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A:学生版(模拟试题+答案解析)
【模拟测试】
单项选择题
1.从甲骨文形体图来看,“德”字左边是“彳”,表示行走。右边“眼睛”上有直线,表示“行正、目正”。在金文中,“德”字右边“眼睛”下加了一颗“心”,表示还要“心正”。此后的各种字体基本沿用了金文的这一写法(如图所示)。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
A.早期汉字结构发展一脉相承 B.社会道德意识逐渐受到重视
C.儒家重德尚贤观念影响深远 D.心理认同是华夏文明的内核
2.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这一转变( )
A.反映等级秩序走向瓦解 B.说明法家思想更适应现实需要
C.适应阶级关系变动需要 D.表明郑国和晋国率先走向法治
3.商汤灭夏后,作《汤诰》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四渎(河道)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后代)有立(封国)。……不道,毋之在国(方国),女(你们)毋我怨。”可见,商汤
A.强调中央的绝对权威 B.重视畿外地区的管理
C.规范诸侯的行为准则 D.告诫伯侯为民众谋利
4.《孔子家语六本》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子因错把瓜苗的根锄断了,被其父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打晕,曾子醒后向父亲赔罪,还回房弹琴练歌,让父亲放心;孔子听闻此事很生气,对曾子说:“(你)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死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据此可知
A.儒家思想已确立正统地位 B.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盛行
C.孔子反对没有原则的孝道 D.精耕细作农业获得大发展
5.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此事遭到叔向的不满,并致信子产称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这反映出
A.郑国采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 B.德治与法治的争辩
C.儒家注重道德礼义教化民众 D.儒法已成蔚然大宗
6.“法鼎”来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最初,各诸侯国的法典都秘藏于官府之内,平民无权查阅。至春秋后期,郑国执政子产开历史先河,将国家法典刻在鼎上,示法于民,即所谓“法鼎天下,法在人心”。此举
A.利于扩大法律的适用范围 B.倾向于对平民权益的保护
C.彰显了法律的“去神秘化” D.力求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7.秦汉时期,官员逢父母丧,往往停职守孝,称为“丁忧”。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明清时期对“丁忧”制度执行也十分严格。这一现象表明
A.选官以孝廉为标准 B.宗法制度影响深远
C.儒家思想影响法制 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8.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律十八种·尉杂》中规定∶"岁雠(校对文字)辟律于御史。"湖南省龙山县出土的《里耶秦简》也一再出现雠律令的文书,"□年四月□□朔己卯,迁陵守丞敦狐告船官□∶令史雠律令沅陵"。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秦朝
A.校对律法维护统一 B.法律条文细密完备
C.严刑峻法激化矛盾 D.强化监察维护君权
9.《九朝律考》引董仲舒的观点说:“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妻子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保管使用,女儿可以分财产,丈夫“以妻名置产”,妻子改嫁可以全部携走。这可以说明汉代
A.妇女权益得到全面保护 B.子女可以均等分配财产
C.妇女是否改嫁是自由的 D.律法注重理顺经济关系
10.汉时,只有年俸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在执行死刑前须交由皇帝审核。《魏书》记载:“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惧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隋书刑法志》载:“(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这表明
A.地方司法官员权力缩小 B.中央集权程度逐步加强
C.封建司法体系日益健全 D.儒家思想影响刑罚实施
11.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从家庭教育着手,着重阐发了儒家的家庭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材料表明,该《家训》的出现
A.冲击了当时政府主导的教育 B.与封建社会的法治发生冲突
C.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 D.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
12.贞观元年,唐太宗设“九卿议刑”制,亲自规定“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此外,他还总结继承并发展了自汉以来的“录囚”制度,即皇帝和各级司法、监察机关对囚犯的情况进行审录。这表明
A.中央机构职能的转变 B.唐初皇帝慎刑的理念
C.古代德刑并举的传统 D.唐朝司法没有独立性
13.《唐律疏议》规定:马球、角抵等对抗性体育运动的伤害,以“戏杀伤”定罪;射箭、弹弓等造成他人意外伤害,以“过失杀伤”定罪;体育活动中出现的争斗,以“斗杀伤”定罪。这反映了
A.基层教化的加强 B.中华法系的确立
C.礼法并施的执行 D.国家治理的智慧
14.《唐律疏议》卷28规定:“诸邻里被强盗及杀人,告而不救助者,杖一百:闻而不救助者,减一等。力势不能赴救者,速告随近官司,若不告者,亦以不救助论。”唐朝同时规定国家对捕获罪犯、见义勇为者给予物质奖励。这些规定
A.激化了官民之间矛盾 B.推动尚武精神传播
C.强调民众的社会责任 D.体现法律的严酷性
15.《唐六典》载: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宣布德化”,“敦谕五教”,每岁一巡属县,“内有笃学异能闻于乡闾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悌、悖礼乱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绳之。”对于孝悌、节义,力田者,亦具实申奏,表其门闾。另外,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这反映出唐代
A.选官制度的嬗变 B.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C.域外文化的传播 D.社会教化趋于规范
16.唐代《贞观律》规定:地方作出死刑判决后,须三次奏报皇帝批准,待批准下达一日后方可执行。未经三次奏报批准或批准后未满三日或超过三日执行的,均处以相应的刑罚。对京师判次的死刑案件要求更加严格,须经过“五复奏”。这反映了唐朝
A.理性司法的实践 B.司法体系较为完善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17.元朝王元亮在《唐律释文序》中指出:“夫礼者民之防,刑者礼之表,二者相须犹口与舌然。礼禁未萌之前,刑制已然之后,使民在宥,各遂其生。”王元亮对唐律的评价旨在
A.指出其维护统治秩序的本质 B.强调其以礼人法的立法思想
C.肯定其礼刑并用的司法特点 D.说明其法典地位的确立历程
18.北宋《宋刑统》规定:对于丧夫的妇女,“非女之祖父母、父母而强嫁之者,徒一年;期亲嫁者,减二等,各离之,女追归前家,娶者不坐”。宋真宗时,下诏:“不逞之民娶妻,给取其财而亡,妻不能自给者,自今即许改适。”宋代这些规定
A.反映出妇女政治地位的提升 B.表明理学正统地位出现动摇
C.说明妇女再嫁受到官方反对 D.有利于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19.《大明律》增设“奸党”条,规定:“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人官”;“凡诸衙门官吏及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这些法律条文反映了明代( )
A.皇权专制的空前强化 B.皇权与臣权矛盾激化
C.吏治腐败的不可逆转 D.政治集团无生存土壤
20.明太祖朱元璋编撰的《御制大诰续编》云:“一切臣民所用居处器皿、服色、首饰之类,毋得僭分。……违诰而为之,事发到官,工技之人与物主各坐以重罪。”这一规定
A.体现了明朝法律的完整规范 B.力图以律法来维护社会秩序
C.促进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完善 D.表明明朝工匠社会地位低下
21.明代清官海瑞在断案时坚持“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的准则。这反映出海瑞
A.明德慎罚的刑狱原则 B.公平正义的责任担当
C.援礼入法的断案理念 D.惩奸除恶的浩然正气
22.据史料记载,汉代任命品行高尚的人担任三老并颁布“乡约”。明初,朱元璋颁布了“六条圣谕”,要求民众“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无做非为”。清顺治九年,在明“六条圣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充实。这表明,封建王朝( )
