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A:学生版(模拟试题+答案解析)
【模拟测试】
单项选择题
1.[山西吕梁2022三模]公元前5世纪的《格尔蒂法典》,是古希腊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完整法典。法典共12栏,从第2栏第49行起,便主要规范关涉私人生活的婚姻、收养、继承、赠与、抵押、监护等方面的行为;法典第1栏第15行起关于主张自由人的诉讼,可以归入民法中关于人身权(身份权)的范畴。该法典
A.得益于罗马万民法的实施 B.有助于公民政治的实施
C.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D.克服了直接民主的弊端
2.[湖北武汉2022模拟(二)]古代雅典在民众法庭上使用水钟计时,案值涉及5000德拉克马以上的案件,原被告双方第一次发言每方准许用10加仑水的时间,第二次发言每方均为3加仑水的时间。调停人准许发言的时间是一次6加仑水的时间。这一现象反映出古代雅典
A.法庭判决相对公正 B.司法程序比较严谨
C.直接民主高度发达 D.私有财产得到维护
3.[青海海东2022二模]罗马法学家莫德斯蒂努斯认为房屋的居住权的遗赠“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事实”。居住权,不仅是房屋直接利用的权利,还包含了人类对居住的需求事实,这使得居住权超过市民法而带有自然法的色彩。可见,该法学家认为居住权
A.是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 B.未得到罗马自然法的保护
C.事关罗马社会经济秩序稳定 D.与财产继承制度密不可分
4.辽宁葫芦岛2022二模[]有学者指出:(罗马)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B.行政官掌握最高司法权
C.判例法体现权力来源 D.法律实践中的理性色彩
5.[辽宁2022冲刺押题(一)]有学者说:“正是罗马法学家将古代希腊传统下的自然法融汇到罗马法‘躯干’之中,才促使整个罗马法律体系充满着理性的光辉。”在罗马有一种法……称为法律解答,即法学家的解答’。”这反映出( )
A.罗马法的发展具有一定专制特点 B.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
C.罗马法律变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D.法学家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6.[湖北武汉2022压轴调研]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7.[山东烟台2022三模]《十二铜表法》规定: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限制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适当照顾弱势群体利益
C.侧重维护平民合法权益 D.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8.[湖北2022考前冲刺(四)]罗马法规定,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人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不过,如果这匹马是遭人用暴力夺走,租马人就不必负责任;但是,如果租马人过了约定时间没有归还而丢失了马,即使马是被人强行夺走,他也要负赔偿责任。这表明罗马法
A.具有理性主义精神 B.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注重保护个人私产 D.虽繁琐但变通性强
9.[贵州贵阳五校2022联考(四)]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
A.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B.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
C.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D.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
10.[青海西宁2022阶段检测]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11.[天津实验中学2022三检]“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12.[辽宁丹东2022二模]拿破仑采纳罗马法的体系、概念,按照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遵循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竞争的原则,指导制定了《法国民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据此可知,该法典
A.具有普通法系特征 B.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
C.旨在强调法制统一 D.推动了欧洲民主建设
13.[山东威海2022开学考]随着罗马国家版图的不断扩大及公民权、半公民权的授予,制定统一的法律来要求人们遵循成为必然要求。比如万民法的设立,调整了罗马公民与新征服地区人民的关系;比如“叛国罪”的实施,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公民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这表明罗马法的实施( )
A.有利于维护共和政体 B.使公民具有了责任意识
C.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 D.调和了各民族间的矛盾
14.[安徽滁州2022摸底]1764 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上述内容体现了
A.天赋人权原则 B.无罪推定原则
C.社会契约理论 D.程序公正思想
15.[黑龙江伊春2022开学考]罗马法学说为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民法典》等法律奠定了理论基础。据此推断,罗马法与近代欧美国家法律都
A.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保障多党轮流执政
C.维护议会至上的权力 D.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16.[浙江东阳2022开学考]《法国民法典》诞生后,法国人坦言罗马法对其影响巨大:“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从本质上看两部法律的相同点在于
A.都适用于存在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
B.《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C.法国资产阶级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
D.两者同属大陆法系
17.[浙江东阳2022开学考]有学者研究西方法律制度发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陪审团审判到刑事诉讼确立了诸多原则,如法官独立和中立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在于
A.维护公民权利 B.坚持权力制衡
C.遵循法律程序 D.保护私有财产
18.[河南三门峡2022一模]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借“马布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明确指出: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违反美国宪法的联邦法律、行政措施、州宪和州法及行政措施为无效。这一做法
A.违背了联邦主义原则 B.强化了权力制衡体制
C.落实了司法独立原则 D.开创了三权分立政治
19.[内蒙古包头2022一模]美国国会于1791年通过了宪法的十条修正案。内容涉及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军队非经户主允许不得驻扎于民房;不得无理搜查与扣押人或物;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宪法未赋予政府或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都由各州或人民保留;等等。这些修正案旨在
