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高频考点真题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高频考点真题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7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8 22:2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高频考点真题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21春 安源区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囚犯(qiú) 系着(jì)
B.避开(bì) 青苔(tái)
C.蝙蝠(piān) 僵持(jiāng)
2.(2021春 长沙)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豌豆 恐怕 耐心 构造
B.收集 驾驶 苍绳 即使
C.按照 舒适 世纪 核心
3.(2021春 安源区期末)“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 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心里充满了感激”,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A.环视 B.注视 C.审视 D.俯视
4.(2021春 武汉)“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或补充说明。 B.表示话题的转变。
C.表示声音的延长。
5.(2021春 苏州)与成语“横七竖八”的构词形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挑三拣四 B.五颜六色 C.五彩缤纷 D.八九不离十
6.(2021春 安源区期末)“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句中“千里眼”“顺风耳”是指(  )
A.旧小说中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
B.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7.(2021春 上海)下列句子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
A.你快点走。——你走快点。
B.我吃了饭再去。——我去了再吃饭。
C.虚度了青春。——青春虚度了。
D.这件事我要做。——我要做这件事。
二.填空题(共7小题)
8.(2021秋 巴州区校级月考)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来形容。
9.(2021春 苏州)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A.xì B.jì
(1)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   着许多铃铛。
(2)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10.(2021春 长沙)选择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注音。
潜人(qián qiǎn)    依赖(lài lǎn)    程度(céng chéng)   
船舶(bó bái)    哲学(zhē zhé)   
11.(2021春 岳阳)了解课文《蝴蝶的家》主要内容。
(1)文中“我真为蝴蝶着急了”共出现了    次,分别在第    自然段。
(2)本文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面    的情感贯串,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    之情。
12.(2021春 安源区期末)选字填空。
【住 驻 蛀】    虫    扎 衣食    行
【抱 苞 鲍】    鱼 怀     含    待放
【娟 捐 涓】    秀    款    细流
13.(2021春 宿迁)在句中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1)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4.(2021春 成都)安徒生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创作了很多经典的童话故事,每一个童话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告诉我们要    ;《   》告诉我们要    。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5.(2021秋 镇平县月考)仿照示例改写句子。
示例: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我那贪吃的弟弟看到玩具、遥控器、橡皮擦都会张大嘴巴。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6.(2021秋 隆回县期末)
寻找快乐的小獾(节选)
朱惠芳
一天,小獾(huān guàn)决定去寻找自己的快乐。
小獾走呀走呀,听见路边有一棵快要干死的小野花在喊:“小獾,请你救救我!”小獾把一片草叶卷成一个筒,捧来清水,轻轻洒在小野花身上。小野花喝足了水,挺直了腰,脸儿变得鲜艳了:“谢谢你!这个花瓣是我身上最香最美的一瓣,送给你。”一片粉红色的花瓣轻轻飘下来,小獾把花瓣藏好,又踏上了寻找快乐的旅程。
忽(tū hū)然,小獾看见前面有一张蜘蛛网,一只小蜜蜂不小心撞(zhuàng chuàng)了上去,正在拼命挣扎。小獾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用力一拉,把小蜜蜂救了出来。小蜜蜂感激地说:“谢谢你!这一小罐蜂蜜送给你。”小獾藏好蜂蜜,又忙着去寻找快乐了。
小獾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地上传来轻轻的呻吟声。原来是小蚂蚱在草丛间练习跳远的时候,不小心把腿摔伤了。小獾背起小蚂蚱,把他送回了家。小蚂蚱的妈妈非常感激:“小獾,这根风铃草送给你!”
天色晚了,小獾带着花瓣、蜂蜜和风铃草回到了家。看着这三份礼物,想起小野花、小蚂蚱和小蜜蜂的笑脸,小獾惊奇地发现,自己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就是快乐吗?”小獾自言自语地说。
他尝了尝蜂蜜:“原来,快乐就是这样甜。”
小獾躺了下来,把花瓣盖在身上,深深地吸了口气:“原来,快乐就是那么香。”
微风吹动风铃草,传出“叮叮当当”的轻响,小獾闭上了眼睛:“原来,快乐就是那么好听。”
小獾就这样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
(选自《最哲理的童话》)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②小心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3)仔细阅读文中画线句子,仿写连续动作的句子。
   
(4)小獾在寻找快乐的途中都遇到了谁?他都做了什么?
(5)小獾找到自己的快乐了吗?他的快乐是什么?
