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易错点检测卷(单元测试)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江苏地区专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易错点检测卷(单元测试)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江苏地区专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09 21:5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易错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江苏地区专用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容器,把它装满水,再倒入容量是200毫升的杯子,可以倒满( )杯。
A.3 B.4 C.5 D.6
2.下列图形中,按虚线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3.一个长26厘米,宽19厘米,高7毫米的长方体物体,最有可能是( )。
A.橡皮 B.冰箱 C.数学书 D.普通手机
4.下图分别是一个长方体的前面和右面,那么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8 B.12 C.6 D.无法确定
5.一个正方体木块,各个面上分别写上A、B、C、D、E、F这六个字母,A的对面是F,B的对面是E,C的对面是D。这个木块如图放置后按剪头所示方向滚动,滚动到最后一格时,木块上方是( )。
A.字母A B.字母B C.字母C D.字母F
6.一个长方体长20厘米,宽9厘米,高4厘米,把它切成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一共可以切( )个。
A.90 B.80 C.70
7.一张长方形纸长24厘米,宽12厘米,把它对折、再对折,打开后,围成一个长方体的侧面,如果要为这个长方体配一个底面,最大面积是( )平方厘米。
A.288 B.36 C.72
8.把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淹没在一个长为50厘米、宽为40厘米、高为35厘米的长方体玻璃缸中,当拿出铁块后,缸里的水面下降了( )厘米。
A.5 B.4 C.3 D.2
二、填空题
9.用3个棱长是5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10.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在原正方体中,两个相对的面的两数之和最大是( )。
11.下图中有两种不同包装的牛奶、一个正方体容器。
( )盒牛奶正好装满这个正方体容器;( )瓶牛奶也可以正好装满这个容器。
12.3.5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4800立方厘米=( )升=( )毫升。
13.一个长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有( )个面。用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用( )个这样的小正方体。
14.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减少3.5厘米,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而且表面积减少了112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体积是( ) 立方厘米。
15.有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如图所示)。现在向鱼缸内注水,随着水面的上升,水与玻璃接触的面积会不断发生变化。第一次有一组相对的面出现正方形时,鱼缸内有( )立方厘米的水,水与玻璃接触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6.一个长方体水箱,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100厘米,水箱上部装了一个进水管,底部放了一个出水管。先开进水管,过一段时间后开放水管,下边的统计图表示水箱水位的变化情况。
(1)( )分钟后两管齐开,这时水深( )厘米。
(2)进水管每分钟进水( )cm3,出水管每分钟放水( ) cm3。
三、图形计算
17.计算下面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
18.求下列组合体的体积.
四、解答题
19.如图,做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硬纸箱,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硬纸板?如果用绳子将箱子按如图所示捆扎,打结处共用1.8分米。一共要用绳子多少米?
20.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8分米,宽6分米,高4分米,水深2.6分米。竖着插入一块长方体铁块,铁块高5分米,底面是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水面会上升多少分米?(未溢出水)
21.一大球和小球的体积分别是多少立方厘米?
22.制作一个长为5米,底面是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23.有一张长为80厘米、宽为5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从四个角上各剪去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焊接成一个无盖的铁盒(如下图),该铁盒的容积是多少升?
24.有一个花坛,高0.5米,底面是边长2.4米的正方形,四周用砖砌成砖墙,砖墙厚度0.4米,中间填满泥土。
(1)这个花坛所占的空间有多大?
(2)花坛里大约有泥土多少立方米?