A.理清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权力关系 B.完善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扩大美国民主制度的政治基础 D.保障个人私权免受公权的侵害
20.[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联考]英国议会通过《叛逆法》,规定:“1535年2月1日起,蓄意侵犯国王的尊严与称号、否认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把国王看做教会分裂者或暴君的人均为叛逆罪将处以极刑”。这一法案( )
A.推动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 B.确立了天主教会的世俗统治权
C.继承了《至尊法案》的精神 D.侵害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21.[安徽太和2022开学考]13世纪英格兰首席大法官布雷克顿提出“国王在万人之上,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的名言,传颂至今。其撰写的《论英格兰的法律与习惯》一书简编了两千个司法判例,充分融合了罗马法和教会法的某些术语、原则和制度,初步构建了普通法的体系。并被爱德华柯克等大法官当作反对封建独裁的法律论据而在其著述中加以引用。据此,下列有关英国法律发展演变说法最合理的是
A.是罗马法系的代表 B.判例法特征明显
C.为限制国王而创立 D.融合了启蒙思想
22.[黑龙江齐齐哈尔2022开学考]成文法规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案件的判决则是推论出的必然结果。法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设计和建造的机械操作者,法官本身的作用也是机械性的。这样的法律特征最可能属于
A.罗马法 B.日耳曼法 C.大陆法系 D.英美法系
23.[四川内江2022一模]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自动失去了议员资格。这一规定
A.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体现了权力分立制衡原则
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基本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24.[山西朔州2022开学检测]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与设立之低级法院。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毋忝职守时,得终身任职,于规定期间应受俸金,该项俸金于任期内不得减少之。” 这一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
A.确保法院系统的正常运行 B.确保法官的生活待遇
C.确保司法独立 D.确保法官服从国会
材料解析题
25.[山西太原2022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廉政文化建设极端重视,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民为邦本冶构成了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思想基础,勤俭朴素是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作风基础。御史纠察官邪,肃正朝纲,谏官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制度相对完善,监督思想独步世界。在有关廉政的法制和道德的共同作用下,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优秀的政治品质和高尚的操守气节的清官廉吏。中国古代廉政思想与文化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摘编自陈传伟《比较视野下中国特色廉政文化构建》
材料二 为避免文官队伍滋生腐败,滥用职权,西方各国制定了文职官员必须遵守的各项严密规定,如官员经商、兼职,接受金钱、礼品馈赠等,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政府官员同经济界是完全脱钩的,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消除了官员以权谋取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普遍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制度。严格考核、督察,也使入门后的文官人员不敢懈怠。行政活动必须公开、透明,以有利于监督机构有效监控,它们从法律、制度上赋予社会公众、利益集团、新闻媒体严格监督政府的权力。还实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稳定文官队伍,使其工作尽心尽职,无非分之想。
——摘编自时聪《西方文官制度中的廉政机制及其借鉴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廉政机制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历史上中外廉政实践对当今廉政建设的启示。
26.[安徽马鞍山2022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经》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据《晋书·刑法志》载:“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法经》共分六篇:(一)盗(侵犯财产),(二)贼(伤人身体、犯上作乱),(三)网(审判),(四)捕(追捕),(五)杂(其他犯罪行为),(六)具(量刑规定)。法典视盗、贼独重,其称“盗符者诛,籍其家。盗玺者诛。议国法令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还规定“窥宫者膑(挖膝盖骨),拾遗者刖(砍脚),日为盗心焉。”《法经》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其精神延续于北魏,又为唐宋明清律之太祖也。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其内容如下:
项目 主要内容 备注
表一:传唤 诉讼规定
表二:审理 司法审理
表三:执行 判决执行
表四:家长权 身份
表五:继承与监护 遗产和债务继承 出现“借贷”、“买卖”等契约
表六:所有权 所有权转移
表七:房屋和土地 邻里关系
表八;私犯 伤害、盗窃、诈骗等 刑法制裁仅10条,余皆民事处罚;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处死刑
表九:公犯 犯罪
表十:宗教 宗教仪式与习俗
表十一:婚姻 平民与责族不得通婚
表十二:补充 祭品和债权占有
——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经》与《十二铜表法》立法理念的相同之处,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主要原因。
27.[黑龙江哈尔滨2022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的英国司法程序复杂,法院权责不明。为此英国逐步进行了司法改革,并以1873年《司法条例》的颁布为顶峰,对英国原有的普通法诉讼程序、衡平法诉讼程序以及英国原有的上诉程序等进行了改革。具体而言,就.普通法诉讼程序的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此阶段的改革是零散的,主要针对个别问题进行的具体改革,并未对僵化的令状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第二阶段是十九世纪中期,对普通法诉讼程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与普通法诉讼程序改革相同,衡平法诉讼程序的改革也是根据司法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而开展。鉴于衡平法暴露出来的诸多弊端,上议院成立小型司法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衡平法及衡平法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案。在上诉程序改革中,“实体优于程序”的观念逐渐形成并被人们所接受。
