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上 第1章 物质分离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分离下列混合物时,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顺序进行操作的是( )
A.硝酸钠中混有氯化钠 B.铜和铁
C.酒精和水 D.食盐中混有泥沙
2.(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筛掉氯化钠的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放几粒沸石,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B.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冷凝水要从a口进入,b口流出
D.实验开始时,先接通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加热蒸馏烧瓶
4.(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1课时 物质的结晶)在“冷却热饱和溶液来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B.烧杯、温度计、玻璃棒、酒精灯
C.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
D.冷凝管、酒精灯、蒸发皿、接收管
5.(2022八上·定海期末)科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C.加入固体粉末
D.取用食盐
6.(2022八上·婺城期末)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通过“盐田法”得到“粗盐”。实验室中通过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可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下列仪器在上述操作中不会用到的是( )
A.烧杯 B.漏斗
C.锥形瓶 D.蒸发皿
7.(2022八上·武义期末)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又要保障安全。下 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滴加液体
C.移走蒸发皿 D.熄灭酒精灯
8.(2021八上·三门期末)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非常重要,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9.(2021八上·兰溪月考)如图所示为三种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如图甲所示的过滤操作,可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固体
B.进行如图乙所示的蒸发操作,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进行如图丙所示的蒸馏操作,冷凝管管进出水的方向是a进b出
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需要用到图示甲、乙、丙三种操作
二、填空题
1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1课时 物质的结晶)从溶液中获得固体一般有两种方法。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可用 的方法,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获得硝酸钾可用 的方法,因为它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
11.(2022八上·临海期末)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见下表:
温度/℃ 溶解度/g 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钠 35.7 36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是硝酸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温度升高到60℃时,溶液的质量为 克。
12.(2021八上·椒江期末)右图为 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结合图形回答下列 问题。
(1)交点C表示的意义是:在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5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3)如果在大量的A中含有少量杂质B,要提纯A,可先将样品配制成溶液,再采取 (选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获得更高纯度的A。
三、实验探究题
1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操作D中,称取10.0 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20 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2.0 g,最终得到氯化钠晶体6.4 g,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 。
(5)若制得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
14.(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水样(未作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菌(氯气溶于水后可生成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图所示:
(1)在步骤A中,加入明矾可形成黏性絮状物,泥沙、细菌和其他微粒都黏附到明矾上,明矾因此被称为 。这种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 。
(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填字母)。
(3)经过以上步骤得到的净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各不相同。下列对其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填字母)。
A.溶解时搅拌,可加速粗盐的溶解
B.溶解时搅拌,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蒸发时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
D.蒸发时搅拌,可防止液滴飞溅
15.(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侧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蒸馏烧瓶中放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
16.(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在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
(2)请写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 ;
② 。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要加入少量的 ,其作用是 。
17.(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1课时 物质的结晶)如图所示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 ;30 ℃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
(2)80 ℃时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使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种)。
(3)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是:配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过滤、洗涤、干燥。
(4)30 ℃时,用等质量的硝酸钾、硝酸钠配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硝酸钾 (填“>”“<”或“=”)硝酸钠。
(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好的溶液向细口瓶中转移时溅出
C.硝酸钾固体中含有杂质
D.烧杯事先用水润洗过,内壁有水
18.(2022八上·婺城期末)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如图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
(2)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用天平称量时,1g以下用游码)。
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正确的操作是 。如果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其它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3)【反思拓展】海水晒盐采用操作③的原理而不用冷却氯化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原因是
19.(2022八上·武义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填选项)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A.①⑤③⑥②④ B.①⑤②③⑥④
C.①②③⑤⑥④ D.①⑤②⑥③④
(2)[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正确配制该溶液应称量氯化钠固体 克;
(3)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 ;
(4)经检测,配置好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 (填选项)。
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 少量水溅出
20.(2022八上·上城期末)小金同学重做了书本上的粗盐提纯相关实验。请帮助小金同学回答相关问题:
(1)请写出粗盐提纯实验的步骤: 、过滤、 ;
(2)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3)上图中第⑥步操作有误,应该怎样改正 。