17.(2022春 祁东县期中)课外阅读。
螳螂
法布尔
螳螂的外表很美丽。它长着细长的腰身,还披着一件淡绿色的外衣。当它把上半身直立起来的时候,前腿也会前伸,就像正在祈祷一样,模样很像一个虔诚的修女。
螳螂虽然很美丽,但性情却非常凶猛。它那像镰刀一样的大腿是一对捕捉足,腿上有很多钩刺和锯齿。它的小腿上也有很多锯齿,甚至比大腿上的还要多。小腿锯齿的末端长着尖锐的硬钩子。记得有一次,我试图抓住一只螳螂。我一碰到它,就被它的刺牢牢“抓”住了。
螳螂静止的时候,看起来很温和。   只要别的昆虫在它面前路过,   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它就会立刻把翅膀伸展开,用大腿迅速地把路过此地的昆虫抓住。然后,它就会用力把钳子夹紧,可怜的昆虫就会立刻被杀死。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蝗虫向一只螳螂走过桥。没等蝗虫靠近,螳螂就立刻张开翅膀,同时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嘴里还发出像蛇一样的“咝咝”声。这是一种心理战术,是利用对方的恐惧心理来打败对方。螳螂的眼睛一直瞪着蝗虫,可怜的蝗虫别吓傻了,竟然朝着螳螂走去。
当蝗虫靠近螳螂时,螳螂一下子把它抓了过来,蝗虫再怎么反抗也逃不出它的魔爪。接下来,螳螂就开始享用自己的美餐了。
除此之外,黄蜂也是螳螂的美食。螳螂经常躲在黄蜂的蜂巢旁边,等待猎物飞过来。一些粗心的黄蜂常常忽略螳螂的存在,当它们发现螳螂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逃跑了。
(1)在文中的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螳螂大腿的   。
(3)文中画“ ”句子是一个   句,作用是   。
(4)螳螂捕食有什么特点?
   
第二单元高频考点真题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解答】A.有误,“系着”的“系”应读“xì”,读“jì”时指结,扣。
B.正确。
C.有误,“蝙蝠”的“蝙”应读“biān”。
故选:B。
2.【解答】A、C正确。
B.有误,苍蝇: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3个龄期)、前蛹、蛹、成虫几个时期。故“苍绳”的“绳”错误。
故选:B。
3.【解答】A.环视:向四周看。
B.注视:集中精力看。
C.审视:详细察看。
D.俯视:从高处向下看。
结合语境应选择“注视”。
故选:B。
4.【解答】“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是对“它的确在向上长”的解释或补充说明,故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或补充说明。
故选:A。
5.【解答】“横七竖八”是属于由两个并列关系的词组组成的成语,且成语中含有数字。
A.不同,“挑三拣四”是由两个动宾词组组成的成语。
B.相同。
C.不同,“五彩缤纷”指各种颜色。“五彩”指五种颜色。“缤纷”错杂繁多的样子。这是一个主谓式成语。
D.不同,这是一个主谓式成语。
故选:B。
6.【解答】结合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可知,句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故选:B。
7.【解答】A、C、D中句子的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不大。
B.变化大,句子的语序调整后吃饭的地点发生了变化。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
8.【解答】根据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填空。
故答案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9.【解答】(1)(2)系:多音字,读作“xì”时,有“联结;关联”的意思;读作“jì”时,有“打结;扎”的意思。根据句意可以,此处应该是“jì、xì”。
故答案为:
(1)B;
(2)A。
10.【解答】潜:读作“qián”,发音时注意声调。
赖:读作“lài”,发音时注意声调。
程:读作“chéng”,发音时注意前后鼻音。
舶:读作“bó”,发音时注意与“白”相区分。
哲:读作“zhé”,发音时注意声调。
故答案为:
qián lài chéng
bó zhé
11.【解答】结合课文《蝴蝶的家》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两 3、4;
(2)着急 关爱。
12.【解答】蛀虫:取食于树干、衣服、书籍、谷物等的昆虫。故选“蛀”。
驻扎:(部队)在某地住下。故选“驻”。
衣食住行:穿衣、吃饭、住宿、行路。泛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故选“住”。
鲍鱼:螺类的一种,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故选“鲍”。
怀抱:指胸襟;抱负;抱在怀里等。故选“抱”。
含苞待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故选“苞”。
娟秀:秀丽。故选“娟”。
捐款:捐助款项。故选“捐”。
涓涓细流:细水缓缓流动的样子。故选“涓涓”。
故答案为:
蛀 驻 住
鲍 抱 苞
娟 捐 涓涓
13.【解答】(1)“能在夜里飞行”和“能捕捉飞蛾和蚊子”之间是递进关系,故填“不但......而且......”;
(2)“一根极细的电线”和“它能灵巧地避开”之间是转折关系,故填“即使......也......”;
(3)“眼睛”和“嘴和耳朵”之间是递进关系,故填“不是......而是......”;
(4)“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和“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之间是递进关系,故填“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