——张名锋《论十九世纪英国司法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近代司法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司法改革的作用。
【模拟测试】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尔蒂法典》具有强烈的民事法律色彩,这有助于公民政治的实施,B项正确;A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明显不符,排除A项;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且材料也无从体现,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且“克服了”的说法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雅典民众法庭在审理案件时,原被告双方的发言时间用水钟计时,双方各发言两次,这体现了古代雅典司法程序比较严谨,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司法审判的过程,没有体现法庭判决是否公正,排除A项;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与维护私有财产无关,排除D项。
3.【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学家莫德斯蒂努斯认为居住权超过市民法而带有自然法的色彩。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由此可知,罗马法学家莫德斯蒂努斯认为居住权是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是受自然法的保护的,A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罗马社会经济秩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财产继承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罗马)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可知,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进而体现了法律实践中的理性色彩,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罗马法体系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最高司法权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权力来源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正是罗马法学家将古代希腊传统下的自然法融汇到罗马法‘躯干’之中……称为法律解答,即法学家的解答”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罗马法学家对自然法理论的运用,进行解答与著述对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作出了突出贡献,即法学家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D项正确;专制不符合罗马法特点,材料内容并没有体现罗马法专制的特点,排除A项;“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的表述体现了罗马法的影响,这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且长治久安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法学家对罗马法发展与完善的推动作用,没有体现罗马法的随意性,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C项。
6.【答案】C
【详解】根据“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可得出罗马法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当地罗马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商业纠纷,因此法律也要适当的调整,C正确;材料只说债务关系转移,但私产的观念没有动摇,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出是保护谁,排除B;D项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D。
7.【答案】B
【详解】要求原告为疾病或年老的被告提供交通工具,对于为贫民当事人提供担保者不作财力限制等,反映了《十二铜表法》适当照顾弱势群体利益,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十二铜表法》限制奴隶主贵族的特权,A项错误;侧重维护平民合法权益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8.【答案】A
【详解】罗马法中,对于马匹丢失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形都加 以考虑并给予适当的判决依据,这说明罗马法的制定带有明显的理性主义精神,A正确;形式主义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保护个人私有财产只是材料中部分内容的体现,C片面解读材料,排除;“繁琐”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
9.【答案】B
【详解】由材料“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可知,申诉途径的保障有利于公民获得公正的判决,从而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故选B。材料中对公民申诉权保护只能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但无法有效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法律的解释权仍掌握在贵族手里,排除A;保护公民的申诉权能限制官员滥用权力状况的出现,但这与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之间没有关联,排除C;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10.【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根据材料“罗马法……重新出现可知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国家法律制定的基础,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故B错误;罗马法的主旨内容是罗马法对后世法律的制定有作用,并没有讲到民主制度的的影响,故C错误;罗马法并没有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故D错误。
11.【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说明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内容进行了革新,故B项正确;“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 万民法继续公民法的主要是一些原则、思想,更多地是吸收了其他各民族和地中海地区的一些法律规范,故A项错误; “万民法……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这些内容的调整从侧面证明了公民法没有“忽略”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故C项错误;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从适用范围、内容侧重点、存在时期等方面都不相同,所以公民法不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详解】《法国民法典》是在遵循了启蒙思想的理念,符合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强调遵循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竞争的原则,而且在欧洲影响广泛,这有助于推动欧洲民主建设,D项正确;《法国民法典》依照的是罗马法,属于大陆法系,而普通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排除A项;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法国民法典》旨在维护统治,排除C项。
