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易错点真题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1秋 永州期末)下列句子语意明确,表达正确的一句是( )
A.《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B.顶楼里住着一个穷苦的女人。
C.校园里飘荡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D.观赏美丽的风景。
2.(2021秋 盐城月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昂首东望 绿树成阴 奇头并进 满天卷地
B.随通而安 归根到底 腾云驾雾 呼风唤雨
C.精疲力竭 挽弓搭箭 刚正不阿 不动声色
D.气急败坏 眉青目秀 白发苍苍 鸦雀无声
3.(2021秋 盐城月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视死如归(归还) 暴风骤雨(急速)
B.精疲力竭(尽) 风号浪吼(鸣叫)
C.哄堂大笑(哄骗) 赞叹不已(停止)
D.田地荒芜(杂乱) 人声鼎沸(煮沸)
4.(2021秋 盐城月考)选择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鸟巢(cáo) B.芦苇(wěi) C.睡眠(mín) D.无选项
5.(2021秋 岳阳)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宽敞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B.我们的教室不但宽阔,而且明亮。
C.一匹匹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二.填空题(共7小题)
6.(2021秋 盐城月考)看拼音,写字词。
kuān kuò 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白雾。突然,大cháo 在人们的期pàn 中出现了,开始像一条白线,zhú jiàn 地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最后,那声音yóu rú 山bēng 地裂,好像dì zhèn 似的。
7.(2021秋 盐城月考)找去括号内正确的词语。
(1)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细小 微小) ,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2)多么(奇怪 奇妙) 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3)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熟睡 沉睡) 着。
8.(2021秋 苏州)交流平台。
想象是灵魂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想,把文字变成能真正被感知的画面、声音、气味,这样就能走进作者描写的情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如:在读《走月亮》时,当我们读到“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句话时——
可能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月光 ,溪水 ,山草 ,野花 ……
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虫儿 ,鸟儿 ……
可能会闻到这样的气味: 、 ……
9.(2021秋 武汉)补充词语,并将词语分类。
① 鼎沸 ②窃窃 ③ 耳 聋
④ 无声 ⑤响彻 ⑥ 声 语
形容声音较大的词语: (填序号)
形容声音较小的词语: (填序号)
10.(2021秋 兰州期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 ,好像 。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 ,好像 。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 。
11.(2021秋 东营区校级期中)选词填空。
平静 安静 宁静
(1)房间里非常 ,只听见钟表的嘀哒声。
(2)几只小船飘荡在 的湖面上。
(3)夜晚, 的乡间小路上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12.(2021秋 乾安县期中)根据描述的画面写成语:
(1)国庆节,街上到处热闹非凡,很多单位敲锣打鼓,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
(2)小明和小红是极好的朋友,课后总是能看到他们头挨着头说着悄悄话。
三.语言表达(共3小题)
13.(2021秋 昌江县期中)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14.(2021秋 江门月考)口语交际: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5.(2021秋 昌江县期中)照样子,写句子。
例:洪水冲垮了小桥。洪水把小桥冲垮了。小桥被洪水冲垮了。
(1)警察叔叔逮住了狡猾的犯罪分子。
(2)雄伟的防洪大堤挡住了滔滔的洪水。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6.(2021秋 信阳期末)
走月亮(节选)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啊,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选文描述了“我”和阿妈看到的月光下的 、 和 ,想到了白天 。
(2)赏读句子,再完成练习。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①把“流”换成“飘”好不好?为什么?
②展开想象,续写句子,把画面写具体。
读着这句话,我仿佛看到柔和的月光洒在溪面上,一闪一闪的,波光粼粼;我仿佛听到 ;我仿佛闻到 。
(3)对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亮倒映在水里,就有无数个月亮的倒影,就像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B.“抱”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月亮、小水塘变得亲切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C.朗读这句话时,应该慷慨激昂,富有激情。
(4)“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选文中出现了两次,有什么作用?
17.(2021秋 长沙)阅读。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神情专注、聚精会神——
②水平面和天连成一片——
(2)联系上下文,用一个词概括下列语句传递的意思。
①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②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
③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3)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把太阳当成 来写,其努力的样子可以从 这个词感受到。
请你发挥想象,把读出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下来:
(4)用“ ”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一句话,并把这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5)仿照这篇文章的相关语段,用一段话写一写你观察过的其他自然景观的变化过程。
第一单元易错点真题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解答】A.搭配不当,去掉“写的”;
B.正确。
C.前后矛盾。去掉“红”。
D.缺少主语。添加“我们在楼上”。
故选:B。
2.【解答】A.绿树成荫:形容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故“阴”错误,应为“荫”。
齐头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故“奇”错误,应为“齐”。
漫天卷地:满天飞舞连地上的灰尘都被卷起。形容来势很猛,到处都是。故“满”错误,应为“漫”。
B.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故“通”错误,应为“遇”。
C.正确。
D.眉清目秀: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故“青”错误,应为“清”。
故选:C。
