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3.1分子热运动
同步习题课件
1.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 ;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 力.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引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既有 力又有 力, 力和 力是同时存在的。
引
斥
引
斥
3.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就越快。
速度
4.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 V1+V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混合液体的质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不变
空隙
5.“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鸡蛋“散黄”是 现象,为什么夏天的鸡蛋比冬天的鸡蛋容易“散黄” 是因为 。
升高
扩散
夏天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
6.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 越剧烈。
汽化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细雨濛濛 B.桂花飘香 C.雪花飞舞 D.树叶飘落
B
8.下列事实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我们走到花店附近,可以闻到鲜花的香味
B.滴在厨房地砖上的油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干净
C.用显微镜观察污水样品,看到污水中有细菌在乱动
D.把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会变红
C
9.下列有关生活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
A.阳光下,湿衣服很快干了
B.轻轻地掸一下,衣服上的灰尘'跑'了
C.迎风吹来了醉人的花香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消失了
B
10.对于飘在空中的灰尘,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 )
A.它包含有好几十个分子 B.它和一个分子差不多
C.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 D.它是由非常多个分子组成
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只有气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
C.固体之间不能发生扩散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之间不存在作用力
A
12.下面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 )
A.春风杨柳万千条 B.夏日炎炎似火烧
C.金秋桂花遍地香 D.寒冬北国白雪飘
C
13.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刮起沙尘暴,飞沙漫天
B.三九寒天下雪时,雪花飞舞
C.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
D.槐树开花时,周围香气弥漫
D
14.为了维护健康,在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因为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很快就充满刺鼻的烟味,主要原因是 ( )
A.分子间有斥力。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15.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A
16.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将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
C.一根细铁丝很难被拉断
D.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ABC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
C.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D
18.小明猜想:液体扩散快慢可能跟液体的温度、质量、液体的种类,盛液体容器的形状有关,在探究“液体扩散快慢跟液体温度的关系”时,实验室有完全相同的烧杯,温度不同的水,墨水,滴管。
(1)他应该准备几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答: 。
(2)烧杯中应该盛 相等, 不同的水。
(3)向烧杯中滴墨水时,动作要快些,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4)确定扩散快慢的依据之一是观察 。
两个
质量
温度
避免因滴墨水动作快慢对扩散带来的影响
烧杯中液体颜色变均匀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