13.【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疆域扩大,罗马法在不断调整。万民法的设立,调整了罗马公民与新征服地区人民的关系;“叛国罪”的实施,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公民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这有利于缓和矛盾,增强国家的凝聚力,C项正确;万民法实施于罗马帝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与公民的责任意识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各民族间的矛盾,排除D项。
14.【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是未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前,推定被控告者无罪,符合材料“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的说法,B项正确;天赋人权意指人具有天生的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排除A项;社会契约强调的是政府同人民之间的契约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程序公正思想,排除D项。
15.【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中的自然法蕴含着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等观念,英国的《权利法案》和法国的《民法典》都体现的是对民众权力的肯定,因此三者的法律都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D正确;A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征,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C仅适用于英国的《权利法案》,排除。
16.【答案】A
【详解】两部法律都保护私有财产,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本质上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BD两项说法正确,但只是对二者相同点的表面概括,没有反映其本质,排除;资产阶级不是直接“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C项错误。
17.【答案】A
【详解】法官中立是指在诉讼中,法官应当不偏不倚地对待双方当事人,给予各方主体以同等的对待,最终保证各方主体诉讼权利的平等,而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不告不理原则指的是对未经起诉的事情法院不予受理的诉讼原则。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A项正确;近代西方国家在权力结构层面,坚持权力制衡,B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法律程序是维护公民权利的手段,不是核心目标,排除C项;刑事诉讼案例不一定都涉及私有财产,而且财产权只是公民权之一,排除D项。
18.【答案】B
【详解】约翰·马歇尔所确立的最高法院的权力,体现了最高法院对联邦国会和州议会立法权力的制衡,因而该做法强化了权力制衡体制,B项正确;联邦主义原则是指联邦利益至上,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最高法院的立法审查权力,与司法独立无关,排除C项;三权分立政治是1787年宪法确立的,D项错误。
19.【答案】D
【详解】材料“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宪法未赋予政府或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都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体现了宪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材料“军队非经户主允许不得驻扎于民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体现了宪法保护民众个人私权免于公权的侵害,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20.【答案】C
【详解】《至尊法案》的精神是确立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扩大王权,而材料中的《叛逆法》将“否认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等视为大罪,着是继承了这一原则,C项正确;责任内阁制是削弱王权,排除A项;这是削弱天主教教权,排除B项;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尚未爆发,排除D项。
21.【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因此根据材料“其撰写的《论英格兰的法律与习惯》一书简编了两千个司法判例”可知判例法特征明显,B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与《大宪章》有关,排除;启蒙运动兴起于17、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22.【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与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结合材料中“成文法规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案件的判决则是推论出的必然结果。法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设计和建造的机械操作者,法官本身的作用也是机械性的”可知,这样的法律特征属于大陆法系,C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大陆法系,并非罗马法,A项排除;日耳曼法是在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形成的成文法,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官的地位突出,这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排除。
23.【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自动失去了议员资格”可知此规定是为了防止议会中的议员和国王之间的联合,体现了权力分立制衡原则,故选B项;由材料可知英王还未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A项;《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排除C项;责任内阁制确立与此法案无关,排除D项。
24.【答案】C
【详解】材料中关于法院、法官任职和俸金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法院和法官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的干预,从而确保司法独立,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法院系统的运作,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法官的生活待遇,故B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法官终身任职,不必服从国会,故D错误。
材料解析题
25.
