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易错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易错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10 08:3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易错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图形中,不能折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2.下面不能围成长方体的图形是 ( )。
A. B. C.
3.如图,8个小正方体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从中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剩下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来相比,结果是( )。
A.与原来相等 B.比原来增加 C.比原来减少
4.张叔叔准备做一个长方体纸盒,现有两张长、宽的长方形硬纸板和两张长、宽的长方形硬纸板。他还得准备两张( )的长方形硬纸板。
A.长、宽 B.长、宽 C.长、宽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原来的2倍,它的表面积是原来的( )。
A.2倍 B.4倍 C.8倍
6.图中( )的包装盒尺寸约是63×41×105mm。
A.墨水 B.牛奶 C.冰箱 D.无法确定
7.把一个正方体木块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18平方分米,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A.27 B.54 C.729 D.64
8.一个长方体的前面的面积是55平方厘米,右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104 B.275 C.440
二、填空题
9.一个长方体长4dm,宽3dm,高2dm,它的表面积是( )dm2,体积是( )立方分米,它的占地面积最小是( )dm2。
10.一根铁丝可以焊接成一个棱长为8cm的正方体框架,如果焊接成一个高9cm、宽4cm的长方体框架,那么长方体框架长( )cm。(焊接时的耗损不计)
11.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分成2个相同的正方体,如果长方体的表面积是90平方分米,体积是54立方分米,那么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12.把一个苹果完全浸入一个底面长50厘米、宽20厘米的玻璃缸内,玻璃缸里的水面上升了0.6厘米。若将这个苹果完全浸入另一个底面长40厘米、宽10厘米的玻璃缸内,则水面会上升( )厘米。
13.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鱼缸,底面是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向鱼缸里面注入50升水后,鱼缸的高度恰好是水面高度的3倍。现在水面的高度是( )分米,这个玻璃鱼缸一共可以盛水( )升,做这样一个玻璃鱼缸,至少需要玻璃( )平方分米。(玻璃厚度不计)
14.下图是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5.如图,长方体的长12厘米,高8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18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6.用4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 )平方厘米,也可能是( )平方厘米。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三、判断题
17.长方体中的三条棱长分别叫做长、宽、高。( )
18.长方体的体积都比正方体的体积大。( )
19.如果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
20.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增加2厘米,体积增加8立方厘米。( )
2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4倍,表面积也就扩大4倍。( )
四、图形计算
22.求下图的体积(单位:cm)。
23.求下图的表面积(单位:cm)。
五、解答题
24.如图,一种礼盒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4厘米。把三盒这样的礼盒捆扎在一起(丝带打结处的长度是2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丝带?
25.在一块长方形铁皮的两个角上各剪掉两个边长为10厘米的小正方形,并把剪下的两个小正方形焊接到长方形的另一边的中间(如图),然后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
(1)这个盒子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2)这个盒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铁皮的损耗不计)
26.小宇在一张长方形纸上画了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的展开图,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厘米?
27.王师傅要做30节长是1.5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的长方体通风管,如果不计接头,那么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28.剧院大门口有10级台阶,每级台阶长16米,宽0.3米,高0.2米。给这些台阶铺上地砖,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砖?(只铺台阶的上面和前面)
29.一块长方体木块,沿着高锯掉2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40平方厘米,求原来长方体木块的体积。
30.一个长方体木块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高是8厘米,从这个木块上切下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后,剩下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参考答案:
1.C
【分析】正方体展开图有11种特征,分四种类型,即:第一种:“1-4-1”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第二行放4个,第三行放1个;第二种:“2-2-2”结构,即每一行放2个正方形,此种结构只有一种展开图;第三种:“3-3”结构,即每一行放3个正方形,只有一种展开图;第四种:“1-3-2”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正方形,第二行放3个正方形,第三行放2个正方形。
【详解】依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C选项的展开图无法折叠成正方体。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熟练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展开图特征,找出符合题意的即可。
【详解】A. ,可以围成长方体。
B. ,需把第一行的一个正方形,放到四个长方形的下面,才能围成长方体。
C.,可以围成长方体。
故选择:B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体的展开图,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A
【分析】由图可知,从大正方体中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就会缺失一个角,减少了3个小正方形的面,同时又增加了3个小正方形的面,所以表面积不变。
【详解】由分析可知,剩下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来相比,表面积不变。
故选择:A。
【点睛】明确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前后表面积的增减情况是解题关键。
4.A
【分析】在长方体中有六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根据已有的两组面,可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6厘米、8厘米,还差一组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据此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还得准备两张长、宽的长方形硬纸板。