3.【解答】A.有误,视死如归(归还)不当,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归,回家。
B.有误。风号浪吼(鸣叫)不当,风号浪吼:风浪很大,比喻当时情景声势浩大。吼,吼叫。
C.有误,哄堂大笑(哄骗) 不当,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哄,吵闹。
D.正确。
故选:D。
4.【解答】A.有误,“鸟巢”的“巢”应读“cháo”。
B.正确。
C.有误,“睡眠”的“眠”应读“mián”。
D.有误,有选项。
故选:B。
5.【解答】A.不当,“宽敞”指房屋或场地等宽大开阔,用来形容大江不当,可改为“宽阔”;
B.不当,“宽阔”横向距离很大。用来形容教室不当,可改为“宽敞”。
C.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
6.【解答】故答案为:
宽阔 潮 盼 逐渐 犹如 崩 地震
7.【解答】(1)细小:十分小;微小。微小:(形)极小。结合本题语境,应选择词语“微小”。
(2)奇怪:(形)跟一般情况很不一样。奇妙:(形)奇特巧妙。结合本题语境,应选择词语“奇妙”。
(3)熟睡:睡得香甜、深沉。沉睡:(动)熟睡。结合本题语境,应选择词语“沉睡”。
故答案为:
(1)微小;
(2)奇妙;
(3)沉睡。
8.【解答】注意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句话,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
故答案为:
皎洁 流淌 青绿 盛开
唱歌 拍打着翅膀
花香 草香
9.【解答】①人声鼎沸 ②窃窃私语 ③震耳欲聋 ④鸦雀无声 ⑤响彻云霄 ⑥欢声笑语
震耳欲聋:指声音很大,要把耳朵震聋了。
窃窃私语:背着人小声说话。
故答案为:
①人声 ②私语 ③震 欲 ④鸦雀 ⑤云霄 ⑥欢 笑
③②
10.【解答】《观潮》课文片段: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风号浪吼。
故答案为: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风号浪吼。
11.【解答】(1)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根据语义应选“安静”。
(2)平静:平和安静。根据语义应选“平静”。
(3)宁静:指平静;安静;清静寡欲,不慕荣利。根据语义应选“宁静”。
故答案为:
(1)安静;
(2)平静;
(3)宁静。
12.【解答】(1)锣鼓喧天: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2)交头接耳: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故答案为:
(1)锣鼓喧天;
(2)交头接耳。
三.语言表达(共3小题)
13.【解答】考查了改写反问句,添加“难道不”“吗”,变句号为问号。
故答案为:
钱塘江大潮难道不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14.【解答】故答案为: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最后,要注意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使市容更整洁。
15.【解答】例句是把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改为“把”字句:把“狡猾的犯罪分子”放在“警察叔叔”的后面,中间加上“把”。改为“被”字句:把“狡猾的犯罪分子”放在句首,后面加上“被”。
(2)改为“把”字句:把“滔滔的洪水”放在“雄伟的防洪大堤”后面,中间加上“把”。改为“被”字句:把“滔滔的洪水”放在句首,后面加上“被”。
故答案为:
(1)警察叔叔把狡猾的犯罪分子逮住了。狡猾的犯罪分子被警察叔叔逮住了。
(2)雄伟的防洪大堤把滔滔的洪水挡住了。滔滔的洪水被雄伟的防洪大堤挡住了。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6.【解答】(1)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选文描述了“我”和阿妈看到的月光下的溪水、鹅卵石和 小水塘,想到了白天阿妈在溪里洗衣裳,“我”在溪边玩耍。
(2)考查了句子的赏析和仿写。①联系上下文理解,山草、野花、月光倒映在溪水里,随着溪水流动着,就像是“流着山草、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改成“飘”就感觉不到溪水的流动了。因此把“流”换成“飘”不好。②展开想象,续写句子,把画面写具体。例:我仿佛听到汩汩的溪水缓缓的流着,我仿佛闻到了溪边上野花和山草的香味。
(3)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可知,A、B正确。C.有误,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月亮、小水塘变得亲切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因此这句话应该用亲切的语气朗读。故选C。
(4)考查了重点句子的作用。结合内容理解,“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选文中出现了两次,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故答案为:
(1)溪水 鹅卵石 小水塘 阿妈在溪里洗衣裳,“我”在溪边玩耍;
(2)①不好。因为山草、野花、月光倒映在溪水里,随着溪水流动着,就像是“流着山草、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改成“飘”就感觉不到溪水的流动了;
②汩汩的溪水缓缓的流着 溪边上野花和山草的香味;
(3)C;
(4)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17.【解答】(1)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文中意思是“神情专注、聚精会神”的词语是“目不转睛”。文中意思是“水平面和天连成一片”的词语是“天水相接”。
(2)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知,语句“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是以动衬托静,语句传递的意思是宁静。句子“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是说太阳终于冲破了云霞的遮掩,可用“拨云见日”一词概括语句传递的意思。语句“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意思是此时此刻“阳光灿烂”。
(3)考查理解句子和想象写话。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是把太阳当成人来写,其努力的样子可以从“使劲”这个词感受到。发挥想象,把读出的画面用语言描绘下来:清晨,太阳公公从平静的海面上爬了上来,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让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4)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揣摩和句子的转换。这篇散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海上日出的美与壮观,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所以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一句话是“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一个反问句,把这个句子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去掉表反问的词“不……吗”,句末问号改为句号即可。
(5)考查仿写能力。仿照这篇文章的相关语段,用一段话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其他自然景观的变化过程。如:晚上八点钟的时候,昙花的红色花苞会慢慢张开,谁能想到红色花萼包裹着白色的花瓣呢?六片花瓣散发出阵阵清香,可是刚刚开了四个小时,昙花就谢了,真是“昙花一现”。
故答案为:
(1)目不转睛 天水相接;
(2)宁静 拨云见日 阳光灿烂;
(3)人 使劲 清晨,太阳公公从平静的海面上爬了上来,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让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4)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伟大的奇观。
(5)晚上八点钟的时候,昙花的红色花苞会慢慢张开,谁能想到红色花萼包裹着白色的花瓣呢?六片花瓣散发出阵阵清香,可是刚刚开了四个小时,昙花就谢了,真是“昙花一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