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检测·课时达标
【基础组】
1.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2.(2012·大连高二检测)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他们的主要观点有( )
①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②从认识社会转移到认识自然
③提倡怀疑,反对迷信
④以培养公私兼顾的好公民为自己的任务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来源:学科网]
3.(2012·湖南学业水平测试)“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名言出自( )
A.普罗泰格拉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伏尔泰
4.(2012·海南学业水平测试)他提出“人要认识你自己这一至理名言,意在教导人们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在于认识自己的理性和智慧”。这位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5.(2012·武汉高二检测)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这主要是指他( )
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
6.“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表明亚里士多德( )
A.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B.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C.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
D.崇尚真理,认为真理高于一切
7.“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下列人物与其评价不一致的是( )
A.普罗泰格拉——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来源:Zxxk.Com]
B.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柏拉图——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D.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8.“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来源:学科网ZXXK]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 “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三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其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借鉴价值。
(2)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他的思想与智者学派相比,有何异同?
(3)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4)据上述材料,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提升组】
10.(2012·赣州高二检测)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11.“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12.(2012·宁波模拟)普罗泰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美德即知识”
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C.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D.珍视个人自由,强调集体荣誉至上
13.苏格拉底认为,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勇敢”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莽”这种罪恶。苏格拉底认为“勇敢”是( )
A.品德 B.节制 C.自由 D.智慧
14.(2012·临沂模拟)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美德即知识”。他强调这一命题的主要目的是( )
A.阐释智者学派的主张
B.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
C.普及人文哲学知识
D.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15.(2012·浏阳高二检测)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有关这位哲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唯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6.(2012·北京高二检测)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治
17.(2012·合肥模拟)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智者学派的思想就其产生的背景而言,都属于同一时代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B.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都属于人文主义的范畴
C.智者学派重视道德,苏格拉底重视教育
D.苏格拉底的思想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智者学派出现的时代背景是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智者学派将研究的对象转移到人类社会,他们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故选D。
2.【解析】选B。智者学派将研究的重点从自然界转移到人类社会,故②表述错误,应排除。
3.【解析】选A。本题考查普罗泰格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根据所学可知,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4.【解析】选B。与材料中的“人要认识你自己”“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等内容相符的只有苏格拉底。
5.【解析】选D。A指的是自然哲学家的贡献,B、C与智者学派相符。苏格拉底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人的理性精神。故选D。
6.【解析】选D。亚里士多德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上述名言说明他崇尚真理。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柏拉图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故C符合题意。
8.【解析】选C。从材料中的信息“根源皆在希腊”可以看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很显然是强调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A、B、D都背离了原意。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第(2)题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主张的异同。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们都重视人的作用,重视道德建设。第(4)题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
答案:(1)“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待人宽容,立人达人。
(2)尊崇理性,知德合一。
同:都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异:苏格拉底弥补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弊端;反对智者学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3)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
(4)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10.【解析】选C。从材料中“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以人的尺度衡量世间万物。
11.【解析】选A。智者学派的基本哲学思想是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认识理论。认为知识就是感觉,断言各个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把个人的感觉作为真理的标准。普罗泰格拉的著名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这一思想的典型表述。
12.【解析】选B。A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普罗泰格拉强调人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不尊崇理性,忽视道德建设,C错;普罗泰格拉并不强调集体荣誉,D错。故选B。
13.【解析】选A。苏格拉底认为没有知识的“勇敢”就会变成罪恶,可见苏格拉底强调的是“勇敢”的道德意义。
14.【解析】选B。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强调美德的重要性,实质上有利于建设社会道德观念。
15.【解析】选B。从题干材料判断这位哲人是苏格拉底。A指的是智者学派,C是柏拉图的主张,D与亚里士多德相符。只有B与苏格拉底相符。
【规律方法】正确认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
1.基本含义
(1)人的现实的、具体的道德行为是有矛盾的,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既有善又有恶。但是道德作为知识,却是绝对的、永恒的。
(2)人们只有认识了美德的含义,也就是真正懂得了美德,才可以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通过教育可使人具备美德的知识,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
2.重要影响
(1)进步性:苏格拉底把美德与认识、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道德行为知识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又把知识判断和价值判断相联系。这种从认识论上、从科学上来了解道德本质的做法,是积极的,很有启发意义。[来源:学+科+网Z+X+X+K]
(2)局限性:苏格拉底把美德绝对化、永恒化,当他完全排斥道德的具体性、历史性和现实性时,就走向了唯心主义。
【变式备选】苹果公司原总裁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因为苏格拉底认为(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生而自由平等”
C.“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D.“追求财富是上帝的恩赐”
【解析】选C。A是普罗泰格拉的命题,B是启蒙思想的内容;D是宗教改革家加尔文的观点。只有C是苏格拉底的主张。
16.【解析】选A。孟子主张实施“仁政”,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教育。B、C、D与二人的主张均不符。
17.【解析】选C。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忽视道德,追求功利,而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美德),重视教育;苏格拉底的思想是对智者学派人文精神的发展和完善。A、B、D表述都正确,只有C表述错误。
财富与道德的关系是古今中外思想家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来源:学&科&网]
材料二 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使他们能受到人们的尊敬的人,他就教导他们说道:“只有愚人才会自以为不用学习就能够分辨好歹,单凭财富就可以取得自己所向往的并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只有呆子才会认为,尽管自己一无所知,但由于有财富就会被认为是个有才德的人,或者尽管没有才德,却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三 我们的好胜心会表现为两种不同品质:一种是目空一切的野心和毫无掩饰的贪婪;一种是谦逊有理和公正正直……前者促使每一只飘忽不定的眼睛去注意它;后者除了非常认真、仔细的观察者之外,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大部分人都是财富和显贵的钦佩者和崇拜者……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1788年
(1)概述材料一中关于财富与道德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的哪一思想?
