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检测·课时达标
【基础组】
1.《后汉书·宦者列传》明确记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可1975年西安灞桥西汉墓又出土了植物纤维纸,这说明( )
A.文献资料不可信
B.人们不可能了解历史的真相
C.考古资料不可靠
D.人们的历史认识在逐步接近客观真实
2.(2012·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测向技术
3.(2012·山西学业水平测试)据《天工开物》记载:“……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这里记载的是中国古代的( )
A.火药技术 B.指南针技术
C.印刷技术 D.造纸技术
4.(2012·苏州高二检测)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5.下列古代科技成果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
①《黄帝内经》 ②“蔡侯纸”
③《九章算术》 ④《授时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郭守敬认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反映其思想的行动是
( )
A.编著《石氏星表》 B.发明浑仪
C.研制简仪 D.记录日食、月食
7.(2012·广州高二检测)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学著作是
( )
A.《氾胜之书》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农书》
8.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称为“万世宝典”的是( )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千金方》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修复过程中,曾发现北宋崇宁二年(1103)前后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不少专家以其中“杂色金刚”的“色”字倒置等为据,推断此《无量寿经》为北宋泥活字印本。
材料三 南宋绍熙四年(1193),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1)材料二、三对于印证材料一有什么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有什么历史价值?
(3)活字印刷术的外传对西欧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升组】
10.(2012·海口模拟)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传播。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是( )
A.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与火器 D.指南针
11.(2012·深圳高二检测)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 )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火药的发明
C.纸的发明 D.指南针的发明
12.(2012·广州模拟)据古籍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准备了“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却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 )
A.受到统治阶级的抵制 B.技术存在着致命缺陷
C.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 D.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
13.(2012·福州高二检测)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14.欧洲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
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15.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
16.史料记载,1279年,一位著名天文学家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是黄岩岛属于中国领土的历史证据之一。这位天文学家可能是( )
A.张衡 B.僧一行
C.徐光启 D.郭守敬
17.(2012·西安高二检测)阅读古代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②古代科技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表中著作一脉相承 ④农耕经济是古代科技发展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有人对中西科技发明作了比较,现列表如下(部分):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你从材料一表格中获取了哪些主要历史信息?
(2)列举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3)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世界?
(4)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马克思这段话?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材料中的描述涉及研究历史学的重要资料,即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两者都是我们后人研究历史必不可少的资料。真实的史实需要两者互证,当只有其中一者出现时,会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接近历史的客观史实,不能说任何一种资料可信或者不可信。
2.【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由“胶泥铜版移换摹印”,可见是指活字印刷术,而不是雕版印刷术。
3.【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天工开物》记载的这种东西以“硝石、硫磺”为原料,如果爆炸,在旁边的人或者物体,魂魄都要分离并粉碎。很明显指的是火药技术。
4.【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推动欧洲宗教改革的是印刷术,造纸术传入是在智者运动之后,因此①④错误,②③是对印刷术、指南针影响的正确表述。
5.【解析】选C。②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播;③是当时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④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三百年,因此②③④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6.【解析】选C。本题考查郭守敬的主要贡献。题干强调的是“仪表”,A是战国石申的作品,B汉武帝时期就已出现,C是郭守敬对天文仪器的贡献,D与“仪表”无关,故选C。
7.【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是《齐民要求》。
8.【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伤寒杂病论》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印刷术及其影响。第(1)题主要考查材料二、三的史料价值。一为考古资料,一为文献记载,均能印证材料一中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真实性。第(2)题注意《梦溪笔谈》对活字印刷术的翔实记载,认识其保存科技史料的价值。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材料二为考古资料,材料三为文献记载,均能从一个方面印证沈括记载的北宋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真实性。
(2)沈括的《梦溪笔谈》具体翔实地记载了毕升活字印刷的完整工序,材料三表明到南宋时人们还在利用沈括的记载,采用毕升的活字印刷印制书籍。由此可见,沈括的《梦溪笔谈》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科技史料。
(3)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有利于科技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
10.【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迁移分析能力。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带来了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751年唐与大食战争,一批唐朝的造纸工匠被俘,造纸术因此传入阿拉伯,随后传入欧洲和北非,故选B。
11.【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提取和分析题干关键信息的能力。道教是“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是论证道教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四个选项中,只有火药的发明与道教有关系。
12.【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清朝“精铜活字百数十万”不用于印刷,却被铸成了铜钱。说明了当时清朝并不需要大规模印刷书籍,“无用”正说明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的使用没有内在的推动力,即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统治阶级抵制、技术致命缺陷及传统观念制约在材料中不能反映,也不是本质反映。
13.【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从“宋代”排除A、B,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只能是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14.【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人的头”是指中国人用智慧创造科技;“阿拉伯人的口”是指阿拉伯人将中国科技文化传到西方;“法兰西人的手”是指欧洲人借鉴并实践中国的技术。A、B、D正确,C错误,不符合材料主旨。
15.【解析】选B。本题考查《九章算术》的内容。《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位值制记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16.【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279年是中国元朝时期,郭守敬是元朝天文学家、政府官员,曾编订历法、制作简仪,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只可能是郭守敬。其余三人都不是元朝人,排除。