故选择:A。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形的特征,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是解题关键。
5.B
【分析】设原正方体的棱长为1,扩大2倍的棱长就变成了棱长是2的正方体,根据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棱长×棱长×6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设原正方体棱长是1,则棱长扩大2倍后的正方体棱长是2,
1×1×6=6
2×2×6=24
24÷6=4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棱长变化,那么它的表面积也变化,利用正方体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6.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数据大小的认识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墨水包装盒尺寸约是65×40×63 mm;
牛奶包装盒尺寸约是63×41×105mm;
冰箱包装盒尺寸约是80×50×230cm;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长方形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7.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个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的18平方分米,是两个截面的面积,由此可以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正方体的棱长,然后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18÷2=9(平方分米),
因为3×3=9,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是3分米,
正方体的体积:3×3×3=27(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8.C
【分析】因为长方体的前面的面积是55平方厘米,前面是长×高,右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右面是宽×高,题目已知高是5厘米,可以求出长,宽各是多少,再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长:55÷5=11(厘米)
宽:40÷5=8(厘米)
体积:11×8×5
=88×5
=44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求出长宽高之后,用长×宽×高即可求出体积。
9. 52 24 6
【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占地最小的面积=宽×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表面积:(4×3+4×2+3×2)×2
=(12+8+6)×2
=26×2
=52(平方分米);
体积:4×3×2
=12×2
=24(立方分米);
占地面积:3×2=6(平方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牢记公式,认真计算即可。
10.11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铁丝的总长度不变,也就是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相等的,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据此求出铁丝的总长度,再除以4,求出长方体长、宽、高之和,减去高和宽即可。
【详解】8×12÷4-9-4
=24-9-4
=11(厘米)
长方体框架长11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体、正方体棱长总和的相关应用,应牢记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11. 54 27
【分析】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分成2个相同的正方体,长方体会增加两个面,由此可知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正方体10个面的面积,据此可求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乘6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根据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可求出正方体的棱长,进而求出正方体的体积。
【详解】90÷10=9(平方分米)
9×6=54(平方分米),正方体的表面积是54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9×3=27(立方分米),体积是27立方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关键是明确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10个面的面积。
12.1.5
【分析】苹果的体积=玻璃缸的底面积×水面上升高度,那么水面上升的高度=苹果的体积÷玻璃缸的底面积,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50×20×0.6÷(40×10)
=600÷400
=1.5(厘米)
水面会上升1.5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不规律物体体积的测量,牢记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13. 2 150 145
【分析】水面高度=水的体积÷容器底面积;一共可以盛水的体积=注入水的体积×3;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体积,鱼缸的体积÷底面积=高,那么玻璃的面积=底面边长×高×4+底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50升=50立方分米
5×5=25(平方分米)
50÷25=2(分米),现在水面的高度是2分米;
50×3=150(升),这个玻璃鱼缸一共可以盛水150升;
150升=150立方分米
150÷25=6(分米)
5×6×4+5×5
=120+25
=145(平方分米)
至少需要玻璃145平方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综合应用,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注意鱼缸的表面积是5个面。
14. 96 64
【分析】由图可知:正方体的棱长是4厘米,将数据代入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4×4×6
=16×6
=96(平方厘米)
4×4×4
=16×4
=64(立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公式。
15.0.864
【分析】由于阴影部分的两个面的面积和是180平方厘米,阴影部分分别是长方体的下面和左面,即这两个面的面积是长×宽,和宽×高,由于长和高知道,即12×宽+8×宽=180,运用乘法分配律,即宽×(12+8)=180,用180÷(12+8)即可求出宽,之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最后转换单位。
【详解】180÷(12+8)
=180÷20
=9(厘米)
12×8×9
=96×9
=864(立方厘米)
864立方厘米=0.864立方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关键是求出长方体的宽。
16. 18 16 4
【分析】此题有两种拼法①拼成长宽高分别为4厘米、1厘米、1厘米的长方体②拼成长宽高分别为2厘米、2厘米、1厘米的长方体,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拼成长方体的体积是4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和。
【详解】(4×1+4×1+1×1)×2
=9×2
=18(平方厘米)
(2×2+2×1+2×1)×2
=8×2
=16(平方厘米)
1×4=4(立方厘米)
【点睛】考查了立体图形的切拼,关键是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18
