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 单元与测试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红墨水形管中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
A.氢氧化钠固体 B.氧化钙
C.硝酸铵晶体 D.氯化钠晶体
2.一杯1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5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0℃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蔗糖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
4.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相同
5.下列操作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
A.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 B.将蔗糖溶于水
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 D.加热高锰酸钾
二、填空题
6.下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C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定温下,将C溶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3)在t3℃时,配制等质量的A、B、C三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A、B、C表示)。
(4)在t1℃时,将25 g A物质加入到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在升温过程中,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这种物质是__(填字母)。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①溶解 ②称量和量取 ③计算 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配制上述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1.0g药品溶于水配制成4.0mL溶液a;
②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b;
③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c;
④取0.4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1g/cm3。则最终得到的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8.下图是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使a、c 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__________。
(2)____℃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___________(填“a”、“b”或“c”)相似。
(3)在t2℃时,a、b、c 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a”、“b”或“无法确定”)。
(4)在t2℃时,将150 克a 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_克。
三、计算题
9.11.2克的铁粉与10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Fe+2HCl=FeCl2+H2↑)
10.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已知每克葡萄糖分解时产生的热量为17kJ。请回答: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某人若输入两瓶如图所示的葡萄糖注射液,可补充能量______kJ。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若把20%的葡萄糖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100g,需加水______g(写出计算过程)
11.有100g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有以下三种方法,请你进行计算:
(1)可加入多少克食盐?
(2)可蒸发多少克水?
(3)将其与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溶液混合,需要25%的食盐溶液多少克?
12.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预防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消毒液对空气进行消毒。某公司生产的二氧化氯消毒液,能够迅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某校决定放学后对全校教室、寝室全面消毒。小陈观察到此消毒剂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二氧化氯()1000mL
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密度
相对分子质量 67.5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求:(1)这1000mL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是_____g。
(2)若将这1000mL二氧化氯消毒液与8400g水均匀混合,所得稀二氧化氯消毒液中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欲配制30kg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在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种加多少水才符合标准?
13.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来测定一瓶标签残缺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大理石15.0g,向其中加入100.0g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10.6g。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4.电动自行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中都有为其提供电能的铅蓄电池(又称“电瓶”),它的优点是可以充电循环使用。电瓶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铅(PbO2), 负极材料是金属铅(Pb),电瓶内所加液体是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稀硫酸,放电(为外界供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当放电时,反应物反应掉一定量后,就会导致电压下降,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就必须及时充电。
(1) PbO2中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若用86.4%的浓硫酸来配制该稀硫酸1200克,需要加水多少克?_____
(3)假如某个电瓶中内装36%的稀硫酸1200克,当有414克的铅恰好反应完时,求反应后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5.向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________________。
四、科普阅读题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2022年3月以来,吉林省和上海市市局部暴发了严重疫情,吉林省经过一个多月的封城最严厉防控,多次对市面进行消杀,很快被控制住了,达到社会面清零。在日常防疫和消杀中,75%的酒精和过氧乙酸作为高效消毒剂被广泛使用。过氧乙酸(其化学式为C2H4O3)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和醋酸。它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一般商品过氧乙酸是40%的醋酸溶液,使用前通常先用蒸馏水等将其稀释,消毒时可用喷雾法消毒,也可将其配制成0.2%的水溶液洗手消毒。过氧乙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无毒物质,若用喷雾法消毒,过氧乙酸在半小时内就可完全分解。
(1)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名称)
(2)指出过氧乙酸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
(3)要配制10Kg质量分数为0.2%的过氧乙酸洗手液,需要质量分数40%的乙酸溶液____g。
(4)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C.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D.过氧乙酸可以消毒杀菌,是由于过氧乙酸中含有臭氧分子的缘故
(5)下列有关酒精的事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高粱酿酒 B.酒精挥发 C.酒精燃烧 D.酒精杀菌