(4)小金欲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完溶液后发现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了,请问小金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或“偏小”)。
21.(2022八上·临海期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克2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一:以下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a.图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b.图D为过滤装置,其漏斗中滤纸的放置方向应为 (填序号)。
实验二:用提纯后得到的精盐配制了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2.(2022八上·衢江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乙A,B,C三个步骤。A步骤称
(2)在图乙三个步骤中均用到了玻璃棒,请写出玻璃棒在B操作中的作用是
(3)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计算了精盐制得率,(精盐制得率=精盐质量/粗盐质量)
若结果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选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溶解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23.(2021八上·椒江期末)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蒸馏装置对一些污水进行蒸馏 净化处理,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1)图中 C 器材的名称是 。
(2)实验过程要获得较好的冷却效果, 则冷却水的流 动方向为 (填“A 端流入, B 端流 出”或“B 端流入, A 端流出”)
(3)图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 请指出该错误。
24.(2021八上·绍兴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在学习了水的净化后,家住胥江边的小刚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略带异味的水样,他模拟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如图1:
(1)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细小杂质,使之沉降,操作①的名称是
,操作①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操作②中他使用了
除去了水中的异味。
(2)小刚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试管1与试管2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四、解答题
25.(2022八上·临海期末)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用到了活性炭,利用其 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流入过滤池中的混合物属于 (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3)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要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克?需要加水多少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特点分析分离的方法和步骤即可。
【解答】A.硝酸钠和氯化钠都能溶于水,因此不能使用溶解和过滤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
B.铜和铁都不能溶于水,不能使用溶解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
C.酒精和水都是液体,不能使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食盐溶于水,而泥沙不溶于水,则可使用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
(3)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
(4)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A.根据描述可知,将海水中的盐类物质筛掉后,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海水流过该膜后,氯化钠被过滤掉从而得到淡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氯化钠相当于固态物质,水就是液体,则这个过程相当于过滤操作,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筛掉氯化钠后,海水中的溶质水的质量保持不变,而溶质的质量减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对蒸馏操作的原理、过程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
【解答】A.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放几粒沸石,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冷凝水要从下面的口b进入,从上面的口a流出,从而延长冷凝时间,增强冷凝效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实验开始时,先接通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加热蒸馏烧瓶,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A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过程确定需要的实验器材即可。
【解答】在“冷却热饱和溶液来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实验中,将硫酸铜的饱和溶液倒入烧杯,再将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放在铁架台上的铁圈上,下面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上面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 A.过滤时,漏斗的下口应该紧贴在烧杯的内壁,故A错误;
B.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视线应该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B错误;
C.加入固体粉末时,应该用药匙将粉末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再将试管竖立起来,故C正确;
D.取用食盐时,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过程和目的确定所需的实验器材即可。
【解答】A.在过滤实验中,溶液要用烧杯盛放,故A不合题意;
B.在过滤实验中,要将滤纸放在漏斗内,故B不合题意;
C.在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用不着锥形瓶,故C符合题意;
D.在蒸发操作中,要将滤液放入蒸发皿内进行加热,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判断。
【解答】A.闻气体气味时,应该用手轻轻扇动,从旁边去闻,故A正确;
B.滴加液体时,滴管要悬停在试管口的正上方,故B错误;
C.移走蒸发皿时,它的温度仍然非常高,直接用手拿会造成烫伤,故C错误;
D.熄灭酒精灯时,如果用嘴去吹,那么会造成火焰倒吸进酒精灯,从而引燃酒精,发生爆炸,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D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称量质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砝码,故A错误;
B.量筒不能配制溶液,故B错误;
C.溶液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B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而食盐溶于水,不能得到食盐固体,故A错误;
B.进行结晶操作时,可以用蒸发皿的余温将剩余的固体结晶析出,故B正确;
C.在蒸馏操作中,冷凝水的方向从下面的b管进入,从上面的a管流出,故C错误;
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不会用到蒸馏操作,故D错误。
故选B。
10.【答案】蒸发结晶;不大;冷却热饱和溶液;较大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通常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从溶液中获得固体一般有两种方法。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可用蒸发结晶1的方法,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获得硝酸钾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因为它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11.【答案】(1)蒸发溶剂
(2)饱和;150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则可以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如果物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非常小,则可以使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
(2)将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与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用同样的方法判断60℃时是否饱和,确定溶质质量,并最终计算出溶液质量。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因此得到氯化钠固体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因为50g>31.6g,所以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因为50g<110g,所以此时的溶液不饱和,溶质质量为50g,则溶液质量为:50g+100g=150g。”
12.【答案】(1)40
(2)3:5