A.完善法制建设 B.规范等级体制 C.加强君主专制 D.注重道德教化
23.清代,入关后的满族家训族规规定:“不参加家祭者,族长严词以责;抱异姓子为嗣者,勒令将抱养之子归宗;祖坟坍陷,族长重鞭责其子孙,勒令修葺;子孙犯上,媳犯翁姑皆重责;忤逆不孝,送官究办等。”这表明,清代
A.完整地保留了八旗制度 B.族权制度日益强化
C.深受儒家伦理观的影响 D.族长掌控地方权力
24.清朝士大夫董国英的《传经堂家规》,开篇从“古人薄殓,以示内无可欲,厚葬以示外无可攻,意良善也”说起,丧葬方面要求子孙禁绝奢靡浪费,其他方面要求不应拘泥于古代礼法的范式,要随时根据时代调整。这可用于说明,清朝( )
A.传统文化的内容不断变化 B.士人强调礼法的一脉相承
C.士大夫家风建设的进步性 D.厉行节约已成为社会共识
材料解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思想认为,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教化使家庭成员与社会成员形成与等级秩序相适应的思想品德,而榜样教化在其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家庭中以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作为等级层分的主要标志,如儒家常说,“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父慈则教”。《礼记·学记》中将“七教”作为周代社会治理的起点,其具体内容为: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七教”如何开展呢?孔子对此做了解答:“上敬老则下益孝,上顺齿则下益梯,上乐施则下益谅,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强果则下廉耻,民皆有别,则贞、则正,亦不劳矣。此谓七教。”所谓“上”,特指与“下”(民众)相对的政治权力资源的拥有者,此处特指君主。相对于小人、民众,君子与教师在认知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摘编自陈继红《榜样教化:古代社会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材料二 关于古代社会教化中权威示范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 通过权力资源或认知能力的保障,父亲、君主、君子、教师等在教化中的身份特质获得了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教化主体的权威性确保了教化内容的可靠性与说服力
观点二 将榜样教化效果绝对化。君王的善恶与民众的善恶并没有因果联系,君王恶,照样有善良的民众;君王善,照样有刁民的存在。按照儒家的定义,只有圣人、君王才有资格担任榜样教化的主体,圣人、君王之外的民众是没有资格的,这意味着榜样的大门对民众而言是关闭的,民众永远没有资格成为教化的主体,从而可能消解民众希望成为教化主体的意识,导致民众在自我完善上不主动、不努力,最终导致民主主体自觉、理性判断、修行自主等品质的抽空化
——摘编自李承贵《儒家榜样教化论及其当代省察——以先秦儒家为中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治理思想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就古代社会教化中权威示范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是中华法系的杰出代表,其“增损隋律,并集历代之大成”,颁行于公元653年的《唐律疏议》更是唐律的典范。《唐律疏议》由《永徽律》的律条和“疏议”两大部分组成。“疏议”是对律文的系统解释,系《唐律疏议》首创。除了贯彻“一准乎礼”“明德慎罚”的原则,“疏议”还通过多样的注律方法使律条“疏而不失”,因此当时“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后人评价“有唐一代,切乎事实,合乎国情,法尊而治”,在历代法典中,“唐律为最善”,后世“皆莫远离唐律之范围”。
——摘编自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在法律制度上,明太祖强调以唐宋为榜样,力图重建唐宋时期的律令体系。应该说,不仅明代的《大明律》是“准唐之旧而增损之”,其令也是沿袭了唐宋一脉的令典和单行令。明太祖认为自己制定的常法可保子孙统治无忧,作出“一字不可改易”的祖训。常法之外的例则可随时势变化而调整,是为“权宜之法”。后由于例的数量膨胀,甚至出现了以例破律及令的情形,对例进行类编成为迫在眉睫之举。弘治朝(1488—1505年)的《问刑条例》和《大明会典》由此而生,确定了例与令实际等同的性质。自此之后,例成为明代法律的主体。
——摘编自李贵连、程晶《从令到例:论明代律例法律体系的生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法律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所示为秦汉时期的立法情况:
注:(越宫律)是宫廷警卫方面的专门法律。《左官律》和《附益法》:《汉书》曰“自吴楚诛后,稍夺诸侯权,左官附益何党之法设”。《朝律》主要是朝贺制度方面的专门法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秦汉时期的立法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模拟测试】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根据正、目正”到“心正”,说明早期社会对人的行为规范逐渐发展,这是社会道德受到重视的体现,B项正确;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汉字结构发生了变化,并非一脉相承,排除A项;尚贤是墨家主张,排除C项;D项题干所指并非心理认同,与华夏也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由奴 制向封建制过渡,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 部分的法律制度也发 了深刻的变 。法律由秘密变为公开,体现奴 主贵族意志的奴 制法逐步被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封建制法所取代。新兴地主阶级坚决要求将成 法公布于世,以保障他们的私有财产和种种权利,摆脱旧贵族的压制和宗法等级制度的束缚,C项正确;等级秩序并未瓦解,排除A项;制定成文法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与法家思想关系不大,排除B项;“率先”一说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商汤以古禹、皋陶、后稷一心为民的行为以及成就告诫伯侯治国要有道,所谓道,即告诫伯侯要为民众谋利,D项正确;这一时期中央绝对权威尚未确立,排除A项;《汤诰》面向的是方国,属于道德劝诫,不属于管理,排除B项;方国不等于诸侯,而且材料内容不是对方国行为的规范,排除C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你)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死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可以看出孔子是不赞成曾子这样没有原则的孝道,C项正确;儒家思想已确立正统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孔子反对没有原则的孝道,没有体现有教无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孔子反对没有原则的孝道,与精耕细作的农业无关,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他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子产“铸刑书”的行动引发了一场辩论,邻国一位名叫叔向的官员写信给子产,反对他刊布法律,因为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体现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B项正确;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并不意味着郑国采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排除A项;叔向并不是儒家学者,他认为公布刑书会使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这与儒家注重以道德礼义教化民众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儒法已成蔚然大宗,与公元前536年这一时间不符,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初期,各诸侯国的法典都秘藏于官府之内,平民无权查阅至春秋后期,国家法典刻在鼎上,示法于民,百姓对之一目了然,所敬畏的是国家的法律,而不再是垄断法律的贵族法鼎象征的不仅是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去神秘化”,C项正确;材料未展示法律的具体内容,故无法得知它是否维护平民利益和扩大法律适用范围,故排除A、B两项;春秋后期,郑国并未建立封建统治,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丁忧”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根据儒家传统孝道观念,秦汉时期,朝廷官员逢父母丧,往往停职守孝,称为“丁忧”。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明清时期对“丁忧”制度执行也十分严格。“丁忧”制度的发展体现了儒家思想影响了法制建设,C项正确;汉代察举制选官以孝廉为标准,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宗法制,排除B项;材料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无关,排除D项。