17.【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特点的认识。表中三项科技都与生产及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都是中国农耕经济的产物,因此②④正确。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①错误。表中著作分别是农书、历法和中医名著,不可能一脉相承,③错误。
【规律方法】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4)从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药学等方面。
【变式备选】(2012·福州高二检测)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突出,但也存在不足。从成果看,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经验总结和重视实用技术,但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因此,①②③正确,④是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
18.【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表格中的数据不难得出答案。第(2)题一定要列举“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第(3)题注意全面准确的作答,要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回答。第(4)题实际上考查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的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答案:(1)①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②中国古代科技对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2)①四大发明;②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③最早使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④最早使用测量天体的观测工具——浑仪;⑤《授时历》颁布推行,比现行公历的颁布早了三百年。(任答四项)
(3)①中国最早建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②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③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④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⑤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4)①新式火药武器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力量;罗盘针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②马克思这段话从总体上论证了中国三大发明在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的进步作用。
课件43张PPT。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
(1)概况:
①出现:_________,中国已经有了纸。
②改进:105年,_________改进造纸术,造出“蔡侯纸”。
(2)影响:
①是_________的一次伟大革命。
②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_________的发展。西汉前期东汉蔡伦书写材料欧洲文化2.印刷术:
(1)概况:
①隋唐之际,出现___________。
②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使用_________技术。
③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_______________。
(2)影响:促使欧洲造出了活字印刷机,推动了_________
_____和_________,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雕版印刷术彩色套印胶泥活字印刷术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3.火药:
(1)概况:
①古代_______发明了火药。
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有_______、_____、_____等。
③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2)影响: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_________日益衰落。炼丹家突火枪火箭火炮骑士阶层4.指南针:
(1)概况:
①战国时期发明“_____”。后来,人们利用_________的特性,
制成指南针。
②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_____。
(2)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___________的时代。司南磁石指南航海地理大发现【学习思考】
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提示:(1)对欧洲:造纸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火药促使欧洲骑士阶层日益衰败;指南针为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四大发明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率先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2)对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成分稳定,在此基础上封建制度不断得到高度强化,在这样的社会和制度框架内,四大发明这样的先进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相反,其技术始终得不到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
(1)问世:约成书于_____。
(2)内容:采用了___________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3)地位:
①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_____________。
②标志着中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③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汉十进位值制应用数学著作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2.珠算:
(1)出现:算筹是中国古代计算工具,后来演变为_____。
(2)发展:明清时期,随着___________,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
发展。
(3)传播:明朝时,珠算法外传至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地区。算盘商业的繁荣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1.天文学萌生: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萌
生和发展了古代天文学。
2.天象观测:
(1)尧设有火正、羲和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辰。
(2)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_________及__________
的记录。太阳黑子哈雷彗星(3)《石氏星表》:
①成书:战国时期的石申,用_________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
的位置,后人据其成就辑成《石氏星表》。
②内容: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
③地位: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4)创制了_____、_____等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赤道坐标浑仪简仪【警示钟】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同时期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迅速发展,但二者有质的不同,中国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科技则是近代科技。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授时历》:
(1)夏朝时有历法《_______》,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
法,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三百年。夏小正授时历2.四大农书:
(1)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_________》:
①内容:主要记录了北朝时期___________的农业生产经验,
强调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提倡精耕细作等。
②地位:是中国现存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古代农业科
学著作。
(3)元朝_____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_________》。齐民要术黄河中下游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王祯农政全书【警示钟】
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生产实践及经验总结,但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明清之际,中国传统科技逐渐衰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黄帝内经》:
(1)成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2)地位: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伤寒杂病论》:
(1)编著:东汉末年,_______编著的中医专著。
(2)内容: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____的方法。
(3)地位:奠定了后世_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
为“万世宝典”。张仲景辩证施治中医临床学3.《本草纲目》:
(1)编著: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_______写成的药物学巨著。