(3)冷却热饱和溶液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确定两个图像交点对应的温度;
(2)根据图像确定50℃时A的溶解度,然后根据溶解度的定义计算出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
(3)如果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那么它适宜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析出;否则,可以尝试使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
【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二者图像相交对应的温度为40℃,则:在4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50℃时,A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质量为60g,那么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60g:100g=3:5;
(3)根据图像可知,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物质B的溶解度则变化较小,则:如果在大量的A中含有少量杂质B,要提纯A,可先将样品配制成溶液,再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获得更高纯度的A。
13.【答案】(1)C
(2)DACB
(3)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80%
(5)A;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解答;
(2)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解答;
(3)根据结晶过程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
(4)精盐的产率=;
(5)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过滤需用玻璃棒引流,不能将液体直接倒入漏斗,故选C;
(2)粗盐提纯的正确顺序是称取粗盐、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DACB。
(3)操作B为蒸发结晶,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根据题意可知溶解的粗盐的质量为10.0 g-2.0 g=8.0 g,最终得到精盐的质量为6.4 g,所以精盐的产率为 ×100%=80%。
(5)若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则说明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大。
A.过滤时滤纸破损,会使部分杂质未被过滤除去,使最终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可能导致产率偏高,故A符合题意;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会使最终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从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故B不合题意;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由于称量了剩余的固体的质量,所以该操作对计算精盐产率没有影响,故C不合题意;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即称得的精盐质量偏大,会导致产率偏高,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4.【答案】(1)凝聚剂;沉淀法
(2)D
(3)混合物
(4)B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水的净化过程中明矾的作用解答;
(2)根据“次氯酸杀菌”分析解答;
(3)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4)根据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中玻璃棒的用途判断。
【解答】(1)在步骤A中,加入明矾可形成黏性絮状物,泥沙、细菌和其他微粒都黏附到明矾上,明矾因此被称为凝聚剂。这种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沉淀法。
(2)根据“次氯酸杀菌(氯气溶于水后可生成次氯酸)”可知,能消毒杀菌的步骤是D。
(3)经过上述步骤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存在大量可溶性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4)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粗盐的溶解,但是不会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故A正确不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蒸发时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故C、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5.【答案】(1)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或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使之沉降,合理即可)
(2)D
(3)吸附
(4)防止暴沸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用途解答;
(2)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判断;
(3)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解答;
(4)根据碎瓷片的用途解答。
【解答】(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或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使之沉降)。
(2)A.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不能被过滤而直接流入烧杯中,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蒸馏烧瓶中放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16.【答案】(1)蒸馏烧瓶;冷凝管
(2)冷凝水进出方向错误;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错误
(3)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解答;
(3)根据实验过程中防止水暴沸的方法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
(2)图中的错误为:①冷凝水应该从下面进入,从上面流出,即冷凝水的进出方向错误;
②温度计的液泡应该浸没在水中,即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错误。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要加入少量的沸石(或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暴沸。
17.【答案】(1)硫酸铈;硝酸钠
(2)60%;加入硝酸钠固体(合理即可)
(3)降温结晶
(4)>
(5)A;C;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分析解答;
(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解答;
(3)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解答;
(4)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变,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据此计算;
(5)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小,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大。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硫酸铈。30℃时,硝酸钠、硝酸钾和硫酸铈的溶解度分别为100g、40g和10g,则此时溶解度最大的是硝酸钠。
(2)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50g,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使硝酸钠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取的措施为:加入硝酸钠固体,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从而减小溶解度。
(3)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硫酸铈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那么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是:配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g,设m克硝酸钾配制成饱和溶液需用水质量为x,
;
解得:x=;
3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00g,设m克硝酸钾配制成饱和溶液需用水质量为y,
;
解得:z=;
则需要水的质量:硝酸钾>硝酸钠。
(5)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出的示数偏小,而实际的水的体积偏大,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符合题意;
B.配制好的溶液向细口瓶中转移时溅出,由于溶液的均一性,因此不会改变溶质质量分数,故B不会题意;
C.硝酸钾固体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溶质质量减小,故C符合题意;
D.烧杯事先用水润洗过,内壁有水,会导致溶剂水的体积偏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18.【答案】(1)②⑥①④⑤③
(2)增加氯化钠;小于
(3)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比较小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实验的过程分析解答;
