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
2.运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整合能力。
3.通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认识到帝国的掠夺本质。认识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观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视频。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火烧圆明园造成了哪些损失?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从中寻找答案吧!
自主学习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侵略者、经过、结果、影响各是什么?
2.英法联军犯下的罪行是什么?
3.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多少领土?
探究新知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然而,事实是——五口通商过去10多年间,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英属美洲殖民地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他们认为:他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提出“修约”。
1. 阅读课本第8页《相关史事》结合课本和材料内容,分析英法再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
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1860年
3.经过:
(1)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标志)
(2)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3)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4)1860年8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5)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4.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结束标志)
5.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
南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因此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火烧圆明园
材料二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结合课本内容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分析《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多少领
土?分别在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条约侵占哪些地方的领土?
合作交流
1.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一带深
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因此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
(1)根本目的和原因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扩大:
(1)从战争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间延长;订约国和签订的条约数量增多。
(2)从战争的影响和危害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多的破坏;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堂小结
本科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影响。二、英法犯下的滔天罪行——火烧圆明园。三、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没费一兵一枪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让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不息让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才能改变被欺辱的命运。
作业布置
见配套《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