8.【答案】A
【解析】《秦律》和《里耶秦简》中,官员校对律法的明确规定和“雠律”的具体记载,可以用来说明秦朝中央意图通过校对律法,维护国家统一,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秦朝法律条文“细密完备”,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秦朝刑法严峻及其激化矛盾的结果,排除C项;材料与秦朝“强化监察”无关,排除D项。
9.【答案】D
【解析】汉代律法规定了一些特定状况下的财产转移关系,所以是有利于理顺经济关系的,D项正确;汉代妇女经济权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不代表妇女权益得到全面保护,排除A项;女儿可以分财产不代表子女会均分财产,排除B项;妻子改嫁设有“夫死无男”等条件,所以不是自由的,排除C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惧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可得出儒家思想强调慎刑杀,因此死刑要经过多重的复核才能得以实行,反映出儒家思想影响刑罚实施,D项正确;材料与司法官员权力大小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司法体系的健全,排除C项。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家庭教育既重视道德教育,也重视博学技能教育,体现了家庭教育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教育受到冲击,而是强调家庭教育注重道德和博学技能,排除A项;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良好素质的民众,有利封建社会的法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私学的信息,得不出家庭教育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且私学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排除C项。
12.【答案】B
【解析】从“九卿议刑”到“录囚”制度都是为了防止官吏断狱武断而造成冤狱局面的出现,体现了谨慎用刑的理念,B项正确;中书、门下的官员参与议刑属于参与政事,并不代表原来的草拟、审核政令职能的废止,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德治,排除C项;中国古代包括唐朝司法始终受到行政权的制约,没有独立性,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3.【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唐朝以法律形式对“戏杀伤”、“过失杀伤”、“斗杀伤”等罪名治理体育人身伤害立法逻辑清晰,层级明确,体现了国家治理的智慧,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教化”,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华法系的确立”,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礼,排除C项。
14.【答案】C
【解析】材料展示了《唐律疏议》的具体规定,要求民众在邻里遇险时,尽力救助及告之官府。若不及时救济,则会触犯法律。材料同时还提及唐政府会对捕获罪犯、见义勇为者给予物质奖励。该规定能提高民众的社会责任感,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民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也没有强调武力,排除B项;上述的情景也凸显不出的法律的严酷,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唐代政府对社会教化的重视,并对各级官员的教化职能作出了明文规定,体现出唐代社会教化趋于规范化的倾向,D项正确;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唐代的社会教化问题,与选官制度的变化、域外文化的传入无关,排除A、C项;材料所涉及的教化内容多是儒家思想及其伦理道德,并不是儒学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
16.【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唐朝对地方死刑判决的批准时间较长,而且奏请要求严格,这说明唐朝司法审判实践具有理性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司法体系完善,排除B项;材料与君主专制加强无关,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看,死刑判决批准和奏请要求时间较长,不能说明行政效率提高,排除D项。
17.【答案】A
【解析】材料中王元亮对唐律的评价,实际上指出其礼刑互为表里的本质,目的是“使民在宥,各遂其生”,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A项正确;材料中王元亮虽指出唐律在立法上具有以礼入法的思想,在司法上具有礼刑并用的特点,但他认为这都是策略、手段,是口与舌的关系,终极目的仍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因此BC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材料未反映出唐律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上的地位,排除D项。
18.【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北宋法律规定父母、亲属不得强迫妇女再嫁,宋真宗时允许生计困难的妇女再嫁,这些规定保证了妇女再嫁时的自主选择权,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宋代妇女政治地位的变化,排除A项;宋代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材料未体现理学的影响,且理学正统地位确立于南宋,排除B项;“反对”的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C项。
19.【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明朝通过大明律加强了对官员结党营私的打击及官员任免的控制,说明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A项正确;材料与皇权与臣权矛盾的激化说法无关,排除B项;吏治腐败不可逆转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明朝仍然存在集团党争,排除。
20.【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明朝律法对一切臣民所用的房屋器具、服饰、首饰等都进行了严格规定,如果僭越就会受到严惩,这体现出明朝力图用法律来维护社会等级秩序,B项正确;仅凭一项法规难以判定明朝法律是否完整,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中央集权,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可知,海瑞的断案准则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反映出海瑞援礼入法的断案理念,C项正确;明德慎罚即多行恩惠,少用刑罚,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海瑞的断案准则不符合公平正义,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海瑞援礼入法的断案理念,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22.【答案】D
【解析】明清时期,皇帝亲自过问“乡约”,要求民众“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等,表明封建王朝注重道德教化,D项正确;封建君主关注基层乡约不能说明法制建设完善,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规范等级体制无关,排除B项;明清时期皇帝对乡约的重视,不能说明君主专制有所强化,排除C项。
2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入关后的满族家训族规对“家祭”“继嗣”“坟茔”“孝顺父母”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特别强调“孝道”等儒家伦理,体现了入关后的满族深受儒家伦理观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八旗制度和族权制度的状况,排除A项、B项;材料中族长拥有一定的权力惩罚不遵守家训族规的族人,但族长没有掌控地方权力,排除D项。
24.【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清朝士大夫董国英的家风建设强调节俭,要求根据时代调整礼法,不拘泥于古代礼法的范式,具备一定的进步色彩,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风建设而不是传统文化内容的变化,排除A项;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厉行节约已成为社会共识,排除D项。
二、材料解析题
25.