(3)在砖墙的外面和上面贴上瓷片,贴瓷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
1.C
【分析】先求出正方体的体积,再将单位换算成毫升,再用这个数除以200即可解答。
【详解】1×1×1
=1×1
=1(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000立方厘米=1000毫升,1000÷200=5(杯)
故答案为:C
【点睛】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1立方厘米=1毫升”。
2.A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11中展开图的特征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A. ,根据正方体11中展开图可知,这个图形是正方体展开图的“1-3-2”型。
B. ,根据正方体11种展开图的特征可知,这个图形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C. ,根据正方体11种展开图的特征可知,这个图形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的特征,熟记这些特征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解答此类问题。
3.C
【分析】根据所给数据和生活经验,依次对选项进行分析。
【详解】A.橡皮的长和宽不太可能是26厘米和19厘米;
B.对于冰箱来说,所给数据过小,不太可能;
C.所给数据比较符合数学书的尺寸,最有可能;
D.对于普通手机来说,长26厘米,宽19厘米,数据过大,不太可能。
故答案为:C
【点睛】根据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生活经验解决此类问题。
4.A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前面和右面可知,长方体的长是6里面,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3=18(平方厘米)
长方体的底面积是18平方厘米。
故选择:A。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体的特征,根据前面和右面找出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分别是多少是解题关键。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C
【分析】正方体木块经过三次滚动,只要知道第三次滚动后正方体的下方的字母,就能根据相对字母的对应关系推断出木块正上方的字母。
【详解】第一次滚动下方是F,第二次滚动下方是E,第三次滚动下方是D,D的对面是C。所以滚到最后一格时,木块上方是字母C。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可以动手操作一样,既可以培养动手能力也可以加深印象。
6.B
【分析】先分别求出长、宽、高能切出的小正方体的块数,再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20÷2=10(块)
9÷2=4.5(块),就是能切4块;
4÷2=2(块)
10×4×2=80(块)
故选B。
【点睛】此题抓住长方体切割成小正方体的特点,找出规律即可进行计算。
7.B
【分析】因为24>12,如使底面面积最大,对折的是长方形的长;打开后,围成一个高12厘米的长方体的侧面,对折两次,长被平均分成4份,由此求得长方体的底面的边长为24÷4=6厘米,进一步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24÷4=6(厘米)
6×6=3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要抓住长方体的特征,利用实际操作对折一下看一看即可解决问题。
8.B
【分析】这块铁块的体积等于下降的水的体积,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铁块的体积,再利用铁块的体积除以容器的底面积即可求出下降水的高度。
【详解】20×20×20÷(50×40)
=8000÷2000
=4(厘米)
所以,缸里的水下降了4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体积,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9. 350 375
【分析】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把3个棱长是5cm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4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求出原来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再减去4个面的面积,据此求解即可;
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原来3个正方体的体积之和,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原来3个正方体的体积之和,即可得解。
【详解】5×5×6×3-5×5×4
=450-100
=350(cm2)
5×5×5×3=375(cm3)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正方体的切拼以及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10.50
【分析】如图,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特征,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3-2”型,折叠成正方体后,数字28与17相对,18与23相对,20与30相对,由此可求出两个相对的面的两数之和。
【详解】如图:
折叠成正方体后,数字28与17相对,18与23相对,20与30相对;
28+17=45
18+23=41
20+30=50
50>45>41
所以,两个相对的面的两数之和最大是50。
【点睛】正方体展开图分四种类型,11种情况,每种类.型折叠成正方体后哪些面相对是有规律,可自己总结并记住。
11. 1 5
【分析】根据“正方体体积=边长×边长×边长”,求出正方体容器的容积,即:1×1×1=1(dm3),1 dm3=1L=1000mL,据此即可计算出几盒牛奶正好装满这个正方体容器;几瓶牛奶也可以正好装满这个容器。
【详解】1×1×1=1(dm3)
1 dm3=1L=1000mL
1000÷200=5(瓶)
所以,1盒牛奶正好装满这个正方体容器;5瓶牛奶也可以正好装满这个容器。
【点睛】熟练掌握求正方体体积的方法,及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3500 3500 4.8 4800
【分析】高级单位立方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分米乘进率1000;立方分米与升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
立方厘米与毫升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
【详解】3.5立方米=3500立方分米=3500升;4800立方厘米=4.8升=4800毫升
【点睛】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13. 8 12 6 8
【详解】一个长方体有8个顶点,有12条棱,有6个面。用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用2×2×2=8个这样的小正方体。
14.736
【分析】如果高减少3.5厘米,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可知,这个正方体比原长方体表面积减少的4个面是相同的,根据已知表面积减少112平方厘米,112÷4÷3.5=8厘米,求出减少面的宽,也就是剩下的正方体的棱长,然后8+3.5=11.5厘米求出原长方体的高,再计算原长方体的体积:V=abh,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减少的面的宽(剩下正方体的棱长):
112÷4÷3.5
=28÷3.5
=8(厘米)
原长方体的高:8+3.5=11.5(厘米)
原长方体体积为:
8×8×11.5
=64×11.5
=736(立方厘米)
【点睛】根据截去后剩下是正方体,可知减少的部分是宽为3.5厘米的4个面,从而可以分别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进而利用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即可求解。
15. 1500 650
【分析】当第一次出现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时,由于宽是10厘米,当高也是10厘米的时候,此时是第一次出现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由于此时水形成的是一个长方体,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把数代入公式求出体积之后再换算即可;由于水与玻璃接触的面积是一个长为15厘米,宽1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由于没有上面,求长方体5个面的面积,根据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5×10×10
=150×10
=1500(立方厘米)
15×10+(15×10+10×10)×2
=150+(150+100)×2
=150+250×2
=150+500
=650(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实际应用,关键是理解向这个容器中注水的高是多少厘米的时候,才会第一次出现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16.(1) 10 20
(2) 4800 3600
【分析】(1)水位增加开始变换,说明两管齐开,观察可知,折线往上坡度变缓,就是两管齐开,找到对应时间和水深即可;
(2)水位÷时间=每分钟进水深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求出前后每分钟进水深度,长×宽×每分钟进水深度=每分钟进水量,每分钟单独进水量-每分钟两管齐开进水量=每分钟放水量。
(1)
10分钟后两管齐开,这时水深20厘米。
(2)
20÷10=2(cm)
(30-20)÷(30-10)
=10÷20
=0.5(cm)
60×40×2=4800(cm3)
60×40×0.5=1200(cm3)
4800-1200=3600(cm3)
【点睛】关键是掌握长方体体积公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7.长方体:880平方厘米,1600立方厘米;正方体:864平方厘米,1728立方厘米
【详解】略
18.98立方厘米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图形的特点,将整个图形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左、右两部分是完全相同的,中间部分的长是(10-2-2)厘米,宽是(4÷2)厘米,高是3.5厘米,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它们的体积和即可.