1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新型灭菌消毒剂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我们养成了佩戴口罩和日常消毒的习惯。为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熔点,沸点。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的和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的水溶液属于__________。
A.混合物 B.化合物
(2)下列消毒剂中,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________。
A.消毒液含 B.双氧水
(3)佩戴口罩可有效预防病毒感染,口罩利用了________的化学原理。
A.过滤 B.吸附
(4)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时,为黄绿色气体 B.常温下,100g水中大约能溶解
(5)用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
A.物理 B.化学
18.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绿色化学的理念是使污染消除在产生的源头,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这是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的对策,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汽车的燃料来源于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如氢内燃车以氢气为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乙醇(C2H5OH)是可再生能源,可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或粮食收制后制金的称秆大量制取。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未来可期。
(1)乙醇溶液不能导电,其原因是乙醇是以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2)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充分燃烧1 kg乙醇可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kg(精确到0.1)。充分燃烧1 kg汽油、1 kg煤所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如上图所示,因此用______(填“乙醇”、“煤”或“汽油”)为燃料更低碳环保。
19.水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请按照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科学家对“水的组成”的探究可谓是艰辛而曲折。
材料1 1781年,普里斯特利在干冷的玻璃瓶中装入“易燃空气”和空气的混合气,然后用电火花引爆,发现瓶壁有水珠。卡文迪许又用纯氧代替空气重复了这一实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仍坚持认为水是一种元素。
材料2 1782年,拉瓦锡重复了普里斯特利和卡文迪许的实验后,他又在一根红热的枪管中通入了水蒸气也得到了“易燃空气”。他得出结论:水不是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
材料3 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利用伏打电池对水进行通电,发现两极都有气泡产生,并发现负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恰好是正极的两倍。
①材料中所提的“易燃空气”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材料3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样再加入______进行检验。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或橙黄色的气体,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处理,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填字母)。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实施城市雨水与生活污水分流工程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使用含磷洗衣粉
(5)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硝酸钾、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30℃时,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的方法。在10℃时,分别配制200g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以上两种溶质中______所需水的质量较少。
20.仔细阅读下列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①通常状况下过氧乙酸为无色液体 ②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④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氧气 ⑤过氧乙酸的溶液可用于织物、纸张等的脱色 ⑥还可以做环境的杀菌消毒剂。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量是_____,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是否是氧化物?你的回答______(填“是”、“否”);
(2)描述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语句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3)描述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语句是______;
(4)描述过氧乙酸用途的语句是______。
参考答案:
1.D【详解】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发生变化,说明装置内气体压强改变,由热胀冷缩的原理,可知物质与水可以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压强改变;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与水吸热,氯化钠晶体加入水中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选D。
【点睛】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溶于水。
2.B【分析】饱和溶液是在某温度时,一定量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
【详解】A、蒸发5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只能说明蒸发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原溶液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选项不符合题意;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选项符合题意;
C、把溶液降温至0 ℃有固体溶质析出,只能说明降温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原溶液可能是饱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选项不符合题意;
D、AC不可行,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详解】试题分析:物质溶于水时的热现象分三种情况,氢氧化钠、生石灰、浓硫酸溶于水或与水化合时,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降低,其他物质理解成温度变化不大;故答案选择D
考点:物质溶于水的热现象
4.A【详解】根据题中图示,甲中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转移50mL到乙烧杯中,此时两者溶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剂质量相等,后来向乙烧杯中加入50mL水后,乙烧杯中水的质量增大了,即溶剂质量增大了,但是溶质质量没有改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了,此时乙烧杯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正确答案是A.
5.B【详解】分析:可以根据具体的操作方法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则物质需要充分分散.
解答:解:A、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使胆矾变为粉末状,不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
B、将蔗糖溶于是溶解,水能将蔗糖完全分散成分子.
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形成乳浊液,不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
D、加热高锰酸钾是化学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不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
故选B.