【答案】(1)特征:榜样教化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强调社会等级;自上而下层级式的权威示范;君子与教师在社会教化中作用突出。
原因: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父亲、君主、教师等在认知能力方面具有权威性、优越性;居于上位的权威者在教化中的绝对主导性地位。
(2)局限:都是片面的观点。观点一的榜样教化效果过于理想化,观点二忽视了权威示范在社会教化和社会治理方面的有效性。
看法: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权威示范在社会教化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父亲,君主等教化主体的权威性有利于提高教化内容的可靠性与说服力,以古代帝王为典范来改造社会,以家庭道德榜样进行三纲五常的教化,榜样的高尚品德可以影响民众的心理与行为;家庭成员与社会成员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合乎构建家庭秩序与政治秩序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古代社会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同时,榜样教化的社会治理效果不宜过分夸大。儒家教化的作用是有局限的,西汉独尊儒学后,编家教化的作用受到重视,但儒学独尊却表现为“外儒内法”,多种社会治理手段并用,榜样教化主体的精英化,导致民众在自我修养的完善上缺乏主动性,易养成惰性和奴性,影响教化的效果。
【详解】(1)特征:根据材料中“而榜样教化在其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可得出“榜样教化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根据材料“家庭中的以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作为等级层分的主要标志”可得出“强调社会等级”,根据材料中“上敬老则下益孝,上顺齿则下登梯,上乐施则下益谅,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强果则下廉耻,民皆有别,则贞,则正,亦不劳矣”可得出“自上而下层级式的权威示范”,根据材料中“相对于小人、民众,君子与教师在认知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可得出“君子与教师在社会教化中作用突出”。原因:根据社会治理思想强调社会等级和封建人伦等信息可得出“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根据前一问的答案,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父亲、君主、教师等在认知能力方面具有权威性、优越性”“居于上位的权威者在教化中的绝对主导性地位”。
(2)局限:关于这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学生仔细阅读材料信息可得出,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观点。观点一的榜样教化效果过于理想化,观点二忽视了权威示范在社会教化和社会治理方面的有效性。看法:关于对古代社会教化中权威示范的看法,学生根据唯物主义,从辩证角度一分为二分析即可。
26.
【答案】(1)特点:继承吸收前代法律成果;律条与疏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影响深远;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或者答礼法结合)(任意三点)
(2)变化:“例”逐渐取代“令”成为法律的主体。
原因:例的增多;律令不能适应社会变化;“例”具有灵活性。
(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增损隋律,并集历代之大成”可知,继承吸收前代法律成果;根据材料“《唐律疏议》由《永徽律》的律条和‘疏议’两大部分组成。‘疏议’是对律文的系统解释,系《唐律疏议》首创”可知,律条与疏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根据材料“后世‘皆莫远离唐律之范围’”可知,影响深远;根据材料“贯彻‘一准乎礼’‘明德慎罚’的原则”可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或者答礼法结合)
(2)变化:根据材料“自此之后,例成为明代法律的主体”可知,“例”逐渐取代“令”成为法律的主体。原因:根据材料“后由于例的数量膨胀,甚至出现了以例破律及令的情形,对例进行类编成为迫在眉睫之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例的增多;律令不能适应社会变化;根据材料“常法之外的例则可随时势变化而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例”具有灵活性。
27.