解:4×2×3.5×2+(10-2-2)×(4÷2)×3.5
=28×2+6×2×3.5
=56+42
=98(立方厘米)
它的体积是98立方厘米.
19.94dm2;4.58m
【分析】求硬纸板的面积也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绳子的长度=(长+宽×2+高×3)×2+打结处绳子长度,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5×4+5×3+4×3)×2
=(20+15+12)×2
=47×2
=94(dm2);
(5+4×2+3×3)×2+1.8
=(5+8+9)×2+1.8
=44+1.8
=45.8(dm)
45.8分米=4.58米
答:需要94平方分米的硬纸板,一共要用绳子4.58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体表面积与棱长的实际应用,明确问题所求,灵活运用计算公式解答即可。
20.0.6分米
【分析】铁块高5分米,而玻璃缸高4分米,所以肯定不会完全淹没,放进去以后水面肯定会上升,可以考虑先放铁块,再倒水,这样容器的底面积被占了一部分。
【详解】容器底面积:(平方分米)
铁块底面积:(平方分米)
水的体积:(立方分米)
(分米)
(分米)
答:水面会上升0.6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排水问题,总共有完全淹没水未溢出,完全淹没水溢出,不完全淹没这三种情况,注意区分。
21.大球8立方厘米,小球2立方厘米
【分析】图1中,水的高度刚好处于即将流出来的高度,小球和大球都完全淹没,所以排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球的体积;图2中,1个大球和1个小球的体积是10立方厘米,图3中1个大球和4个小球的体积是16立方厘米,所以3个小球的体积是6立方厘米,可以求得小球的体积,进而求出大球的体积。
【详解】
(立方厘米)
(立方厘米)
答:大球的体积是8立方厘米,小球的体积是2立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立体几何中的排水问题,当物体被完全淹没时,物体体积等于被排出的水的体积。
22.2平方米
【分析】通风管只有四个侧面,所以表面积是四个侧面的面积,可以用底面周长成通风管管的长,得到表面积。
【详解】1分米=0.1米
(平方米)
答:至少需要2平方米的铁皮。
【点睛】在长方体中,当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的时候,另外的四个面完全一样。
23.18升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所叠成的长方体铁盒的长是(80-2×10)厘米,它的宽是(50-2×10)厘米,它的高是10厘米,根据长方体的容积公式:长×宽×高,把数据代入即可,最后转换单位。
【详解】长:80-2×10
=80-20
=60(厘米)
宽:50-2×10
=50-20
=30(厘米)
60×30×10
=1800×10
=18000(立方厘米)
18000立方厘米=18升
答:该铁盒的容积是18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体积的公式,熟练掌握长方体体积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24.(1)2.88立方米
(2)1.28立方米
(3)8平方米
【分析】(1)花坛是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据此解答。
(2)求泥土的体积就是求花坛的容积。要求出从里面测量的长、宽和高,再根据体积公式计算。
(3)贴瓷片的面积包括花坛的4个侧面和砖墙的上面。花坛的4个侧面是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求出1个侧面面积,再乘4求出4个侧面面积;用花坛的占地面积减去里面泥土的占地面积即是砖墙的上面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分别求出花坛的占地面积和里面泥土的占地面积,再把它们相减。最后把花坛的4个侧面面积和砖墙的上面面积加起来即可。
【详解】(1)2.4×2.4×0.5=2.88(立方米)
答:这个花坛所占的空间有2.88立方米。
(2)2.4-0.4-0.4=1.6(米)
1.6×1.6×0.5=1.28(立方米)
答:花坛里大约有泥土1.28立方米。
(3)2.4×0.5×4=4.8(平方米)
2.4×2.4-1.6×1.6
=5.76-2.56
=3.2(平方米)
4.8+3.2=8(平方米)
答:贴瓷片的面积是8平方米。
【点睛】求花坛的容积时,要用花坛的长和宽分别减去两个砖墙厚度求出内部长方体的长和宽。求贴瓷片的面积时,求出砖墙上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