(1)不但 而且;
(2)即使 也;
(3)不是 而是;
(4)因为 所以。
14.【解答】《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创作于1853年的一篇童话,主要讲述了豆荚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世界各地的故事,五个豆粒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飞进裂缝里的豆粒最值得称赞,它发芽、开花,给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生机。这篇童话告诉我们要乐观坚强。《丑小鸭》这篇童话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无论你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都要怀有美好的期待。
故答案为:
乐观坚强 丑小鸭 身处逆境时不消沉,不自卑,勇于奋斗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处境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5.【解答】结合例句,注意把看到“玩具”“遥控器”“橡皮擦”的表现分别写下来,注意顿号改为“逗号”。
故答案为:
我那贪吃的弟弟看到玩具会张大嘴巴,看到遥控器会张大嘴巴,看到橡皮擦也会张大嘴巴。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6.【解答】(1)考查了字的正确读音。结合语境词语理解,“小獾”的“獾”读“huān”;忽然的“忽”读“hū”;撞读“zhuàng”。
(2)考查了根据意思写词语。结合内容理解,①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②小心翼翼:小心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3)考查了仿写句子。根据要求完成,从“小獾把一片草叶卷成一个筒,捧来清水,轻轻洒在小野花身上。”可知,例句连用“卷、捧、洒”三个动作,是个连续动作的句子,仿写一个连续动作的句子即可,例:我打开书包,拿出课本,大声朗读课文。
(4)考查了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小獾走呀走呀,听见路边有一棵快要干死的小野花在喊:‘小獾,请你救救我!’小獾把一片草叶卷成一个筒,捧来清水,轻轻洒在小野花身上。”“小獾看见前面有一张蜘蛛网,一只小蜜蜂不小心撞了上去,正在拼命挣扎。小獾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用力一拉,把小蜜蜂救了出来。”“小獾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地上传来轻轻的呻吟声。原来是小蚂蚱在草丛间练习跳远的时候,不小心把腿摔伤了。小獾背起小蚂蚱,把他送回了家。”可知,小獾在寻找快乐的途中遇到了快要干死的小野花,他帮小野花浇水;遇到了撞上蜘蛛网的小蜜蜂,他把小蜜蜂救了出来;遇到了把腿摔伤的小蚂蚱,他把小蚂蚱背回了家。
(5)考查了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天色晚了,小獾带着花瓣、蜂蜜和风铃草回到了家。看着这三份礼物,想起小野花、小蚂蚱和小蜜蜂的笑脸,小獾惊奇地发现,自己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他尝了尝蜂蜜:‘原来,快乐就是这样甜。’小獾躺了下来,把花瓣盖在身上,深深地吸了口气:‘原来,快乐就是那么香。’微风吹动风铃草,传出‘叮叮当当’的轻响,小獾闭上了眼睛:‘原来,快乐就是那么好听。’”可知,小獾找到了自己的快乐。他的快乐像蜂蜜一样甜,像花瓣一样香,像微风吹动风铃草一样好听。他明白了帮助别人就会获得快乐。
故答案为:
(1)huān hū zhuàng;
(2)①自言自语 ②小心翼翼;
(3)我打开书包,拿出课本,大声朗读课文。
(4)小獾在寻找快乐的途中遇到了快要干死的小野花,他帮小野花浇水;遇到了撞上蜘蛛网的小蜜蜂,他把小蜜蜂救了出来;遇到了把腿摔伤的小蚂蚱,他把小蚂蚱背回了家。
(5)小獾找到了自己的快乐。他的快乐像蜂蜜一样甜,像花瓣一样香,像微风吹动风铃草一样好听。他明白了帮助别人就会获得快乐。
17.【解答】(1)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只要别的昆虫在它面前路过”表示转折。根据语义应填“可是”。
“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表示条件。根据语义应填“无论”。
(2)考查了修辞手法的运用。此句把“螳螂的腿”比作“镰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螳螂大腿的健壮。
(3)教查了学生对过渡句的认识。此句承接上文内容,又引出下文的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者,是过渡句。
(4)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它就会立刻把翅膀伸展开,用大腿迅速地把路过此地的昆虫抓住。然后,它就会用力把钳子夹紧,可怜的昆虫就会立刻被杀死。”“没等蝗虫靠近,螳螂就立刻张开翅膀,同时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嘴里还发出像蛇一样的‘咝咝’声。”“螳螂经常躲在黄蜂的蜂巢旁边,等待猎物飞过来。一些粗心的黄蜂常常忽略螳螂的存在,当它们发现螳螂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逃跑了”可知,螳螂捕食时有着灵活、耐心和冷酷无情的特点。
故答案为:
(1)可是 无论
(2)比喻 健壮
(3)过渡句 承上启下
(4)灵活、耐心和冷酷无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