(3)孔子与苏格拉底在财富与道德的论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共同的社会原因。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谈谈你对财富与道德关系的认识。
【解析】本题以财富与道德为主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可结合材料内容概括得出。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知识与道德的关系。第(3)题可结合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第(4)题注意现代人对财富和美德的认识误区,并阐述出自己的正确认识。
答案:(1)追求富贵是人的本能,要以合乎道德的途径获得富贵。
(2)美德即知识。(或强调教育对成就一个有才德的人的重要性)
(3)原因:生产力发展,新兴阶层(新兴地主、工商业奴隶主)财富增长,社会地位提高;文化教育发展,文人(知识分子)队伍壮大;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思想活跃。
(4)现象:人们对财富和地位的崇拜超过对知识和美德的钦佩(拜金主义盛行),造成社会道德的败坏。
认识:财富与道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体现;抛弃道德片面追求财富,或压抑人性片面追求道德都是不可取的。
课件32张PPT。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一、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1.历史背景:
(1)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_________发展到顶峰。
(2)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_________,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
出。
(3)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民主政治政治生活2.研究领域:以_____________为探索主题,研究、反思人类自
己。
3.代表人物:___________。
4.主要观点:
(1)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_______________”,认为_____
_____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2)反对迷信,强调_____。
(3)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_____的产物。人和人类社会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自由人为5.历史意义:
(1)否定_________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_____________
___。
(2)体现了希腊文化_________的本质。神的意志人的尊严和权威人文主义【学习思考】
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提示:①积极意义: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局限性: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1.历史背景:
(1)智者学派忽视_____。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主要目的:重建人们的___________,以挽救城邦制度。
3.研究领域:注重对_________的研究。道德道德价值观人性本身4.思想观点:
(1)倡导“_____________是万物的尺度”。
(2)提出“___________”的思想。
(3)提出___是人的内在灵魂。
(4)指出_____使人认识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5.历史意义:
(1)是人类_________的一个重要表现。
(2)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___”的学问。有思想力的人美德即知识善教育精神觉醒人【警示钟】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事物的准绳,而苏格拉底更强调人的理性,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著作:《_______》。
(2)主张:根据_________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
工,各司其职。
(3)意义: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_________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理想国智慧品德理性主义2.亚里士多德:
(1)地位: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2)主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
中,_____是最高级的。人类【警示钟】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前者侧重于人类社会,后者侧重于个人。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探究讨论】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材料二 智者学派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请分析:
(1)依据材料一回答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示:①同:都把人类作为研究主体,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②异:普罗泰格拉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认为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的;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知德合一”。(2)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提示:①人文精神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②人文精神核心就是关心人,强调人的价值作用,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③人文精神的获得,主要靠涵养、知识。
(3)古希腊哲学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提示:它是西方思想、政治学说,人文主义,理性精神和科学知识的源头和基础。【要点归纳】
古希腊先哲思想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1.自然哲学家的研究。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自然的奥秘,打破了传统的束缚,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2.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上,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希腊哲学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5.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文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为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认为“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为文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想一想】苏格拉底心目中完美的人应具备什么必要的素质?
提示: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等必要素质。【跟踪训练1】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对此理解错误的是,当时 ( )
A.希腊人对神没有神秘感
B.希腊“神人同形同性”
C.希腊出现早期人文主义思想
D.希腊人亵渎神灵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古希腊的神人同形同性的观点,体现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D明显表述错误。【变式备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西方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解析】选C。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是重视人,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以上名言中只有C与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相符。 东西方先哲的共性和差异
【探究讨论】
材料一 按照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哲学的产生需要如下三个条件:其一,惊异,即看到事物有惊异感,有提出问题、穷根究底的能力;其二,闲暇,即有从事脑力劳动的物质条件;其三,自由,即思考的自由。材料二 (孔子)与苏格拉底比较,他们共同之处都是以审美的方式不倦地追求人之为人的完美。他们的不同之处是,两人主要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索。一个从人的“自我意识”,唤醒人的“反思”;一个从人的“群体意识”,呼唤人们之间的“仁爱”。……由此可见两人的精神指向不同,一个深入人之心,一个游于国之间。一个“立”于自我之意识,一个“行”于群体之意识。请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哲学中人文精神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政治: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民主政治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②经济:发达的工商业以及繁盛的城邦经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③文化:希腊人具有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传统精神。④个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学者的不断努力。(2)联系以上材料分析,你怎样看待东西方文化的这种差异?
提示:唯物史观认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该时期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由不同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决定的。【要点归纳】
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和中国春秋时期孔子的异同
1.相似之处:
(1)他们生活的时代很相似,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孔子生活在周室衰微的春秋时期,诸侯兼并,动乱频仍,民不聊生。苏格拉底生活的雅典,也处在城邦分立的时代,各城邦之间的纷争接连不断。
(2)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忱,都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 (3)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4)都关注人、人类社会,以人为本,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5)都强调“道德”的价值,重视教育的功能。 2.不同之处:从君主统治出发,主张“爱人”和“克己复礼”,用礼义规范人们的行为,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关注的是社会问题,
具有实用性主张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及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作用,有利于个性发展关注的是人的主体作用、价值,具有哲学理性【跟踪训练2】以普罗泰格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相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是( )
A.具有人文意识 B.提倡独立思考
C.关注现实社会 D.评判事物标准
【解析】选D。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社会伦理规范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而古希腊的智者学派以人的感觉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变式备选】孔子断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亚里士多德说:“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保守思想根深蒂固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认识具有偶然性
【解析】选B。古代东西方思想家对妇女的歧视,是由当时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决定的,即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