【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机制完善;典范辈出;底蕴深厚。(任答4点)
(2)健全行政法规,严格约束文官的行政行为;完善管理体制,严格限制文官行政权力;严格官员的任用考核和督察;坚持政务公开,充分发挥社会及舆论监督作用;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文官队伍。(任意3点)
(3)加强理想信仰教育;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完善廉政立法工作;加强权力的监督制约;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发挥廉政模范榜样作用等。(任意两点)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得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民为邦本、勤俭朴素、御史纠察官邪,肃正朝纲”得出内容丰富;根据材料“监察制度相对完善,监督思想独步世界”得出机制完善;根据材料“在有关廉政的法制和道德的共同作用下,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优秀的政治品质和高尚的操守气节的清官廉吏”得出典范辈出;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廉政思想与文化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得出底蕴深厚。
(2)根据材料“为避免文官队伍滋生腐败,滥用职权,西方各国制定了文职官员必须遵守的各项严密规定”得出健全行政法规,严格约束文官的行政行为,完善管理体制,严格限制文官行政权力;根据材料“普遍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制度”得出严格官员的任用考核和督察;根据材料“行政活动必须公开、透明,以有利于监督机构有效监控,它们从法律、制度上赋予社会公众、利益集团、新闻媒体严格监督政府的权力”得出坚持政务公开,充分发挥社会及舆论监督作用;根据材料“还实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稳定文官队伍,使其工作尽心尽职,无非分之想”得出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文官队伍。
(3)根据材料“民为邦本冶构成了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思想基础”并结合所学得出加强理想信仰教育,加强道德规范建设;根据材料“文职官员必须遵守的各项严密规定”并结合所学得出完善廉政立法工作;根据材料“从法律、制度上赋予社会公众、利益集团、新闻媒体严格监督政府的权力”得出加强权力的监督制约;根据材料“实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得出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根据材料“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优秀的政治品质和高尚的操守气节的清官廉吏”得出发挥廉政模范榜样作用等。
26.
【答案】(1)特点:杂糅各诸侯国法律;以刑法为主;原始野蛮;诸法合体。
(2)相同之处:保护私有财产;轻罪重罚(或重惩罚)。
不同之处:《法经》重刑法;《十二铜表法》重民法保护。《法经》强调等级;《十二铜表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主要原因:维护地主阶级统治需要,平民与贵族斗争结果;小农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法家思想的影响,自然法思想的熏陶。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据《晋书·刑法志》载:“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可知杂糅各诸侯国法律;根据材料“(一)盗(侵犯财产),(二)贼(伤人身体、犯上作乱),(三)网(审判),(四)捕(追捕),(五)杂(其他犯罪行为),(六)具(量刑规定)”可知刑法为主;诸法合体;根据材料“窥宫者膑(挖膝盖骨),拾遗者刖(砍脚),日为盗心焉。”可知原始野蛮。
(2)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盗(侵犯财产)”和材料二“伤害、盗窃、诈骗等”可知保护私有财产;根据材料一“窥宫者膑(挖膝盖骨),拾遗者刖(砍脚),日为盗心焉 ”和材料二“刑法制裁仅10条,余皆民事处罚;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处死刑”可知轻罪重罚(或重惩罚)。
不同之处:根据第一小问可知《法经》重刑法;根据材料二的《十二铜表法》内容可知《十二铜表法》重民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经》强调等级;《十二铜表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原因可从中国和西方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不同去分析,具体分析可得:维护地主阶级统治需要,平民与贵族斗争结果;小农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法家思想的影响,自然法思想的熏陶。
27.
