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加、减法复习(第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加、减法复习(第2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08 14:0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2~103页的期末复习第7~11题。
1.使学生通过回顾整理,复习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正确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能根据条件和问题,正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整理、练习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并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加深对两种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培养初步的独立思考的意识,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10以内的加减口算。
10以内的加减口算应用。
口算卡片。
▍流程一:明确目标
1.回忆整理
谈话: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计算?
(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重点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我们要和数宝宝们一起走进数学乐园,比一比谁能算得又对又快。
▍流程二:复习加减计算
1.加减法含义
谈话:数学乐园里到处都有鲜花,你瞧!
(出示图)
提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列出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吗?
(板书算式)如:2+5=7
7-2=5
提问:这道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减法算式呢?
小结:加法表示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减法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
2.加、减法的联系
谈话:数学乐国的摩天轮开动啦,首批小乘客登上了摩天轮。(点击出示10个数)是10个数宝宝,请大家仔细看一看,再认真想一想,在这10个数之间你发现了哪些秘密?
学生同桌讨论。
交流发现:一条直线上对面的两个数相加的和为10。
提问:看着图,你能说出哪些加法算式?
板书如下: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9+1=10 8+2=10 7+3=10 6+4=10
提问:小朋友们说得可真完整,那么,与1+9=10和9+1=10有关系的两道减法算式谁又知道呢?其他的你能根据加法算式类推出减法算式吗?
接着板书:10-1=9 10-2=8 10-3=7 10-4=6 10-5=5
10-9=1 10-8=2 10-7=3 10-6=4
小结:是的,我们学数学,不仅要会算,而且还要学会观察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思考算式与算式之间有没有联系。
3.加、减法表
谈话:算式们要回家了,小朋友们,你还记得它们的家吗?(出示空的加法表格)
(1)加法表。
谈话:这是加法大楼。(点击出示得数是10的算式)得数是10的算式们是住在这一层,大家还记得上面这一层该住哪些算式吗?(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再上面一层呢?……
同桌按顺序说一说。
出示完整的加法表。
(2)减法表。
谈话:加法大楼的旁边还有一栋大楼,就是——(减法大楼)。
(出示减法表:最后一行填上10减几的算式。)
提问:其他位置住什么算式呢?选择一行告诉你的同桌。
指名交流,然后出示完整的减法表。
4.加、减法计算
(1)视算。
①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得数。(可指名答、抢答等)
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说出得数和有联系的几道算式。
(2)听算。
4+4 8-6 4+1 7-2
7+2 10-4 7-3 10-7
8-7 1+9 6+3 6-4
3+5 10-8 9-4 2+3
(3)完成期末复习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用时1分半钟。
了解学生的速度和正确率,选择典型错误分析原因。
(4)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
学生独立填写括号里的数。
交流结果,选择两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5)自我评价:你觉得自己的计算能力怎样?
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
▍流程三:复习加、减法应用
1.完成期末复习第9题
谈话: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可广泛了,瞧,这是活动室的记录清单(出示表格)。
提问:从表格里你知道了什么?
怎么求出还剩的?
明确数量关系:原有的-借出的=还剩的
学生独立填写,交流结果。
2.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
(1)学生看图填一填括号里的条件,并说一说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反馈:你是怎样列式的?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变式练习:
板书:9-3=6(人)
提问:如果算式列成9-3=6(人),你能用三句话说说条件和问题吗?
追问:如果列算式9-6=3(人)呢?
(3)小结: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如果要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就用减法计算。
▍流程四:拓展训练
1.下面图形各代表数字几?
(1)△-4=6 △=( )
□+△=13 □=( )
(2)9+□=10 □=( )
○-□=10 ○=( )
学生独立思考,说说推理的过程。
指出:可以根据其中的一道算式,先确定一个图形代表的数字,再推理得出另一个图形所代表的数字。
2.下面图形各代表数字几?
□+●=5
□+●+●=8
□=( ),●=( )
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独立思考。
(如有困难,可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交流反馈,说说推理的过程。
指出:还可以比较两个算式找到突破口,再确定另一个图形代表的数。
▍流程五: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有什么体会?
十一 期末复习
2 10以内的加、减法复习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1
5
6
2
7
3
8
4
9
5
设计思想 计算复习课学生容易觉得枯燥乏味,创设数学乐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花朵中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在摩天轮中观察数的变化,联想数的关系,寻找算式的规律,体会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设计思想 10以内的加、减法表学生已经接触过,在这里复习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积累,回顾整理所有的算式,在整理过程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设计思想 通过视算与听算结合,游戏和竞赛等各种形式组织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注意及时了解反馈学生的完成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的目标。
设计思想 有效使用练习题,通过给定算式让学生用三句话说说条件和问题,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