(2)内容:记录各类药物1 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
千多幅___________。
(3)地位:是对16世纪以前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___
____________”。李时珍药物形态图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方药物巨典东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探究讨论】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我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中外历史新编》材料二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论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法,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中西对比500年》请分析:
(1)请用史实来证明材料一的说法。
提示:我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编辑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2)依据所学知识,阐述对材料二的理解。
提示:①火药武装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使他们战胜了封建势力,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②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③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提示:①政治上专制统治到明清时期进一步强化;②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再加上政府采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③思想上,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手段,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和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等都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4)中国古代科技对现代世界还有影响,请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的一两个事例。
提示:①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改造结构复杂的浑仪而制成了简仪,其原理在现代工程与地形测量以及航空航海等仪器中得到广泛应用。②至今,针灸治疗术不仅仍为欧、亚许多国家所采用,深受各国人民欢迎,而且其治疗原理在现代科学中还是人们探讨的课题之一。③中国发明的算盘是最早的手动计算器,可以说是计算机的始祖。【要点归纳】
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1.造纸术传入欧洲后,廉价的纸张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制造出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4.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人类历史开始形成一个整体。【想一想】怎样理解四大发明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提示: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然而它未能使中国在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独领风骚,更没有使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其在我国古代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并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跟踪训练1】1620年英国王室重臣弗朗西斯·培根在其《新工具论》中指出:“观察发明的结果、影响及其动力是一件有益的事,在此基础上,没有什么能比那在古代广为人知的四大发明更能说明问题。”下列最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是( )
A.四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B.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C.任何科技发明的影响都是有益的
D.四大发明对世界各国历史发展进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四大发明具有重要地位,最值得观察结果、影响及其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四大发明在中国影响有限,并没有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A错误。C任何科技发明的影响都是有益的也不正确。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却不是各国都一样,D错误。在17世纪,培根言论的意图主要是说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变式备选】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论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的认识。④的说法过于绝对,印刷术只是推动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也并不是主要因素,因此④错误。结合所学知识,①②③都正确。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特点
【探究讨论】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材料二 中国与西方古代天文学家眼中的牛郎、织女星图:请分析: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提示: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了发展。
(2)为什么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突出?
提示:满足农业生产“授民以时”和王朝统一天下“受命于天”的理论需要,即天文学成果适应了农业生产和加强大一统的需要。(3)据材料二及所学回答,中国古代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研究有何差异?
提示:中国古代天文学只局限于对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的记载,但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而西欧天文学注重观测基础上的科学规律总结和严密推算。【要点归纳】
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差异及原因
1.差异:
(1)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传统科学严格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侧重于把人类同自然界长期斗争的经验进行积累、整理;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传统科技善于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然而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机制,则是很薄弱的;近代科技善于分析,近代弗朗西斯·培根将实践的分析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传统科技重实用,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传统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但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近代科技属于理论科学,大都属于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4)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2.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西方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而中国是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
(2)文化教育方面的差异。早在13世纪,西欧各国便产生了一些综合性大学;而中国的教育制度完全是为了培养皇权专制下的奴才,以儒学为教育内容,脱离社会实际。 (3)思想文化状况的差异。中国从秦汉时期就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主义,明清时期更是登峰造极;而西方则经历了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的思想解放运动。
(4)政治方面的差异。中国的封建专制势力限制和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而西方的专制王权则是站在了资本主义势力一边,奉行重商主义,推动了近代西方文化的发展。【跟踪训练2】下表是某方面的中国古代与西方科技成就对比表,从中可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较高,长期领先于世界,独领风骚
B.西方科技是在中国古代科技影响下发展的,人类科学技术的源头在中国
C.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直观描述,经验性较强;西方科技重视实验以及规律的总结
D.中国古代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科技,只是对自然现象的简单描述,不具科学性【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比分析能力。表中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西方近代科学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尽管在当时世界领先,但主要是侧重于直观描述,重经验总结;而西方科技重视实验及规律总结。西方科技已发生本质变化,不可与中国古代科技同日而语。可判断C正确。A项错误,不能正确认识西方科技的先进性;B项错误,混淆两者的本质区别;D项错在“不具科学性”。【变式备选】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东汉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逻辑推理 D.重实验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九章算术》主要致力于解决土地丈量、谷仓容积等实际问题,不注重数学理论研究,而是侧重于实用,故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