【答案】(1)针对司法体制的弊端进行改革;法律保障;改革内容比较全面;具有阶段性、渐进性、不断完善;依据调查结果;设立专门机构;实体优于程序。
(2)建立起了现代司法体制;符合工业社会发展的需求;巩固统治;对以后各国司法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高效率;转变传统观念;更好的保障诉讼当事人的权利。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 19世纪的英国司法程序复杂,法院权责不明。为此英国逐步进行了司法改革”可知,针对司法体制的弊端进行改革;根据材料“为此英国逐步进行了司法改革,并以1873年《司法条例》的颁布为顶峰,对英国原有的普通法诉讼程序、衡平法诉讼程序以及英国原有的上诉程序等进行了改革”可知,法律保障、改革内容比较全面;从改革的历程看,具有阶段性、渐进性、不断完善;根据材料“与普通法诉讼程序改革相同,衡平法诉讼程序的改革也是根据司法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而开展”可知,依据调查结果;根据材料“鉴于衡平法暴露出来的诸多弊端,上议院成立小型司法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衡平法及衡平法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案”可知,设立专门机构;根据材料“在上诉程序改革中,‘实体优于程序’的观念逐渐形成并被人们所接受。”可知,实体优于程序。
(2)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立起了现代司法体制;英国的司法改革符合工业社会发展的需求;司法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从借鉴作用看,英国的司法改革对以后各国司法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根据材料“主要针对个别问题进行的具体改革,并未对僵化的令状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可知,转变传统观念;根据材料“实体优于程序”可以更好的保障诉讼当事人的权利。
B:教师版(模拟试题后附答案解析)
【模拟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山西吕梁2022三模]公元前5世纪的《格尔蒂法典》,是古希腊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完整法典。法典共12栏,从第2栏第49行起,便主要规范关涉私人生活的婚姻、收养、继承、赠与、抵押、监护等方面的行为;法典第1栏第15行起关于主张自由人的诉讼,可以归入民法中关于人身权(身份权)的范畴。该法典
A.得益于罗马万民法的实施 B.有助于公民政治的实施
C.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D.克服了直接民主的弊端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尔蒂法典》具有强烈的民事法律色彩,这有助于公民政治的实施,B项正确;A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明显不符,排除A项;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且材料也无从体现,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且“克服了”的说法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2.[湖北武汉2022模拟(二)]古代雅典在民众法庭上使用水钟计时,案值涉及5000德拉克马以上的案件,原被告双方第一次发言每方准许用10加仑水的时间,第二次发言每方均为3加仑水的时间。调停人准许发言的时间是一次6加仑水的时间。这一现象反映出古代雅典
A.法庭判决相对公正 B.司法程序比较严谨
C.直接民主高度发达 D.私有财产得到维护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雅典民众法庭在审理案件时,原被告双方的发言时间用水钟计时,双方各发言两次,这体现了古代雅典司法程序比较严谨,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司法审判的过程,没有体现法庭判决是否公正,排除A项;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与维护私有财产无关,排除D项。
3.[青海海东2022二模]罗马法学家莫德斯蒂努斯认为房屋的居住权的遗赠“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事实”。居住权,不仅是房屋直接利用的权利,还包含了人类对居住的需求事实,这使得居住权超过市民法而带有自然法的色彩。可见,该法学家认为居住权
A.是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 B.未得到罗马自然法的保护
C.事关罗马社会经济秩序稳定 D.与财产继承制度密不可分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学家莫德斯蒂努斯认为居住权超过市民法而带有自然法的色彩。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由此可知,罗马法学家莫德斯蒂努斯认为居住权是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是受自然法的保护的,A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罗马社会经济秩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财产继承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4.辽宁葫芦岛2022二模[]有学者指出:(罗马)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B.行政官掌握最高司法权
C.判例法体现权力来源 D.法律实践中的理性色彩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罗马)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可知,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进而体现了法律实践中的理性色彩,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罗马法体系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最高司法权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权力来源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5.[辽宁2022冲刺押题(一)]有学者说:“正是罗马法学家将古代希腊传统下的自然法融汇到罗马法‘躯干’之中,才促使整个罗马法律体系充满着理性的光辉。”在罗马有一种法……称为法律解答,即法学家的解答’。”这反映出( )
A.罗马法的发展具有一定专制特点 B.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
C.罗马法律变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D.法学家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正是罗马法学家将古代希腊传统下的自然法融汇到罗马法‘躯干’之中……称为法律解答,即法学家的解答”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罗马法学家对自然法理论的运用,进行解答与著述对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作出了突出贡献,即法学家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D项正确;专制不符合罗马法特点,材料内容并没有体现罗马法专制的特点,排除A项;“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的表述体现了罗马法的影响,这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且长治久安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法学家对罗马法发展与完善的推动作用,没有体现罗马法的随意性,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C项。
6.[湖北武汉2022压轴调研]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答案】C
【详解】根据“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可得出罗马法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当地罗马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商业纠纷,因此法律也要适当的调整,C正确;材料只说债务关系转移,但私产的观念没有动摇,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出是保护谁,排除B;D项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D。
