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自我评价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秋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自我评价题及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08 17:5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秋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自我评价题
(全卷共2页,满分100分,40分钟完成)
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请开动脑筋,充实下面“知识宝库”。(每空2分,共30分)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 )、向( )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抵住了这些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圆顶形可以看成( )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 )的力。
3、增加横梁的( )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 )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4、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我的头骨近似于( )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
)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 )形,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5、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 ),可以抵消( )。
6、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 )和( )。
7、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
8、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 )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二、火眼金睛辨真假,相信你一定会很棒。(每小题2分,共20分)
( )1、只要能抵住拱的外推力,拱的承载能力是无限的。
( )2、在探索桥的活动中,我们把绳子拉得越平直,感觉用力就越大。
( )3、安全帽做成圆顶形是为了好看;鸡蛋能承受较大的重量,是因为鸡蛋壳比较硬。
(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形不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 )5、拉索桥可以大大增加桥的跨度。
( )6、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跟材料的宽度有关,跟材料的厚度无关。
( )7、古代的城门大多建成拱形,仅仅为了好看。
( )8、物体的抗弯曲能力随着物体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 )9、房屋的横梁大多采取立放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节省空间。
( )10、拱在桥面下的大桥,是没有外推力的,因此建桥时不需要考虑外推力。
三、你能为它们选出合适的朋友吗?(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形状的桥最能承受压力的是( )。
A、 B、 C、
2、铁路上钢轨做成“工”字形的目的是( )。
A、节省钢材 B、增加抗弯曲能力 C、便于安装
3、六(2)班某小组的同学进行课外活动,他们学习了材料和结构的有关知识后,要设计建造自己的高塔并检验高塔承受压力的能力,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①测量塔的高度和承受力
②画出设计草图
③选择制作材料和连接物,确定合适、牢固的连接方法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4、鸡蛋能承受较大的重量,是因为( )。
A、鸡蛋壳比较厚 B、利用了斜面原理 C、球形抗压力强
5、我们利用木棍,捆成以下三种支架,其中不易变形的是( )。
B、 C、
6、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 )。
A、横杆 B、斜杆 C、竖杆
7、下列三种瓶子的放法中,( )最容易倾倒。
A、 B、 C、
8、我国保存的最久的石拱桥是( )。
A、安济桥 B、卢沟桥 C、赵州桥
9、在研究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改变的条件是( )。
A、纸梁的材质、长短 B、纸梁的厚度 C、纸梁的宽度
10、世界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历史久远,至今屹立不倒的核心原因是它( )。
A、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B、上小下大,上重下轻 C、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11、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
A、更加美观 B、节约材料 C、更加牢固
12、下列物体中利用到圆顶形原理的是( )。
A、汽车方向盘 B、安全帽 C、铁塔
四、请给下面的几种简单机械连线:(共5分)
拱形 瓦楞纸板
加厚 赵州桥
改变形状 屋子里的横梁立放
球形 铁塔
框架结构 西瓜
五、科学探究:(共21分)
1、如右图,将一些相同的卡纸折成各种形状,进行“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对比实验。(6分)
(1)关于实验操作,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卡纸折出的各种形状的宽度相同
B、在每次实验中,书本之间的距离不能改变
C、无论怎样摆放垫圈,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下面各种形状中,抗弯曲能力最弱的是( )。
A、 B、 C、
(3)这个对比实验可以证明,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和它的( )有关。
A、宽度 B、长度 C、形状
2、小强和同学在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实验时,记录了以下数据。(15分)
研究一:横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研究
横梁的宽度 1倍宽 2倍宽 3倍宽 4倍宽
承受的垫圈个数 2个 3个 5个 7个
研究二:横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研究
横梁的厚度 1倍厚 2倍厚 3倍厚 4倍厚
承受的垫圈个数 2个 8个 32个 68个
(1)分析:
①在“研究一”中我发现:( )。(4分)
②在“研究二”中我发现:( )。(4分)
③比较“研究一”和“研究二”我又发现:( )。(4分)
(2)作用:建房时,我们应该把横梁平放还是立放?(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