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壑、辄”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索。
3.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学会正确看待挫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索。
2.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学会正确看待挫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欣赏这篇《醉翁亭记》吧!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有《欧阳文忠公全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庆历五年,欧阳修因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被贬官到滁州任知州。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于是欧阳修寄情山水,常在“醉翁”这个亭子里宴请宾客,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醉翁亭记》。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滁(chú) 林壑(hè) 琅琊(láng yá)
潺潺(chán) 酿泉(niànɡ) 辄(zhé)
暝(míng) 伛偻(yǔ lǚ) 携(xié)
洌(liè) 山肴(yáo) 野蔌(sù)
(2)一词多义
名
发
归
乐
谓
秀
(3)词类活用
①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③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④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⑤翼然临于泉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⑥故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称呼)
(4)古今异义
意
去
芳
(5)出自本文的成语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亦作“山回路转”。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②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本义为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山肴野蔌:野味和野菜。
风霜高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环,环绕。
壑:山谷。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云归:云雾聚拢。
岩穴:山洞,文中指山谷。
暝:昏暗。
晦:阴暗。
发:开放。
杂然:交错的样子。
陈:陈列,摆开。
2.重点句子翻译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欣赏山水的乐趣,领悟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像那太阳出来之时,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黑暗与光明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4)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啊。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四、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示例: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
第2自然段:写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第3自然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第4自然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写宴散人归的情景)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游记,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描述醉翁亭一带的山水景色和游宴场面,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理,既展现出一幅自己理想的“官民同乐”的生活图画,也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朝廷和保守派的不满和愤慨。
六、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点明文章主线的是哪句话?
答案示例: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二、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初学了课文,简介了作者,落实了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更具体地学习文章的一些细节,探究文章的写法。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第1自然段是怎样由远及近、由面到点,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
答案示例:先从远山落笔,定点观察环视,点出滁州地理位置的总体特点——环滁皆山也;然后由全景到局部,由远及近看,特写西南诸峰,尤其是琅琊山;之后移步换景,写“山行六七里”,指出酿泉;最后写“峰回路转”,说明醉翁亭所处地理位置。整段从山落笔,从山写到泉,从泉写到亭,自然入题。
2.第2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的?这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朝“明”暮“晦”,把山间早晨和傍晚的特点描绘了出来;写山间之四时,抓住了四时的典型特征——春之花、夏之木、秋之风霜、冬之水石,尽显景物之情态,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先分写朝暮、四时之景,然后总写赏景感受“乐亦无穷”,可见本段结构为“分—总”。
3.第3自然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面。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他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的。
4.滁人的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百姓之乐中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答案示例: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能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5.精读最后一段,说说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答案示例:“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第1自然段有一个名句,请将它找出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示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为下文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2.第2自然段中的“而乐亦无穷也”一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由景美写到人乐,点出“乐亦无穷”,为下文写人叙事做铺垫。
(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结合全文内容回答,本文的“醉翁之意”在何处?
答案示例:这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但读罢却又让人觉得不仅仅是在记山记水,而是融入了作者许多的思想情感。作者自己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那么,怎样理解这“醉翁之意”呢?它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还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只有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才能准确把握“醉翁之意”。“庆历新政”的失败,使北宋丧失了一次变法图强的机会。范仲淹向宋仁宗所陈“十事”,包括改革官制、选贤任能、严肃法纪、强兵富民等,都无法实现。对此,范仲淹以耿介拔俗之质“进亦忧,退亦忧”,而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二人行为模式不同,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相比之下,欧阳修的表现更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与民同乐”。这样理解才算把握了本文的主旨。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①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
②本文记叙、写景、抒情巧妙结合,将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自然段写亭之概况,第2自然段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五)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始得西山宴游记(节选)
(唐)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文:自从我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我的随从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萦回曲折的溪涧,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躺下(睡着了)做起梦来。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有奇异姿态的山水,我都游览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独特。
四、课堂小结
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他一扫唐五代文坛浮艳文风,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这篇散文便是他对文学主张最好的艺术实践。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优美的画面、淳朴的人情,也展现了先生那旷达自适、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操。让我们一起在优美的朗读声中与先生道别吧……(配乐朗读)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