【答案】论点:秦汉时期制订了中国封建法律的基本形式。
阐述:秦汉法律,作为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地主阶级的意志,特别是集中地反映皇帝,有时还有皇帝的家族的意志。秦汉法律的立法精神,主要是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维护封建等级的统治秩序,维护小农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父家长制。秦汉两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刚刚形成的专制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进行了频繁的立法活动。西汉皇朝建立初期,接受了秦亡的教训,在法律法律领域,继续清除秦律中不合时宜的内容。秦汉时期立法实现了国家法律的统一,在刑罚体系中逐步减轻了奴隶制法律的原始性和残酷性,以礼入法,儒家学说和法律条文相结合,扩大了法律调整的范围。在依靠刑罚的强制力量的同时,重视德化的作用,成为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点。
【详解】根据图示汉时期的立法情况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制订了中国封建法律的基本形式。关于阐述可从秦汉立法的实质、内容、特点、影响等方面分析,即秦汉法律,作为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地主阶级的意志,特别是集中地反映皇帝,有时还有皇帝的家族的意志。秦汉法律的立法精神,主要是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维护封建等级的统治秩序,维护小农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父家长制。秦汉两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刚刚形成的专制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进行了频繁的立法活动。西汉皇朝建立初期,接受了秦亡的教训,在法律法律领域,继续清除秦律中不合时宜的内容。秦汉时期立法实现了国家法律的统一,在刑罚体系中逐步减轻了奴隶制法律的原始性和残酷性,以礼入法,儒家学说和法律条文相结合,扩大了法律调整的范围。在依靠刑罚的强制力量的同时,重视德化的作用,成为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点。
B:教师版(模拟试题后附答案解析)
【模拟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甲骨文形体图来看,“德”字左边是“彳”,表示行走。右边“眼睛”上有直线,表示“行正、目正”。在金文中,“德”字右边“眼睛”下加了一颗“心”,表示还要“心正”。此后的各种字体基本沿用了金文的这一写法(如图所示)。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
A.早期汉字结构发展一脉相承 B.社会道德意识逐渐受到重视
C.儒家重德尚贤观念影响深远 D.心理认同是华夏文明的内核
【答案】B
【解析】根据正、目正”到“心正”,说明早期社会对人的行为规范逐渐发展,这是社会道德受到重视的体现,B项正确;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汉字结构发生了变化,并非一脉相承,排除A项;尚贤是墨家主张,排除C项;D项题干所指并非心理认同,与华夏也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2.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这一转变( )
A.反映等级秩序走向瓦解 B.说明法家思想更适应现实需要
C.适应阶级关系变动需要 D.表明郑国和晋国率先走向法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由奴 制向封建制过渡,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 部分的法律制度也发 了深刻的变 。法律由秘密变为公开,体现奴 主贵族意志的奴 制法逐步被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封建制法所取代。新兴地主阶级坚决要求将成 法公布于世,以保障他们的私有财产和种种权利,摆脱旧贵族的压制和宗法等级制度的束缚,C项正确;等级秩序并未瓦解,排除A项;制定成文法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与法家思想关系不大,排除B项;“率先”一说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
3.商汤灭夏后,作《汤诰》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四渎(河道)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后代)有立(封国)。……不道,毋之在国(方国),女(你们)毋我怨。”可见,商汤
A.强调中央的绝对权威 B.重视畿外地区的管理
C.规范诸侯的行为准则 D.告诫伯侯为民众谋利
【答案】D
【解析】商汤以古禹、皋陶、后稷一心为民的行为以及成就告诫伯侯治国要有道,所谓道,即告诫伯侯要为民众谋利,D项正确;这一时期中央绝对权威尚未确立,排除A项;《汤诰》面向的是方国,属于道德劝诫,不属于管理,排除B项;方国不等于诸侯,而且材料内容不是对方国行为的规范,排除C项。
4.《孔子家语六本》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子因错把瓜苗的根锄断了,被其父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打晕,曾子醒后向父亲赔罪,还回房弹琴练歌,让父亲放心;孔子听闻此事很生气,对曾子说:“(你)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死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据此可知
A.儒家思想已确立正统地位 B.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盛行
C.孔子反对没有原则的孝道 D.精耕细作农业获得大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你)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死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可以看出孔子是不赞成曾子这样没有原则的孝道,C项正确;儒家思想已确立正统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孔子反对没有原则的孝道,没有体现有教无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孔子反对没有原则的孝道,与精耕细作的农业无关,排除D项。
5.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此事遭到叔向的不满,并致信子产称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这反映出
A.郑国采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 B.德治与法治的争辩
C.儒家注重道德礼义教化民众 D.儒法已成蔚然大宗
【答案】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他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子产“铸刑书”的行动引发了一场辩论,邻国一位名叫叔向的官员写信给子产,反对他刊布法律,因为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体现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B项正确;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并不意味着郑国采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排除A项;叔向并不是儒家学者,他认为公布刑书会使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这与儒家注重以道德礼义教化民众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儒法已成蔚然大宗,与公元前536年这一时间不符,排除D项。
6.“法鼎”来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最初,各诸侯国的法典都秘藏于官府之内,平民无权查阅。至春秋后期,郑国执政子产开历史先河,将国家法典刻在鼎上,示法于民,即所谓“法鼎天下,法在人心”。此举
A.利于扩大法律的适用范围 B.倾向于对平民权益的保护
C.彰显了法律的“去神秘化” D.力求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初期,各诸侯国的法典都秘藏于官府之内,平民无权查阅至春秋后期,国家法典刻在鼎上,示法于民,百姓对之一目了然,所敬畏的是国家的法律,而不再是垄断法律的贵族法鼎象征的不仅是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去神秘化”,C项正确;材料未展示法律的具体内容,故无法得知它是否维护平民利益和扩大法律适用范围,故排除A、B两项;春秋后期,郑国并未建立封建统治,排除D项。
7.秦汉时期,官员逢父母丧,往往停职守孝,称为“丁忧”。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明清时期对“丁忧”制度执行也十分严格。这一现象表明
A.选官以孝廉为标准 B.宗法制度影响深远