(2)在进行定量称量时,一旦右盘的砝码和游码已经确定,就不能再进行调整了,只能通过调整左盘药品的质量让天平再次平衡。根据m左=m右+m游码分析称得氯化钠的质量变化,然后确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3)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的物质,最好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结晶。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的物质,可以尝试使用蒸发溶剂的方式结晶。
【解答】(1)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为:取出食盐、称量食盐、倒入烧杯后同时注入适量的水、搅拌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即正确顺序为:②⑥①④⑤③。
(2)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说明左盘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此时操作为:增加氯化钠。如果称量氯化钠时砝码和氯化钠防反了,根据m左=m右+m游码可知,此时称出的氯化钠质量偏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此时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
(3)【反思拓展】海水晒盐采用操作③的原理而不用冷却氯化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比较小。
19.【答案】(1)B
(2)2.5
(3)取出左盘中少量氯化钠固体直到天平平衡
(4)B;D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实验的环节分析解答;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3)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药品质量偏大还是偏小,进而确定接下来的操作。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大,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小所致。
【解答】(1)粗盐提纯的操作为:①从试剂瓶中取出氯化钠;⑤用天平称量氯化钠;②将称量出的氯化钠倒入烧杯,将量筒量取的水倒入烧杯备用;③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溶解;⑥对溶液进行过滤;④蒸发提纯结晶,即正确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故选B。
(2)称量氯化钠的质量:50g×5%=2.5g;
(3)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说明左盘氯化钠的质量偏大,那么接下来的操作是:取出左盘中少量氯化钠固体直到天平平衡。
(4)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小,故A不合题意;
B.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则砝码的质量会变大,那么导致测出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故B符合题意;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小,而实际得到水的体积偏大,故C不合题意;
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 少量水溅出,会导致溶剂的质量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20.【答案】(1)溶解;蒸发结晶
(2)加速溶解
(3)加玻璃棒引流
(4)偏大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解答;
(2)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3)根据过滤操作的规范解答;
(4)砝码生锈后,它的质量会增大,这会导致称取到食盐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大致为: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
(2)根据图片可知,操作③为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3)在过滤操作时,液体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应该用玻璃棒引流,因此第⑥步的错误改正后为:加玻璃棒引流。
(4)小金欲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完溶液后发现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了,则小金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21.【答案】搅拌,加速溶解;①;AB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实验一:a.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
b.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应该抵在滤纸最厚的地方;
实验二:精盐的质量分数= ,据此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小,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实验一:a.图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b.根据图片可知,①中右侧的滤纸最厚,而玻璃棒应该抵在此处,故选①;
实验二: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则溶质的质量偏小,故A符合题意;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小,而实际得到溶剂水的质量偏大,故B符合题意;
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不合题意。
故选AB。
22.【答案】(1)过滤
(2)搅拌,让液体均匀受热,防止飞溅
(3)B;D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
(2)根据蒸发结晶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
(3)精盐的制得率= ,即精盐的制得率偏低,应该是得到精盐的质量偏低。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中使用了漏斗,应该为过滤;
(2)根据图乙可知,B为结晶操作,其中玻璃棒的用途是搅拌,让液体均匀受热,防止飞溅。
(3)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那么会有杂质进入滤液,从而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故A不合题意;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会导致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小,故B符合题意;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会导致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大,故C不合题意;
D.溶解时加入的水量不足,会导致溶解的粗盐质量偏小,最终导致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23.【答案】(1)锥形瓶
(2)B 端流入,A 端流出
(3)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放在烧瓶支管口处(只要提到温度计的玻璃泡位置不对即给分)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让冷却水从下面的管流入,从上面的管流出,可以延长水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强冷凝效果;
(3)蒸馏是将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气导入冷凝管,使之冷却凝结成液体的一种蒸发、冷凝的过程。蒸馏的时候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该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平齐。
【解答】(1)图中 C 器材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过程要获得较好的冷却效果, 则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为B 端流入,A 端流出;
(3)图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 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放在烧瓶支管口处。
24.【答案】(1)吸附;过滤;漏斗;引流;活性炭
(2)H2O H2+O2;2:1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水的净化的知识解答。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颗粒;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收水中的杂质和异味。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细小杂质,使之沉降,操作①的名称是 过滤,操作①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操作②中他使用了活性炭除去了水中的异味。
(2)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H2O H2+O2 。
根据图片可知,试管1中气体体积大,应该为氢气,试管2中应该为氧气,二者的体积之比为:2;1。
25.【答案】(1)吸附
(2)悬浊液
(3)解:m质=500g×5%=25g
m液= =100g
m水=500g-100g=400g
答:需要2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克,加水400克。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1)活性炭本身疏松多孔,有很强的吸附性;
(2)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
(3)首先用500g×溶液的质量分数得到其中溶质的质量,再根据 计算出需要25%的过氧乙酸的质量,最后两种溶液的质量相减得到加水的质量。
【解答】(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用到了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流入过滤池中的混合物为不溶性固体颗粒和水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1 / 1浙教版科学 八上 第1章 物质分离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分离下列混合物时,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顺序进行操作的是( )
