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8 10:1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材:《世界历史》人教版(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单元: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课题:第 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了解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以及苏联衰落和东欧剧变的经过,培养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通过不同类型史料分析,掌握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以及了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理解苏联模式的僵化是导致社会主义探索走向误区的根本原因,掌握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3.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国情,事实求是,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 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四、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问答法、直观展示法、史料教学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史料阅读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 欧洲联盟正式诞生于()
A. 1967年B. 1990年C. 1991年D. 1993年
2. 二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发展采取了()
A. 遏制政策B. 不干涉政策C. 扶持政策D. 限制政策DC温故知新
3. 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A. 日本B. 联邦德国C. 英国D. 法国A
4、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①
美国的援助 ②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③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设计意图】通过四个选择题的展示,让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时,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苏联是怎么解体的?东欧国家又发生了怎样的剧变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去探寻其中的答案吧!
三). 正课讲授
(一)第一篇章——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阅读课本 83页,联系下图,说一说二战后东欧、亚洲、拉丁美洲诞生了哪些社会主义国家?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东欧八国: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波兰等。
亚洲六国:中国、朝鲜、越南等。
拉美一国:古巴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学生能直观的观察到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增多,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2)中苏关系
【教师设问】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3)苏联模式的推广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苏联除了在军事上成立华约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学生回答】政治: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教师设问】苏联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采取的措施的实质是什么?
【教师总结】斯大林模式的推广,苏联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苏联模式的推广具有强制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从理解它的实质是苏联模式在东欧的推广。
材料一 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 21.9%,轻工业只有 14.1%,农业只有 1.5%。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 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材料二 1953年 3月 5日,斯大林逝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教师设问】
读两则材料,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怎样?
【学生回答】
(1)苏联的经济发展不协调,重视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
(2)苏联模式的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
【教师总结】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显露出弊端,改革成为必然要求。
(二)第二篇章——苏联的发展、改革及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为了否定斯大林,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赫鲁晓夫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阅读教材找出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效果如何?
【学生回答】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经济上:广种玉米;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教师总结】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2)勃列日涅夫改革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对比赫鲁晓夫改革举措,说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军事上进行了哪些改革?
材料一在坚持集中计划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如将国家下达企业的计划指标由 20多项减为 9项;企业的利润留成由 6%提高到 17%;企业有权自行出售按调拨单销售不出去的产品;企业经理获得确定本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权力等。对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1980年,庄员的劳动报酬比 1965年提高 1.3倍。1965—1982年,农业投资总额达 4708亿卢布,比 1950—1963年提高 7倍,每年对农业的投资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 27%左右。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学生回答】
①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②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教师设问】此时期的苏联,军事赶上美国,那么其他社会方面呢?改革的结果如何?
【教师总结】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
(3)戈尔巴乔夫改革【教师设问】阅读教材 85页,说说戈尔巴乔夫进行了哪些改革?如何评价?
(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回答】
①经济改革: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②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教师总结】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总体效果不佳,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分离趋势加剧,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探究·苏联解体】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材料一
20世界 3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从 20世纪 50年代开始,先后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进行改革,不但没有突破这一模式,反而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材料二 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其实质是背离了改革社会主义的方向和思想路线。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材料三从外部条件看,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苏联解体起了推动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3、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教师拓展】苏联解体是否代表整个社会主义制失败呢?解体实质: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的失败。
(三)第三篇章——东欧剧变材料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六国的事态:“波兰变化用了 10年,匈牙利用了 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 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 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 10个小时”。
【教师设问】请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试着解释什么是“剧变”?
【学生回答】“剧”指的是变化速度快。“变”指的是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由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认识: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的失败。
②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四)思考·探究
【教师设问】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中国、苏联的改革却导致了怎样不同的结果?启示?
【教师总结】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改革,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苏联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启示:
1、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当堂检测:
1、苏联解体说明了()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B.“苏联模式”的失败
C.列宁主义的失败 D.社会主义不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
2.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积弊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3.斯大林去世后,在 20世纪 50年代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是()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4、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首先形成冲击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列日涅夫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东欧剧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1年 8月 19 日,由 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不到三天,他们就失败了。12月 28日,‘独联体’宣布成立;1991年底,苏联解体。
①8名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的目的是什么?
②此事件对苏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③假若没有这件事的发生,苏联会继续存在下去吗?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认真审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答案中的迷惑点,将答案记录在学案上。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做标记。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按4、3、2、1号顺序将自己的答案在组内展示,互学互评,进行纠错。组长汇总,总结方法和学习效果。
(2)每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回答,说出答案和解题思路,如有错误其它小组进行补充。不采用集中展学的形式。
【设计意图】联系典型题型,突出考察意识和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