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习题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习题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08 08:4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习题课件
1.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    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________ml   

60
2.小明同学的学习小组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们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右”或“左”)调.
(2)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①用调节横梁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g.
③将烧杯中的酱油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酱油的体积为    cm3.
④计算得到酱油的密度为   kg/m3.
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如图所示,则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    g.
(3)若小明组实验时,在往量筒中倒酱油时不小心倒出了少量,测出了酱油密度值比真实值    (“偏大”、“偏小”或“不变”).
零刻度线

②③⑤④
25
71
40
1.1×103
44
偏大
3.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烧杯及杯内液体的总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内的液体的总质量为    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此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106
40
62
1.1×103
4.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 _________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填字母代号).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
(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老醋的密度是      kg/m3.
BCA
B
1.125×103
5.南方一古镇小店卖米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如图甲所示),其原因是    ;
小明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图乙所示A→B→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图所示数据知米酒的密度为      kg/m3.
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
如何改进他的实验方案可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    
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质量相等的米酒和酱油,米酒的体积较大
偏大
B→C→A
6.某同学利用托盘天平、玻璃杯、水、细棉线、记号笔,测出一块小石块的密度,他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并记录在表格内;
(2)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用细棉线系住石块缓慢地    在水中,标记此时水面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玻璃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m2,并记录在表格内;
(3)取出石块,再向玻璃杯中加水,使水面回到标记的位置,然后再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水的质量m3,并记录在表格内;
(4)石块的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    

7.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A.20g,1.25×103kg/m3
B.20g,1.0×103kg/m3
C.60g,1.0×103kg/m3
D.20g,0.8×103kg/m3
B
8.某实验小组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时,测量步骤为: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③算出烧杯中液体的质量;④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其体积;⑤利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测量步骤合理,结果准确
B.测量步骤不合理,原因是烧杯里的液体的质量测不准
C.测量步骤不合理,结果偏小
D.测量步骤不合理,原因是烧杯里的液体的体积测不准
D
9.如下四个选项表示四个不同的量筒,每组数字前面的是量筒的最大刻度值,后面的是量筒的分度值,要想一次并尽可能准确地测出密度为0.8×103kg/m3的100 g酒精的体积,应选用合适的量筒是(  )
A.50mL,5mL
B.250mL,5mL
C.100mL,2mL
D.400mL,20mL
B
10.实验室中的量筒通常做的细而高主要是因为(  )
A.美观好看
B.便于操作,使用方便
C.为了提高稳定度
D.为了提高精确程度
D
11.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
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C
12.观察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时,要使视线与水面相平,量筒的水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  )
A.以凹形的上部为准 B.以凹形的中部为准
C.以凹形的底部为准 D.都可以
C
13.下面对量筒的使用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C
14.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测量一个金属块的密度,具体实验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
(2)把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   g。
(3)在量筒中加入20 mL水,将金属块轻轻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cm3。
(4)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5)实验时,若将(2)、(3)两个步骤顺序对调,这种方法测出的金属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1)零刻度线;右(2)32.4(3)10(4)3.24×103kg/m3(5)偏大
15.小川在操场上捡到一块大理石的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   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   cm3,此石子的密度是   kg/m3;
(3)同桌的小富告诉小川,他曾在一本书上看到关于某些大理石具有吸水性的介绍,假如这块大理石也具有一定吸水性,那么小川测得的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1)零刻度线;右(2)38.4;15;2.56×103(3)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