A.硝酸钠中混有氯化钠 B.铜和铁
C.酒精和水 D.食盐中混有泥沙
【答案】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特点分析分离的方法和步骤即可。
【解答】A.硝酸钠和氯化钠都能溶于水,因此不能使用溶解和过滤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
B.铜和铁都不能溶于水,不能使用溶解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
C.酒精和水都是液体,不能使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食盐溶于水,而泥沙不溶于水,则可使用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故D正确。
故选D。
2.(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筛掉氯化钠的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
(3)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
(4)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A.根据描述可知,将海水中的盐类物质筛掉后,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海水流过该膜后,氯化钠被过滤掉从而得到淡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氯化钠相当于固态物质,水就是液体,则这个过程相当于过滤操作,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筛掉氯化钠后,海水中的溶质水的质量保持不变,而溶质的质量减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放几粒沸石,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B.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冷凝水要从a口进入,b口流出
D.实验开始时,先接通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加热蒸馏烧瓶
【答案】C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对蒸馏操作的原理、过程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
【解答】A.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放几粒沸石,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冷凝水要从下面的口b进入,从上面的口a流出,从而延长冷凝时间,增强冷凝效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实验开始时,先接通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加热蒸馏烧瓶,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1课时 物质的结晶)在“冷却热饱和溶液来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B.烧杯、温度计、玻璃棒、酒精灯
C.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
D.冷凝管、酒精灯、蒸发皿、接收管
【答案】A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过程确定需要的实验器材即可。
【解答】在“冷却热饱和溶液来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实验中,将硫酸铜的饱和溶液倒入烧杯,再将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放在铁架台上的铁圈上,下面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上面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2022八上·定海期末)科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C.加入固体粉末
D.取用食盐
【答案】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 A.过滤时,漏斗的下口应该紧贴在烧杯的内壁,故A错误;
B.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视线应该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B错误;
C.加入固体粉末时,应该用药匙将粉末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再将试管竖立起来,故C正确;
D.取用食盐时,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故D错误。
故选C。
6.(2022八上·婺城期末)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通过“盐田法”得到“粗盐”。实验室中通过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可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下列仪器在上述操作中不会用到的是( )
A.烧杯 B.漏斗
C.锥形瓶 D.蒸发皿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过程和目的确定所需的实验器材即可。
【解答】A.在过滤实验中,溶液要用烧杯盛放,故A不合题意;
B.在过滤实验中,要将滤纸放在漏斗内,故B不合题意;
C.在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用不着锥形瓶,故C符合题意;
D.在蒸发操作中,要将滤液放入蒸发皿内进行加热,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2022八上·武义期末)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又要保障安全。下 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滴加液体
C.移走蒸发皿 D.熄灭酒精灯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判断。
【解答】A.闻气体气味时,应该用手轻轻扇动,从旁边去闻,故A正确;
B.滴加液体时,滴管要悬停在试管口的正上方,故B错误;
C.移走蒸发皿时,它的温度仍然非常高,直接用手拿会造成烫伤,故C错误;
D.熄灭酒精灯时,如果用嘴去吹,那么会造成火焰倒吸进酒精灯,从而引燃酒精,发生爆炸,故D错误。
故选A。
8.(2021八上·三门期末)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非常重要,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答案】D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称量质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砝码,故A错误;
B.量筒不能配制溶液,故B错误;
C.溶液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正确。
故选D。
9.(2021八上·兰溪月考)如图所示为三种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如图甲所示的过滤操作,可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固体
B.进行如图乙所示的蒸发操作,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进行如图丙所示的蒸馏操作,冷凝管管进出水的方向是a进b出
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需要用到图示甲、乙、丙三种操作
【答案】B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而食盐溶于水,不能得到食盐固体,故A错误;
B.进行结晶操作时,可以用蒸发皿的余温将剩余的固体结晶析出,故B正确;
C.在蒸馏操作中,冷凝水的方向从下面的b管进入,从上面的a管流出,故C错误;
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不会用到蒸馏操作,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1课时 物质的结晶)从溶液中获得固体一般有两种方法。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可用 的方法,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获得硝酸钾可用 的方法,因为它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
【答案】蒸发结晶;不大;冷却热饱和溶液;较大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通常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从溶液中获得固体一般有两种方法。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可用蒸发结晶1的方法,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获得硝酸钾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因为它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11.(2022八上·临海期末)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见下表:
温度/℃ 溶解度/g 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钠 35.7 36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是硝酸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温度升高到60℃时,溶液的质量为 克。
【答案】(1)蒸发溶剂
(2)饱和;150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则可以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如果物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非常小,则可以使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
