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8 20:5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中国古代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国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周幽王
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
东周
西周
镐京
洛邑
犬戎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 国
东 周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 秋
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社会形成
东周分期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因孔子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
因各诸侯国连年
相互战争而得名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元谋人、北京人----
半坡人、河姆渡人--
夏、商、西周-----
春秋时期----------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木石并用
青铜器

你还记得远古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吗?
回忆总结: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1951年在长沙识字岭春秋晚期楚墓中发现铁凹形锄。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思考:春秋时期,农业在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上有何新发展?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思考:春秋时期,农业在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上有何新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把中国的物质文明由青铜时代推进到铁器时代。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1.农业: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的意义:
中国进入铁器时代有利于开垦荒地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青铜业
春秋珍品莲鹤方壶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冶铁业
冶铸业成就有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商 业
3、商业发展: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商品交换市场,使用金属货币使用。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1.农业:
3.商业:
2.手工业:
漆器
刀币
思考: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商业)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铁制农具、牛耕开始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行业增多
活跃,市场增多,金属货币使用范围广
一、春秋经济发展
实力增强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
各诸侯国
二、王室衰微
表现:
在井田制下,周王将土地分为九份,由八户人家一起耕种。这八户人家每人都能领到一份田地,称为私田,私田是不用交税的。
八户人家还要共同耕种剩下的一份田地,称其为公田,公田的产物都要上交给国家。
井田制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井田制就发展得很成熟了。在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周王就将土地分为方块,其形状类似于一个“井”字,故得名“井田”。
实力增强
设县、郡控制地方,不再分封
分封制逐步瓦解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
各诸侯国
二、王室衰微
表现:
1.分封制瓦解
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西 周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圆约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
东 周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往后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圆约百里的土地。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
西、东周变化对照表
2.周王室统治力大减
3.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二、王室衰微
1.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表现有:
分封制逐步瓦解;
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
2.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山西
山东
商丘
两湖地区
苏州
浙江会稽
洛邑

春秋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春秋霸主
秦穆公

为什么在西周刚建立时,诸侯不争霸而到了东周就争霸呢
1. 原因
(1)王室衰微
(2)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春秋时期有哪些主要霸主呢?
三、诸侯争霸
(3)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
2. 口号:
尊王攘(rǎng)夷
时空连线人物专访
晋文公
楚庄王
齐桓公
霸主风采
齐桓公
我姓姜,公子小白就是我。当年与公子纠争位,成功成为齐国第15位国君。我任用管仲为相,采纳他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号令诸侯。公元前651年,我又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那时我的霸主地位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地理条件:
靠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管仲改革:
1.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外交上:
称霸方式:
召集诸侯会盟(葵丘会盟)
齐桓公为何能够成为第一霸主?
资源丰富
国富兵强
深得民心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当年晋国内乱,我曾流亡于各国19年,历尽艰难重新回国后,虽然我已62岁,但我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国家很快强大。城濮(pú)之战(晋、楚)中我退避三舍,打败了中原争霸最主要的对手楚国,终成霸业。
霸主风采
晋文公
霸主风采
我决心改革,富国强兵,终于一鸣惊人,成为霸主问鼎中原。
我当大王后,总是贪图享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
大臣们常劝我,我也不听,甚至还下令:谁敢再劝,就砍谁的头!
后来有位大臣用“五彩鸟”的隐语劝我,我决定痛改前非。
1
2
3
4
漫画说史
楚庄王
3. 影响:
请你说说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
材料1: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170多个诸侯国,而到了末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国了。
材料2: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
给社会带来种种的灾难
①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灭掉,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不断扩展。
②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三、诸侯争霸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器出现
牛耕使用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分封制逐步瓦解
霸主:齐桓公、
晋文公等
影响
给人民带来灾难
促进局部统一
促进民族融合
生产力提高
总结
1、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是在( )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C
D
练一练
3、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落
4、我国的分封制逐步瓦解开始于( )
A、商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D
C
5、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本课中相关的成语/典故
①一箭之仇
②一鸣惊人
④退避三舍
③问鼎中原
①齐桓公
④晋文公
②楚庄王
②楚庄王
分享感悟
分享感悟
成语典故 启示感悟
一箭之仇 宽广胸怀、尊重贤士、大局为重
一鸣惊人 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掌握适当时机
问鼎中原 树立远大理想、雄心壮志
退避三舍 为人要深谋远虑,同时要言行一致,知恩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