C.儒家思想影响法制 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丁忧”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根据儒家传统孝道观念,秦汉时期,朝廷官员逢父母丧,往往停职守孝,称为“丁忧”。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明清时期对“丁忧”制度执行也十分严格。“丁忧”制度的发展体现了儒家思想影响了法制建设,C项正确;汉代察举制选官以孝廉为标准,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宗法制,排除B项;材料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无关,排除D项。
8.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律十八种·尉杂》中规定∶"岁雠(校对文字)辟律于御史。"湖南省龙山县出土的《里耶秦简》也一再出现雠律令的文书,"□年四月□□朔己卯,迁陵守丞敦狐告船官□∶令史雠律令沅陵"。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秦朝
A.校对律法维护统一 B.法律条文细密完备
C.严刑峻法激化矛盾 D.强化监察维护君权
【答案】A
【解析】《秦律》和《里耶秦简》中,官员校对律法的明确规定和“雠律”的具体记载,可以用来说明秦朝中央意图通过校对律法,维护国家统一,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秦朝法律条文“细密完备”,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秦朝刑法严峻及其激化矛盾的结果,排除C项;材料与秦朝“强化监察”无关,排除D项。
9.《九朝律考》引董仲舒的观点说:“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妻子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保管使用,女儿可以分财产,丈夫“以妻名置产”,妻子改嫁可以全部携走。这可以说明汉代
A.妇女权益得到全面保护 B.子女可以均等分配财产
C.妇女是否改嫁是自由的 D.律法注重理顺经济关系
【答案】D
【解析】汉代律法规定了一些特定状况下的财产转移关系,所以是有利于理顺经济关系的,D项正确;汉代妇女经济权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不代表妇女权益得到全面保护,排除A项;女儿可以分财产不代表子女会均分财产,排除B项;妻子改嫁设有“夫死无男”等条件,所以不是自由的,排除C项。
10.汉时,只有年俸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在执行死刑前须交由皇帝审核。《魏书》记载:“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惧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隋书刑法志》载:“(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这表明
A.地方司法官员权力缩小 B.中央集权程度逐步加强
C.封建司法体系日益健全 D.儒家思想影响刑罚实施
【答案】D
【解析】根据“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惧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可得出儒家思想强调慎刑杀,因此死刑要经过多重的复核才能得以实行,反映出儒家思想影响刑罚实施,D项正确;材料与司法官员权力大小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司法体系的健全,排除C项。
11.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从家庭教育着手,着重阐发了儒家的家庭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材料表明,该《家训》的出现
A.冲击了当时政府主导的教育 B.与封建社会的法治发生冲突
C.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 D.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家庭教育既重视道德教育,也重视博学技能教育,体现了家庭教育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教育受到冲击,而是强调家庭教育注重道德和博学技能,排除A项;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良好素质的民众,有利封建社会的法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私学的信息,得不出家庭教育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且私学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排除C项。
12.贞观元年,唐太宗设“九卿议刑”制,亲自规定“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此外,他还总结继承并发展了自汉以来的“录囚”制度,即皇帝和各级司法、监察机关对囚犯的情况进行审录。这表明
A.中央机构职能的转变 B.唐初皇帝慎刑的理念
C.古代德刑并举的传统 D.唐朝司法没有独立性
【答案】B
【解析】从“九卿议刑”到“录囚”制度都是为了防止官吏断狱武断而造成冤狱局面的出现,体现了谨慎用刑的理念,B项正确;中书、门下的官员参与议刑属于参与政事,并不代表原来的草拟、审核政令职能的废止,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德治,排除C项;中国古代包括唐朝司法始终受到行政权的制约,没有独立性,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3.《唐律疏议》规定:马球、角抵等对抗性体育运动的伤害,以“戏杀伤”定罪;射箭、弹弓等造成他人意外伤害,以“过失杀伤”定罪;体育活动中出现的争斗,以“斗杀伤”定罪。这反映了
A.基层教化的加强 B.中华法系的确立
C.礼法并施的执行 D.国家治理的智慧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唐朝以法律形式对“戏杀伤”、“过失杀伤”、“斗杀伤”等罪名治理体育人身伤害立法逻辑清晰,层级明确,体现了国家治理的智慧,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教化”,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华法系的确立”,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礼,排除C项。
14.《唐律疏议》卷28规定:“诸邻里被强盗及杀人,告而不救助者,杖一百:闻而不救助者,减一等。力势不能赴救者,速告随近官司,若不告者,亦以不救助论。”唐朝同时规定国家对捕获罪犯、见义勇为者给予物质奖励。这些规定
A.激化了官民之间矛盾 B.推动尚武精神传播
C.强调民众的社会责任 D.体现法律的严酷性
【答案】C
【解析】材料展示了《唐律疏议》的具体规定,要求民众在邻里遇险时,尽力救助及告之官府。若不及时救济,则会触犯法律。材料同时还提及唐政府会对捕获罪犯、见义勇为者给予物质奖励。该规定能提高民众的社会责任感,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民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也没有强调武力,排除B项;上述的情景也凸显不出的法律的严酷,排除D项。
15.《唐六典》载: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宣布德化”,“敦谕五教”,每岁一巡属县,“内有笃学异能闻于乡闾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悌、悖礼乱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绳之。”对于孝悌、节义,力田者,亦具实申奏,表其门闾。另外,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这反映出唐代
A.选官制度的嬗变 B.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C.域外文化的传播 D.社会教化趋于规范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唐代政府对社会教化的重视,并对各级官员的教化职能作出了明文规定,体现出唐代社会教化趋于规范化的倾向,D项正确;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唐代的社会教化问题,与选官制度的变化、域外文化的传入无关,排除A、C项;材料所涉及的教化内容多是儒家思想及其伦理道德,并不是儒学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
16.唐代《贞观律》规定:地方作出死刑判决后,须三次奏报皇帝批准,待批准下达一日后方可执行。未经三次奏报批准或批准后未满三日或超过三日执行的,均处以相应的刑罚。对京师判次的死刑案件要求更加严格,须经过“五复奏”。这反映了唐朝
A.理性司法的实践 B.司法体系较为完善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唐朝对地方死刑判决的批准时间较长,而且奏请要求严格,这说明唐朝司法审判实践具有理性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司法体系完善,排除B项;材料与君主专制加强无关,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看,死刑判决批准和奏请要求时间较长,不能说明行政效率提高,排除D项。
17.元朝王元亮在《唐律释文序》中指出:“夫礼者民之防,刑者礼之表,二者相须犹口与舌然。礼禁未萌之前,刑制已然之后,使民在宥,各遂其生。”王元亮对唐律的评价旨在