(2)将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与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用同样的方法判断60℃时是否饱和,确定溶质质量,并最终计算出溶液质量。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因此得到氯化钠固体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因为50g>31.6g,所以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因为50g<110g,所以此时的溶液不饱和,溶质质量为50g,则溶液质量为:50g+100g=150g。”
12.(2021八上·椒江期末)右图为 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结合图形回答下列 问题。
(1)交点C表示的意义是:在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5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3)如果在大量的A中含有少量杂质B,要提纯A,可先将样品配制成溶液,再采取 (选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获得更高纯度的A。
【答案】(1)40
(2)3:5
(3)冷却热饱和溶液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确定两个图像交点对应的温度;
(2)根据图像确定50℃时A的溶解度,然后根据溶解度的定义计算出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
(3)如果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那么它适宜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析出;否则,可以尝试使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
【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二者图像相交对应的温度为40℃,则:在4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50℃时,A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质量为60g,那么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60g:100g=3:5;
(3)根据图像可知,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物质B的溶解度则变化较小,则:如果在大量的A中含有少量杂质B,要提纯A,可先将样品配制成溶液,再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获得更高纯度的A。
三、实验探究题
1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操作D中,称取10.0 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20 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2.0 g,最终得到氯化钠晶体6.4 g,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 。
(5)若制得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
【答案】(1)C
(2)DACB
(3)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80%
(5)A;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解答;
(2)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解答;
(3)根据结晶过程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
(4)精盐的产率=;
(5)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过滤需用玻璃棒引流,不能将液体直接倒入漏斗,故选C;
(2)粗盐提纯的正确顺序是称取粗盐、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DACB。
(3)操作B为蒸发结晶,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根据题意可知溶解的粗盐的质量为10.0 g-2.0 g=8.0 g,最终得到精盐的质量为6.4 g,所以精盐的产率为 ×100%=80%。
(5)若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则说明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大。
A.过滤时滤纸破损,会使部分杂质未被过滤除去,使最终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可能导致产率偏高,故A符合题意;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会使最终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从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故B不合题意;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由于称量了剩余的固体的质量,所以该操作对计算精盐产率没有影响,故C不合题意;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即称得的精盐质量偏大,会导致产率偏高,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4.(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水样(未作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菌(氯气溶于水后可生成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图所示:
(1)在步骤A中,加入明矾可形成黏性絮状物,泥沙、细菌和其他微粒都黏附到明矾上,明矾因此被称为 。这种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 。
(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填字母)。
(3)经过以上步骤得到的净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各不相同。下列对其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填字母)。
A.溶解时搅拌,可加速粗盐的溶解
B.溶解时搅拌,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蒸发时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
D.蒸发时搅拌,可防止液滴飞溅
【答案】(1)凝聚剂;沉淀法
(2)D
(3)混合物
(4)B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水的净化过程中明矾的作用解答;
(2)根据“次氯酸杀菌”分析解答;
(3)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4)根据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中玻璃棒的用途判断。
【解答】(1)在步骤A中,加入明矾可形成黏性絮状物,泥沙、细菌和其他微粒都黏附到明矾上,明矾因此被称为凝聚剂。这种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沉淀法。
(2)根据“次氯酸杀菌(氯气溶于水后可生成次氯酸)”可知,能消毒杀菌的步骤是D。
(3)经过上述步骤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存在大量可溶性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4)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粗盐的溶解,但是不会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故A正确不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蒸发时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故C、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5.(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侧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蒸馏烧瓶中放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
【答案】(1)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或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使之沉降,合理即可)
(2)D
(3)吸附
(4)防止暴沸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用途解答;
(2)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判断;
(3)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解答;
(4)根据碎瓷片的用途解答。
【解答】(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或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使之沉降)。
(2)A.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不能被过滤而直接流入烧杯中,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蒸馏烧瓶中放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16.(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离)在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
(2)请写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 ;
② 。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要加入少量的 ,其作用是 。
【答案】(1)蒸馏烧瓶;冷凝管
(2)冷凝水进出方向错误;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错误
(3)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解答;
