453年,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之中。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