A.指出其维护统治秩序的本质 B.强调其以礼人法的立法思想
C.肯定其礼刑并用的司法特点 D.说明其法典地位的确立历程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王元亮对唐律的评价,实际上指出其礼刑互为表里的本质,目的是“使民在宥,各遂其生”,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A项正确;材料中王元亮虽指出唐律在立法上具有以礼入法的思想,在司法上具有礼刑并用的特点,但他认为这都是策略、手段,是口与舌的关系,终极目的仍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因此BC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材料未反映出唐律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上的地位,排除D项。
18.北宋《宋刑统》规定:对于丧夫的妇女,“非女之祖父母、父母而强嫁之者,徒一年;期亲嫁者,减二等,各离之,女追归前家,娶者不坐”。宋真宗时,下诏:“不逞之民娶妻,给取其财而亡,妻不能自给者,自今即许改适。”宋代这些规定
A.反映出妇女政治地位的提升 B.表明理学正统地位出现动摇
C.说明妇女再嫁受到官方反对 D.有利于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北宋法律规定父母、亲属不得强迫妇女再嫁,宋真宗时允许生计困难的妇女再嫁,这些规定保证了妇女再嫁时的自主选择权,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宋代妇女政治地位的变化,排除A项;宋代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材料未体现理学的影响,且理学正统地位确立于南宋,排除B项;“反对”的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C项。
19.《大明律》增设“奸党”条,规定:“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人官”;“凡诸衙门官吏及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这些法律条文反映了明代( )
A.皇权专制的空前强化 B.皇权与臣权矛盾激化
C.吏治腐败的不可逆转 D.政治集团无生存土壤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明朝通过大明律加强了对官员结党营私的打击及官员任免的控制,说明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A项正确;材料与皇权与臣权矛盾的激化说法无关,排除B项;吏治腐败不可逆转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明朝仍然存在集团党争,排除。
20.明太祖朱元璋编撰的《御制大诰续编》云:“一切臣民所用居处器皿、服色、首饰之类,毋得僭分。……违诰而为之,事发到官,工技之人与物主各坐以重罪。”这一规定
A.体现了明朝法律的完整规范 B.力图以律法来维护社会秩序
C.促进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完善 D.表明明朝工匠社会地位低下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明朝律法对一切臣民所用的房屋器具、服饰、首饰等都进行了严格规定,如果僭越就会受到严惩,这体现出明朝力图用法律来维护社会等级秩序,B项正确;仅凭一项法规难以判定明朝法律是否完整,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中央集权,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1.明代清官海瑞在断案时坚持“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的准则。这反映出海瑞
A.明德慎罚的刑狱原则 B.公平正义的责任担当
C.援礼入法的断案理念 D.惩奸除恶的浩然正气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可知,海瑞的断案准则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反映出海瑞援礼入法的断案理念,C项正确;明德慎罚即多行恩惠,少用刑罚,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海瑞的断案准则不符合公平正义,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海瑞援礼入法的断案理念,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22.据史料记载,汉代任命品行高尚的人担任三老并颁布“乡约”。明初,朱元璋颁布了“六条圣谕”,要求民众“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无做非为”。清顺治九年,在明“六条圣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充实。这表明,封建王朝( )
A.完善法制建设 B.规范等级体制 C.加强君主专制 D.注重道德教化
【答案】D
【解析】明清时期,皇帝亲自过问“乡约”,要求民众“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等,表明封建王朝注重道德教化,D项正确;封建君主关注基层乡约不能说明法制建设完善,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规范等级体制无关,排除B项;明清时期皇帝对乡约的重视,不能说明君主专制有所强化,排除C项。
23.清代,入关后的满族家训族规规定:“不参加家祭者,族长严词以责;抱异姓子为嗣者,勒令将抱养之子归宗;祖坟坍陷,族长重鞭责其子孙,勒令修葺;子孙犯上,媳犯翁姑皆重责;忤逆不孝,送官究办等。”这表明,清代
A.完整地保留了八旗制度 B.族权制度日益强化
C.深受儒家伦理观的影响 D.族长掌控地方权力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入关后的满族家训族规对“家祭”“继嗣”“坟茔”“孝顺父母”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特别强调“孝道”等儒家伦理,体现了入关后的满族深受儒家伦理观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八旗制度和族权制度的状况,排除A项、B项;材料中族长拥有一定的权力惩罚不遵守家训族规的族人,但族长没有掌控地方权力,排除D项。
24.清朝士大夫董国英的《传经堂家规》,开篇从“古人薄殓,以示内无可欲,厚葬以示外无可攻,意良善也”说起,丧葬方面要求子孙禁绝奢靡浪费,其他方面要求不应拘泥于古代礼法的范式,要随时根据时代调整。这可用于说明,清朝( )
A.传统文化的内容不断变化 B.士人强调礼法的一脉相承
C.士大夫家风建设的进步性 D.厉行节约已成为社会共识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清朝士大夫董国英的家风建设强调节俭,要求根据时代调整礼法,不拘泥于古代礼法的范式,具备一定的进步色彩,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风建设而不是传统文化内容的变化,排除A项;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厉行节约已成为社会共识,排除D项。
二、材料解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思想认为,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教化使家庭成员与社会成员形成与等级秩序相适应的思想品德,而榜样教化在其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家庭中以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作为等级层分的主要标志,如儒家常说,“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父慈则教”。《礼记·学记》中将“七教”作为周代社会治理的起点,其具体内容为: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七教”如何开展呢?孔子对此做了解答:“上敬老则下益孝,上顺齿则下益梯,上乐施则下益谅,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强果则下廉耻,民皆有别,则贞、则正,亦不劳矣。此谓七教。”所谓“上”,特指与“下”(民众)相对的政治权力资源的拥有者,此处特指君主。相对于小人、民众,君子与教师在认知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摘编自陈继红《榜样教化:古代社会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材料二 关于古代社会教化中权威示范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 通过权力资源或认知能力的保障,父亲、君主、君子、教师等在教化中的身份特质获得了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教化主体的权威性确保了教化内容的可靠性与说服力
观点二 将榜样教化效果绝对化。君王的善恶与民众的善恶并没有因果联系,君王恶,照样有善良的民众;君王善,照样有刁民的存在。按照儒家的定义,只有圣人、君王才有资格担任榜样教化的主体,圣人、君王之外的民众是没有资格的,这意味着榜样的大门对民众而言是关闭的,民众永远没有资格成为教化的主体,从而可能消解民众希望成为教化主体的意识,导致民众在自我完善上不主动、不努力,最终导致民主主体自觉、理性判断、修行自主等品质的抽空化