(3)根据实验过程中防止水暴沸的方法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
(2)图中的错误为:①冷凝水应该从下面进入,从上面流出,即冷凝水的进出方向错误;
②温度计的液泡应该浸没在水中,即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错误。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要加入少量的沸石(或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暴沸。
17.(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1课时 物质的结晶)如图所示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 ;30 ℃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
(2)80 ℃时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使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种)。
(3)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是:配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过滤、洗涤、干燥。
(4)30 ℃时,用等质量的硝酸钾、硝酸钠配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硝酸钾 (填“>”“<”或“=”)硝酸钠。
(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好的溶液向细口瓶中转移时溅出
C.硝酸钾固体中含有杂质
D.烧杯事先用水润洗过,内壁有水
【答案】(1)硫酸铈;硝酸钠
(2)60%;加入硝酸钠固体(合理即可)
(3)降温结晶
(4)>
(5)A;C;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分析解答;
(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解答;
(3)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解答;
(4)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变,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据此计算;
(5)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小,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大。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硫酸铈。30℃时,硝酸钠、硝酸钾和硫酸铈的溶解度分别为100g、40g和10g,则此时溶解度最大的是硝酸钠。
(2)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50g,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使硝酸钠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取的措施为:加入硝酸钠固体,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从而减小溶解度。
(3)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硫酸铈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那么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是:配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g,设m克硝酸钾配制成饱和溶液需用水质量为x,
;
解得:x=;
3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00g,设m克硝酸钾配制成饱和溶液需用水质量为y,
;
解得:z=;
则需要水的质量:硝酸钾>硝酸钠。
(5)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出的示数偏小,而实际的水的体积偏大,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符合题意;
B.配制好的溶液向细口瓶中转移时溅出,由于溶液的均一性,因此不会改变溶质质量分数,故B不会题意;
C.硝酸钾固体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溶质质量减小,故C符合题意;
D.烧杯事先用水润洗过,内壁有水,会导致溶剂水的体积偏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18.(2022八上·婺城期末)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如图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
(2)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用天平称量时,1g以下用游码)。
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正确的操作是 。如果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其它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3)【反思拓展】海水晒盐采用操作③的原理而不用冷却氯化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原因是
【答案】(1)②⑥①④⑤③
(2)增加氯化钠;小于
(3)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比较小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实验的过程分析解答;
(2)在进行定量称量时,一旦右盘的砝码和游码已经确定,就不能再进行调整了,只能通过调整左盘药品的质量让天平再次平衡。根据m左=m右+m游码分析称得氯化钠的质量变化,然后确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3)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的物质,最好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结晶。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的物质,可以尝试使用蒸发溶剂的方式结晶。
【解答】(1)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为:取出食盐、称量食盐、倒入烧杯后同时注入适量的水、搅拌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即正确顺序为:②⑥①④⑤③。
(2)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说明左盘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此时操作为:增加氯化钠。如果称量氯化钠时砝码和氯化钠防反了,根据m左=m右+m游码可知,此时称出的氯化钠质量偏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此时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
(3)【反思拓展】海水晒盐采用操作③的原理而不用冷却氯化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比较小。
19.(2022八上·武义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填选项)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A.①⑤③⑥②④ B.①⑤②③⑥④
C.①②③⑤⑥④ D.①⑤②⑥③④
(2)[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正确配制该溶液应称量氯化钠固体 克;
(3)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 ;
(4)经检测,配置好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 (填选项)。
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 少量水溅出
【答案】(1)B
(2)2.5
(3)取出左盘中少量氯化钠固体直到天平平衡
(4)B;D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实验的环节分析解答;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3)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药品质量偏大还是偏小,进而确定接下来的操作。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大,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小所致。
【解答】(1)粗盐提纯的操作为:①从试剂瓶中取出氯化钠;⑤用天平称量氯化钠;②将称量出的氯化钠倒入烧杯,将量筒量取的水倒入烧杯备用;③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溶解;⑥对溶液进行过滤;④蒸发提纯结晶,即正确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故选B。
(2)称量氯化钠的质量:50g×5%=2.5g;
(3)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说明左盘氯化钠的质量偏大,那么接下来的操作是:取出左盘中少量氯化钠固体直到天平平衡。
(4)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小,故A不合题意;
B.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则砝码的质量会变大,那么导致测出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故B符合题意;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小,而实际得到水的体积偏大,故C不合题意;
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 少量水溅出,会导致溶剂的质量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20.(2022八上·上城期末)小金同学重做了书本上的粗盐提纯相关实验。请帮助小金同学回答相关问题:
(1)请写出粗盐提纯实验的步骤: 、过滤、 ;
(2)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3)上图中第⑥步操作有误,应该怎样改正 。
(4)小金欲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完溶液后发现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了,请问小金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溶解;蒸发结晶