6.(1) 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加水(或加同温下的C物质不饱和溶液) (3)CBA (4)先增大后保持不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命制比较经典,难度适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告诉我们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变大,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基本不变,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降低。A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t2,所以(1)的答案为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降低,故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低温度、加水等,而(2)提示是温度不变,故这里只能填写加水,加入不饱和的溶液实质可以增加水,而能达到目的;(3)的提问是反向思维,从图中可以看出,t3℃下ABC三个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B>C,而提问的是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这样C的溶质最少,所以溶剂最多,A的溶质最多,所以溶剂最小,所以顺序是CBA;(4)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所以50g的水只能溶解20g的A物质,此时溶液已经达到饱和,还有5g溶质没有溶解,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70*100%=28.6%,温度升高到t2℃时,因为t2℃的A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此时50g水能溶解30g的A物质,所以溶液就变成了不饱和溶液,而溶质的质量分数变成了25/75*100%=33.3%,温度继续升高到t3℃是,A物质的溶解度继续增大,但此时溶解在50g水中的溶质仍只有25g不会增多,水也不变,故质量分数还是33.3%,所以这个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考点:溶液的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点评:溶解度的试题千变万化总离不开根本规律,仔细审题是关键。
7. NaCl C ③②①④ 0.1%【详解】(1)氯化钠常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其溶质是NaCl;
(2)溶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如果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吸热,如果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放热,如果相等就表现为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正确;
故选C。
(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②①④;
(4)因为溶液的密度是1g/cm3,所以可直接看成毫升数即是物质的克数,然后利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计算即可。溶质的质量=1.0g;溶液的质量=4.0mL×1g/cm3=4.0cm3×1g/cm3=4.0g;所以,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b的质量分数=;溶液c的质量分数=;溶液d的质量分数=。
8. 蒸发溶剂 t1℃ c bac 无法确定 100g【详解】(1)要使a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有降温或蒸发溶剂,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有升温和蒸发溶剂,故若使a、c 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蒸发溶剂。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即该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相等;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c相似。
(3)ab的溶解度均是随温度是降低而减小,根据溶解度曲线,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即b的溶质质量分数比a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降温后c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可知三种溶液中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a、b、c 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析出晶体最多的无法确定。
(4)t2℃时a的溶解度为50g,那么在t2℃时,将150 克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g,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那么,
,故加入水的质量为。
考点:溶解度曲线
9.解: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生成氯化亚铁质量为z
答:(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4g;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3)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2.9%。【详解】见答案。
10.(1)180;
(2)425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解: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100g-x)×20%=100g×5%,x=75g。【分析】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详解】(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2+16×6=180;
(2)由题意可知,输入两瓶如图所示的葡萄糖注射液,可补充能量为12.5g×2×17kJ/g=425kJ;
(3)见答案。
(4)见答案。
11.(1)12.5g(2)50g(3)200g【详解】(1)设继续加入的食盐的质量为x,则100g×10%+x=(100g+x)×20%,解得x=12.5g;
(2)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根据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得,100g×10%=(100g-y)×20%,解得y=50g;
(3)设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为z,则10%的溶液中的溶质与25%的溶液中的溶质之和等于20%溶液中的溶质,则100g×10%+z×25%=(100g+z)×20%,解得z=200g。
12.(1)1200;(2)10%;(3)22.5kg【详解】(1)二氧化氯消毒液的密度为1.2g/cm3,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是1.2g/cm3×1000cm3=1200g;
(2)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是=原溶液溶质质量/(溶液的质量+水的质量)=
(3)设需要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30kg×20%=x×80%,解得 x=7.5kg,需要水的质量为30kg-7.5kg=22.5kg。
13.(1)向上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质量为:15.0g+100.0g-110.6g=4.4g
解:设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答: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7.3%【详解】(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一般不采用排水法收集;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2)见答案。
14.(1)207:32(2)700克(3)4.5%【详解】(1) PbO2中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由题意电瓶内所加液体是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稀硫酸,若用86.4%的浓硫酸来配制该稀硫酸1200克,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x,则有:
,解得x=500克
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200克-500克=700克
答:需要加水700克。
(3)由题意某个电瓶中内装36%的稀硫酸1200克,当有414克的铅恰好反应完时,设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生成的水的质量为z,则有:
由,解得y=392g
由,解得z=72g
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硫酸的质量为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200克-392克+72克=880克
反应后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5%。
15.(1)10.6g(2)12.9%【详解】(1)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x=10.6g
(2) ,y=11.7g
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4.9g-10.6g=4.3g
,z=4.4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9%
16.(1)乙醇
(2)不稳定,易分解
(3)50
(4)ABC
(5)B
【解析】(1)
液体与液体混合形成的溶液中,量大的称为溶剂,量小的称为溶质,若液体与液体混合体系中,其中有一种液体为水,则水为溶剂,乙醇溶液是乙醇的水溶液,其中溶质为乙醇,溶剂为水,故填:乙醇;
(2)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过氧乙酸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和醋酸等都为物理性质,而过氧乙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无毒物质等都为化学性质,故填:不稳定,易分解;
(3)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要配制10Kg质量分数为0.2%的过氧乙酸洗手液,需要质量分数40%的乙酸溶液质量为x,,解得x= 0.05Kg=50g;
(4)
A、根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可知,则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叙述正确;
B、根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可知,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叙述正确;
C、根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可知,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故叙述正确;
D、过氧乙酸可以消毒杀菌,过氧乙酸中含有过氧乙酸分子,每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故叙述错误;
故选ABC;
(5)
A、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酒精杀菌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1)A
(2)B
(3)A
(4)B
(5)B
【解析】(1)
的水溶液含有水和,属于混合物,故选择A;
(2)
含氯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氯元素,而选项中只有双氧水中不含氯元素,故选择B;
(3)
佩戴口罩可有效预防病毒感染,口罩可以有效阻止飞沫的传播,但是不会阻止空气的流通,与过滤的原理相类似,故选A;
(4)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分析选项:
A、在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熔点-59℃,沸点11℃,而0℃时,ClO2应当是液体,故A错误;
B、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ClO2,1L水为1000g,则100g水中可溶解0.29g,故B正确;
故选B;
(5)
用消毒是利用了它能使病菌微生物反应并使之失活的特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
18.(1)分子
(2)C2H5OH+3O22CO2+3H2O
(3) 1.9 乙醇
【解析】(1)
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在水中不会解离为离子,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2)
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
从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醇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46:88,所以燃烧1 kg乙醇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从图中可知充分燃烧1 kg汽油、1 kg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均大于2.0kg,所以乙醇为燃料更低碳环保。
19.(1) H2 O2
(2)肥皂水
(3)+4##+4价
(4)D
(5) 加入硝酸钾晶体(合理即可) 氯化钠##NaCl
【解析】(1)
①根据题给信息,“易燃空气”与空气反应可以生成水,说明“易燃空气”中含有H元素,水蒸气可以通过反应生成“易燃空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易燃空气”是氢气,故填:H2;
②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约是正极的两倍,则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O2;;
(2)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沬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故填:肥皂水;
(3)
二氧化氯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判断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填:+4或+4价。
(4)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做法正确;
B、实施城市雨水与生活污水分流工程,可以减少水体污染和水的综合利用,故选项做法正确;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选项做法正确;
D、使用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会污染水体,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故选D;
(5)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因此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硝酸钾晶体或者恒温蒸发水的方法;由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比较多,所需水的质量比较少的是氯化钠,故填:加入硝酸钾晶体(合理即可);氯化钠或NaCl。
20.(1) 76 9 否
(2)①②③
(3)④
(4)⑤⑥
【解析】(1)
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的化学式量是12×2+1×4+16×3=76;
一个过氧乙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含有9个原子,过氧乙酸由碳、氢、氧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填:76;9;否;
(2)
物理性质是指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状态、气味、溶解性等,故描述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语句是①通常状况下过氧乙酸为无色液体 ②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故填:①②③;
(3)
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稳定性、可燃性等,故描述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语句是④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氧气。故填:④;
(4)
描述过氧乙酸用途的语句是:⑤过氧乙酸的溶液可用于织物、纸张等的脱色,⑥还可以做环境的杀菌消毒剂故填:⑤⑥。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