——摘编自李承贵《儒家榜样教化论及其当代省察——以先秦儒家为中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治理思想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就古代社会教化中权威示范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特征:榜样教化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强调社会等级;自上而下层级式的权威示范;君子与教师在社会教化中作用突出。
原因: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父亲、君主、教师等在认知能力方面具有权威性、优越性;居于上位的权威者在教化中的绝对主导性地位。
(2)局限:都是片面的观点。观点一的榜样教化效果过于理想化,观点二忽视了权威示范在社会教化和社会治理方面的有效性。
看法: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权威示范在社会教化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父亲,君主等教化主体的权威性有利于提高教化内容的可靠性与说服力,以古代帝王为典范来改造社会,以家庭道德榜样进行三纲五常的教化,榜样的高尚品德可以影响民众的心理与行为;家庭成员与社会成员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合乎构建家庭秩序与政治秩序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古代社会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同时,榜样教化的社会治理效果不宜过分夸大。儒家教化的作用是有局限的,西汉独尊儒学后,编家教化的作用受到重视,但儒学独尊却表现为“外儒内法”,多种社会治理手段并用,榜样教化主体的精英化,导致民众在自我修养的完善上缺乏主动性,易养成惰性和奴性,影响教化的效果。
【详解】(1)特征:根据材料中“而榜样教化在其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可得出“榜样教化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根据材料“家庭中的以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作为等级层分的主要标志”可得出“强调社会等级”,根据材料中“上敬老则下益孝,上顺齿则下登梯,上乐施则下益谅,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强果则下廉耻,民皆有别,则贞,则正,亦不劳矣”可得出“自上而下层级式的权威示范”,根据材料中“相对于小人、民众,君子与教师在认知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可得出“君子与教师在社会教化中作用突出”。原因:根据社会治理思想强调社会等级和封建人伦等信息可得出“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根据前一问的答案,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父亲、君主、教师等在认知能力方面具有权威性、优越性”“居于上位的权威者在教化中的绝对主导性地位”。
(2)局限:关于这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学生仔细阅读材料信息可得出,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观点。观点一的榜样教化效果过于理想化,观点二忽视了权威示范在社会教化和社会治理方面的有效性。看法:关于对古代社会教化中权威示范的看法,学生根据唯物主义,从辩证角度一分为二分析即可。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是中华法系的杰出代表,其“增损隋律,并集历代之大成”,颁行于公元653年的《唐律疏议》更是唐律的典范。《唐律疏议》由《永徽律》的律条和“疏议”两大部分组成。“疏议”是对律文的系统解释,系《唐律疏议》首创。除了贯彻“一准乎礼”“明德慎罚”的原则,“疏议”还通过多样的注律方法使律条“疏而不失”,因此当时“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后人评价“有唐一代,切乎事实,合乎国情,法尊而治”,在历代法典中,“唐律为最善”,后世“皆莫远离唐律之范围”。
——摘编自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在法律制度上,明太祖强调以唐宋为榜样,力图重建唐宋时期的律令体系。应该说,不仅明代的《大明律》是“准唐之旧而增损之”,其令也是沿袭了唐宋一脉的令典和单行令。明太祖认为自己制定的常法可保子孙统治无忧,作出“一字不可改易”的祖训。常法之外的例则可随时势变化而调整,是为“权宜之法”。后由于例的数量膨胀,甚至出现了以例破律及令的情形,对例进行类编成为迫在眉睫之举。弘治朝(1488—1505年)的《问刑条例》和《大明会典》由此而生,确定了例与令实际等同的性质。自此之后,例成为明代法律的主体。
——摘编自李贵连、程晶《从令到例:论明代律例法律体系的生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法律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答案】(1)特点:继承吸收前代法律成果;律条与疏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影响深远;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或者答礼法结合)(任意三点)
(2)变化:“例”逐渐取代“令”成为法律的主体。
原因:例的增多;律令不能适应社会变化;“例”具有灵活性。
(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增损隋律,并集历代之大成”可知,继承吸收前代法律成果;根据材料“《唐律疏议》由《永徽律》的律条和‘疏议’两大部分组成。‘疏议’是对律文的系统解释,系《唐律疏议》首创”可知,律条与疏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根据材料“后世‘皆莫远离唐律之范围’”可知,影响深远;根据材料“贯彻‘一准乎礼’‘明德慎罚’的原则”可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或者答礼法结合)
(2)变化:根据材料“自此之后,例成为明代法律的主体”可知,“例”逐渐取代“令”成为法律的主体。原因:根据材料“后由于例的数量膨胀,甚至出现了以例破律及令的情形,对例进行类编成为迫在眉睫之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例的增多;律令不能适应社会变化;根据材料“常法之外的例则可随时势变化而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例”具有灵活性。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所示为秦汉时期的立法情况:
注:(越宫律)是宫廷警卫方面的专门法律。《左官律》和《附益法》:《汉书》曰“自吴楚诛后,稍夺诸侯权,左官附益何党之法设”。《朝律》主要是朝贺制度方面的专门法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秦汉时期的立法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答案】论点:秦汉时期制订了中国封建法律的基本形式。
阐述:秦汉法律,作为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地主阶级的意志,特别是集中地反映皇帝,有时还有皇帝的家族的意志。秦汉法律的立法精神,主要是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维护封建等级的统治秩序,维护小农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父家长制。秦汉两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刚刚形成的专制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进行了频繁的立法活动。西汉皇朝建立初期,接受了秦亡的教训,在法律法律领域,继续清除秦律中不合时宜的内容。秦汉时期立法实现了国家法律的统一,在刑罚体系中逐步减轻了奴隶制法律的原始性和残酷性,以礼入法,儒家学说和法律条文相结合,扩大了法律调整的范围。在依靠刑罚的强制力量的同时,重视德化的作用,成为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点。
【详解】根据图示汉时期的立法情况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制订了中国封建法律的基本形式。关于阐述可从秦汉立法的实质、内容、特点、影响等方面分析,即秦汉法律,作为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地主阶级的意志,特别是集中地反映皇帝,有时还有皇帝的家族的意志。秦汉法律的立法精神,主要是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维护封建等级的统治秩序,维护小农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父家长制。秦汉两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刚刚形成的专制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进行了频繁的立法活动。西汉皇朝建立初期,接受了秦亡的教训,在法律法律领域,继续清除秦律中不合时宜的内容。秦汉时期立法实现了国家法律的统一,在刑罚体系中逐步减轻了奴隶制法律的原始性和残酷性,以礼入法,儒家学说和法律条文相结合,扩大了法律调整的范围。在依靠刑罚的强制力量的同时,重视德化的作用,成为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