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课堂提升训练 部编版(五四学制)(教师版、含解析+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课堂提升训练 部编版(五四学制)(教师版、含解析+学生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8 10:1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人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提升训练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费正清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合法倾销鸦片  B.打开中国市场
C.购买中国茶叶  D.掠夺中国文物
2. 19世纪上半期,林则徐在上书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陈述的是(  )
A.财政危机的严重  
B.国防建设的紧迫
C.闭关锁国的影响  
D.鸦片输入的危害
3. 1839年,一位美国传教士在参观销烟过程后写道:“我们已反复检查了销毁烟土过程的每一个部分……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我……感到非常满意。”此场景发生在(  )
A.虎门   B.厦门   
C.上海   D.南京
知识点2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4.在鸦片战争中,他面对英军猛攻,仍死守虎门炮台,顽强抵抗,最终因援军未至,壮烈殉国。这里的“他”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琦善   D.陈化成
5.某班同学编排《鸦片战争》的课本剧,有下列旁白:“清军装备低劣,火炮炮身锈蚀,火药也不能充分燃烧,又几易主帅,和战不定……”这里主要分析的是(  )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中国战败的原因
C.民众自发抗英 D.清政府妥协投降
知识点3 《南京条约》的签订
6.“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 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 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与这首诗相关的条约是(  )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7.下面是某同学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反映的情景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虎门条约》  D.《望厦条约》
8. 这场战争伴随着经济上的深入,国外的先进文化也同时传入中国:自然科学冲洗着国人的封建迷信和愚昧无知;国外的生活方式开始融入上层社会的生活。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场战争(  )
A.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能力提升全练
9.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应出自(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0.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11. 观察下表,分析表中税率的变化与《南京条约》直接相关的内容是 (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中英协定关税   
B.割让香港岛
C.赔款2 100万银元   
D.开放五口通商
12.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  )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13. 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  )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虎门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14.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 20 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史学家马士
问题 马士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历史解释 英雄受世代敬仰】
(1)林则徐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这源于他领导了中国禁烟斗争。你认为林则徐禁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对于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问题,现在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道光帝重用林则徐,清政府可能在战争中取胜。此观点是否正确 请谈谈你的观点。
(3)你怎样看待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
【时空观念 战争是人类公敌】
鸦片战争形势图
(4)观察上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地点
B.《南京条约》中被割让的领土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B 根据题干中的“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可以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商业贸易,故选B。
2.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的意思是鸦片危害极为严重。鸦片泛滥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大批官僚、地主、军官、士兵吸食鸦片,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削弱。D项正确。
3.A 根据题干材料“1839年”“销毁烟土”等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因此这一场景发生在广州虎门。故选A。
4.A 根据“鸦片战争”“死守虎门炮台”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他”是关天培。
5.B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清军装备低劣,火炮炮身锈蚀,火药也不能充分燃烧,又几易主帅,和战不定”,可知其分析的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6.B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战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2 100万银元等,B符合题意。
7.C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等权益,按照此项特权,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
8.B 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项B符合题意。
能力提升全练
9.A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故A符合题意。
10.C 1839年6月,林则徐主持了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故选C。
11.A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英国作为工业大国,当然希望降低税率。因此,该条约签订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率降低了。
12.C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故选C。
13.A 依据题干中的“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1843年英国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附件《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A正确。
史料拓展全练
14.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解析 由“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可知马士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素养探究全练
15.(1)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2)此观点不正确。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观原因是清朝统治者昏庸愚昧;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备废弛,指挥失误。客观原因是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综合国力强大,而且蓄谋已久。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难以对抗新兴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3)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言之有理即可)
(4)上框填A,下框填B。
解析 (1)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根本目的。林则徐作为清政府的官员,开展禁烟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2)考查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认识,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是必然的,不是林则徐一人所能左右的。(3)考查对虎门销烟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4)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中国被迫在南京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仔细观察地图可知,上框填A,下框填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