(2)加速溶解
(3)加玻璃棒引流
(4)偏大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解答;
(2)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3)根据过滤操作的规范解答;
(4)砝码生锈后,它的质量会增大,这会导致称取到食盐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大致为: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
(2)根据图片可知,操作③为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3)在过滤操作时,液体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应该用玻璃棒引流,因此第⑥步的错误改正后为:加玻璃棒引流。
(4)小金欲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完溶液后发现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了,则小金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21.(2022八上·临海期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克2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一:以下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a.图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b.图D为过滤装置,其漏斗中滤纸的放置方向应为 (填序号)。
实验二:用提纯后得到的精盐配制了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答案】搅拌,加速溶解;①;AB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实验一:a.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
b.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应该抵在滤纸最厚的地方;
实验二:精盐的质量分数= ,据此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小,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实验一:a.图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b.根据图片可知,①中右侧的滤纸最厚,而玻璃棒应该抵在此处,故选①;
实验二: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则溶质的质量偏小,故A符合题意;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小,而实际得到溶剂水的质量偏大,故B符合题意;
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不合题意。
故选AB。
22.(2022八上·衢江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乙A,B,C三个步骤。A步骤称
(2)在图乙三个步骤中均用到了玻璃棒,请写出玻璃棒在B操作中的作用是
(3)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计算了精盐制得率,(精盐制得率=精盐质量/粗盐质量)
若结果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选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溶解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答案】(1)过滤
(2)搅拌,让液体均匀受热,防止飞溅
(3)B;D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
(2)根据蒸发结晶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
(3)精盐的制得率= ,即精盐的制得率偏低,应该是得到精盐的质量偏低。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中使用了漏斗,应该为过滤;
(2)根据图乙可知,B为结晶操作,其中玻璃棒的用途是搅拌,让液体均匀受热,防止飞溅。
(3)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那么会有杂质进入滤液,从而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故A不合题意;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会导致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小,故B符合题意;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会导致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大,故C不合题意;
D.溶解时加入的水量不足,会导致溶解的粗盐质量偏小,最终导致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23.(2021八上·椒江期末)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蒸馏装置对一些污水进行蒸馏 净化处理,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1)图中 C 器材的名称是 。
(2)实验过程要获得较好的冷却效果, 则冷却水的流 动方向为 (填“A 端流入, B 端流 出”或“B 端流入, A 端流出”)
(3)图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 请指出该错误。
【答案】(1)锥形瓶
(2)B 端流入,A 端流出
(3)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放在烧瓶支管口处(只要提到温度计的玻璃泡位置不对即给分)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让冷却水从下面的管流入,从上面的管流出,可以延长水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强冷凝效果;
(3)蒸馏是将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气导入冷凝管,使之冷却凝结成液体的一种蒸发、冷凝的过程。蒸馏的时候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该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平齐。
【解答】(1)图中 C 器材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过程要获得较好的冷却效果, 则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为B 端流入,A 端流出;
(3)图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 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放在烧瓶支管口处。
24.(2021八上·绍兴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在学习了水的净化后,家住胥江边的小刚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略带异味的水样,他模拟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如图1:
(1)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细小杂质,使之沉降,操作①的名称是
,操作①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操作②中他使用了
除去了水中的异味。
(2)小刚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试管1与试管2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答案】(1)吸附;过滤;漏斗;引流;活性炭
(2)H2O H2+O2;2:1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水的净化的知识解答。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颗粒;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收水中的杂质和异味。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细小杂质,使之沉降,操作①的名称是 过滤,操作①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操作②中他使用了活性炭除去了水中的异味。
(2)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H2O H2+O2 。
根据图片可知,试管1中气体体积大,应该为氢气,试管2中应该为氧气,二者的体积之比为:2;1。
四、解答题
25.(2022八上·临海期末)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用到了活性炭,利用其 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流入过滤池中的混合物属于 (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3)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要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克?需要加水多少克?
【答案】(1)吸附
(2)悬浊液
(3)解:m质=500g×5%=25g
m液= =100g
m水=500g-100g=400g
答:需要2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克,加水400克。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1)活性炭本身疏松多孔,有很强的吸附性;
(2)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
(3)首先用500g×溶液的质量分数得到其中溶质的质量,再根据 计算出需要25%的过氧乙酸的质量,最后两种溶液的质量相减得到加水的质量。
【解答】(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用到了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流入过滤池中的混合物为不溶性固体颗粒和水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