17.×
【详解】长方体中相交于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分别叫做长、宽、高。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举例说明。
【详解】设长方体的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则体积=5×4×3=60(立方厘米);
正方体的棱长5厘米,则体积=5×5×5=125(立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小。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9.√
【分析】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如果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则说明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也是相等的,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如果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也就是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所以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一定相等。
如:两条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2厘米,
则棱长=12÷12=1(厘米),
表面积=1×1×6=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正方体的棱长公式和表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0.×
【分析】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可以采用代数法,代入数值进行比较。
【详解】如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4厘米、3厘米、2厘米,各增加2厘米后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5厘米、4厘米。
体积增加:6×5×4-4×3×2=120-24=96(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1.×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以及积的变化规律判断即可。
【详解】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根据积的变换规律可知,棱长扩大4倍表面积就扩大4×4=16;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如果正方体的棱长扩大a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a2倍。
22.3375cm3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图的体积。
【详解】15×15×15
=225×15
=3375(cm3)
23.102cm2
【分析】图中的表面积等于长为(8-3)cm、宽为3cm、高为3cm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加上两个边长是3cm的正方形、两个长为3cm、宽为1cm的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3×(8-3)×4+3×3×2+3×3×2+3×1×2
=3×5×4+9×2+9×2+3×2
=15×4+18+18+6
=60+18+18+6
=78+18+6
=96+6
=102(cm2)
24.138厘米
【分析】3盒礼盒捆扎在一起最少需要多少厘米的丝带,则把这三个礼盒竖着叠放在一起,这个长方体的高是一个礼盒高的三倍,根据长方体的特征:12条棱分为互相平行的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由图形可知:需要彩带的长度=2条长+4条高+2条宽+打结用的20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4×3=12(厘米)
2×20+2×15+4×12
=40+30+48
=70+48
=118(厘米)
118+20=138(厘米)
答:至少需要138厘米的丝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
25.(1)长5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2)10立方分米
【分析】(1),如图所示,长方体的长是60-10=50(厘米),宽是40-10×2=20(厘米),高是10厘米。
(2)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长:60-10=50(厘米);
宽:40-10×2
=40-20
=20(厘米);
高:10厘米
答:这个盒子的长是50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0厘米。
(2)50×20×10
=1000×10
=10000(立方厘米)
=10(立方分米)
答:这个盒子的体积是10立方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体的展开图以及体积的计算,牢记体积公式,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是解题关键。
26.90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形状,分情况讨论,找出符合题意的一种计算即可。
【详解】
(3×4)×(3×3)
=12×9
=108(平方厘米);
(3×4)×(3×3)
=12×9
=108(平方厘米);
(3×4)×(3×3)
=12×9
=108(平方厘米);
(3×5)×(3×2)
=15×6
=90(平方厘米)
108>90
答: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至少是90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牢记其特征是解题关键。
27.36平方米
【分析】通风管没有左右两个面,用长×宽×2+长×高×2,求出一节通风管的表面积,再乘通风管节数即可。
【详解】2分米=0.2米
1.5×0.2×4×30
=1.2×30
=36(平方米)
答:至少需要铁皮36平方米。
【点睛】关键是理解通风管的特征,灵活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公式。
28.80平方米
【分析】用长×宽+长×高,求出一级台阶需要铺地砖的面积,再乘台阶数即可。
【详解】(16×0.3+16×0.2)×10
=(4.8+3.2)×10
=8×10
=80(平方米)
答:至少需要80平方米的地砖。
【点睛】关键是灵活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公式。
29.175立方厘米
【分析】首先关注长方体沿高锯掉2厘米前后的变化——表面积减少40平方厘米,实际上,减少的是与原长方体同长同宽,但高为2里面的那部分长方体的侧面积。这个侧面积有前、后、左、右4个面,4个面面积为40平方厘米,则一个面的面积可求,而一个面的宽(即锯掉长方体的高)为2厘米,则每个面的长也可求,列式为40÷4÷2,由于锯掉一部分后变成了正方体,则宽与长相等,都是5厘米。因为是沿高锯掉的,原长方体的长与宽并没有改变,只是高减少了2厘米,则原长方体的体积=5×5×(5+2),计算即可。
【详解】40÷4÷2
=10÷2
=5(厘米)
5×5×(5+2)
=25×7
=175(立方厘米)
答:原来长方体木块的体积是175立方厘米。
【点睛】长方体中有6个面,其中只有一组相对的面可以为正方形。本题涉及到的长方体就是这种类型。沿高锯掉2厘米成为正方体,则要从锯掉那部分长方体减少的面积入手,层层突破,解决问题。
30.688立方厘米
【分析】将一个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8厘米的长方体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等于长方体的高,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把数代入公式求出原来长方体的体积和切下去的正方体的体积,用长方体的体积减去正方体的体积即可。
【详解】长方体的体积:15×10×8
=150×8
=1200(立方厘米)
8×8×8
=64×8
=512(立方厘米)
1200-512=688(立方厘米)
答:剩下部分的体积是688立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题关键是正方体的棱长等于长方体最短边的边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