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草船借箭作业设计(无答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草船借箭作业设计(无答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9 13:4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名称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课题 草船借箭
设计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改为小学语文作业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本分析 《草船借箭》一文选自我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生动的记叙了孙、刘联合抗曹期间,周瑜心胸狭窄,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为借口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同周瑜斗智斗勇,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成功,挫败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设计意图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既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种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让学生想做作业、乐于做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既要在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设计作业,又要引导学生在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思维和潜能的天空。 1.作业要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当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欲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特别注重了作业的趣味性。 2.作业具有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非要真切的体验不可。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有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最终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作业具有开放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知。 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设计合理、恰当、巧妙、灵活的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让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大胆创新。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字词巩固。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田字格里。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jì,在与cáo操军队交战之际,他委托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借了二十条船,用青布幔子zhē起来,还把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大雾漫天时,船靠近曹军水zhài,船上军士擂 ɡǔ nà喊,曹操下令一万多名弓弩手向江中放箭。雾散时,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chā满了箭。 巩固字词,夯实基础,美观书写。
2.读下面的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课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请摘抄一句。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诸葛亮造箭为什么要请鲁肃帮忙?为什么叮嘱鲁肃不能告诉周瑜帮忙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1)默读课文,填写下列表格。 人物 阅读感受读课文前读课文后周瑜江东才俊,骁勇善战,年少得志诸葛亮鲁肃
(2)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 回顾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的特点。
2.课文是根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的。《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我们阅读古典名著时可以借助每一回的题目,即“回目”来猜测每回的主要内容。请查找资料,写出《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回目,再默读下列回目,猜猜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第三十四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了解回目,与本单元语文园地回目的学习相呼应。
3.请将下列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草船借箭—— 徐庶进曹营—— 关公赴会—— 张飞吃豆芽—— 司马昭之心—— 周瑜打黄盖——
阅读类作业 继续读《三国演习》青少年版,了解诸葛亮身上的其他英雄故事。
作业实施 的反思 作为老师,平时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常常会“一刀切”,那么作业应该怎样布置才合理呢? 1.针对性:老师在选题时,只有将学生的水平层次与知识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设计巩固交际语言项目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性、规范性;设计巩固语法知识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性;设计口语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2.层次性: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题量适中的同步作业,对学生个体层次和知识层次要分析并加以区别,不能搞“一刀切”。老师要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时效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应以强化和巩固当堂或一单元内所授重点、难点知识为主,不宜有过多超前或滞后的知识内容。若某作业作为课内作业,就不能作为课外练习。这样学生才能明白每次作业训练的主旨,才能完成得轻松、愉快、有成效。 4.适量性:老师应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索和知识的系统归类,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毫无针对性的、机械性的练习。老师应把握好这一原则,做到选材有针对性且题量适中,不可把练习变成“题海”,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业当成学生复习和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