7.[山东烟台2022三模]《十二铜表法》规定: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限制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适当照顾弱势群体利益
C.侧重维护平民合法权益 D.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答案】B
【详解】要求原告为疾病或年老的被告提供交通工具,对于为贫民当事人提供担保者不作财力限制等,反映了《十二铜表法》适当照顾弱势群体利益,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十二铜表法》限制奴隶主贵族的特权,A项错误;侧重维护平民合法权益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8.[湖北2022考前冲刺(四)]罗马法规定,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人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不过,如果这匹马是遭人用暴力夺走,租马人就不必负责任;但是,如果租马人过了约定时间没有归还而丢失了马,即使马是被人强行夺走,他也要负赔偿责任。这表明罗马法
A.具有理性主义精神 B.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注重保护个人私产 D.虽繁琐但变通性强
【答案】A
【详解】罗马法中,对于马匹丢失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形都加 以考虑并给予适当的判决依据,这说明罗马法的制定带有明显的理性主义精神,A正确;形式主义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保护个人私有财产只是材料中部分内容的体现,C片面解读材料,排除;“繁琐”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
9.[贵州贵阳五校2022联考(四)]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
A.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B.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
C.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D.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
【答案】B
【详解】由材料“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可知,申诉途径的保障有利于公民获得公正的判决,从而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故选B。材料中对公民申诉权保护只能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但无法有效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法律的解释权仍掌握在贵族手里,排除A;保护公民的申诉权能限制官员滥用权力状况的出现,但这与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之间没有关联,排除C;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10.[青海西宁2022阶段检测]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根据材料“罗马法……重新出现可知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国家法律制定的基础,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故B错误;罗马法的主旨内容是罗马法对后世法律的制定有作用,并没有讲到民主制度的的影响,故C错误;罗马法并没有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故D错误。
11.[天津实验中学2022三检]“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说明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内容进行了革新,故B项正确;“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 万民法继续公民法的主要是一些原则、思想,更多地是吸收了其他各民族和地中海地区的一些法律规范,故A项错误; “万民法……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这些内容的调整从侧面证明了公民法没有“忽略”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故C项错误;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从适用范围、内容侧重点、存在时期等方面都不相同,所以公民法不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故D项错误。
12.[辽宁丹东2022二模]拿破仑采纳罗马法的体系、概念,按照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遵循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竞争的原则,指导制定了《法国民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据此可知,该法典
A.具有普通法系特征 B.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
C.旨在强调法制统一 D.推动了欧洲民主建设
【答案】B
【详解】《法国民法典》是在遵循了启蒙思想的理念,符合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强调遵循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竞争的原则,而且在欧洲影响广泛,这有助于推动欧洲民主建设,D项正确;《法国民法典》依照的是罗马法,属于大陆法系,而普通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排除A项;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法国民法典》旨在维护统治,排除C项。
13.[山东威海2022开学考]随着罗马国家版图的不断扩大及公民权、半公民权的授予,制定统一的法律来要求人们遵循成为必然要求。比如万民法的设立,调整了罗马公民与新征服地区人民的关系;比如“叛国罪”的实施,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公民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这表明罗马法的实施( )
A.有利于维护共和政体 B.使公民具有了责任意识
C.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 D.调和了各民族间的矛盾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疆域扩大,罗马法在不断调整。万民法的设立,调整了罗马公民与新征服地区人民的关系;“叛国罪”的实施,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公民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这有利于缓和矛盾,增强国家的凝聚力,C项正确;万民法实施于罗马帝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与公民的责任意识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各民族间的矛盾,排除D项。
14.[安徽滁州2022摸底]1764 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上述内容体现了
A.天赋人权原则 B.无罪推定原则
C.社会契约理论 D.程序公正思想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是未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前,推定被控告者无罪,符合材料“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的说法,B项正确;天赋人权意指人具有天生的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排除A项;社会契约强调的是政府同人民之间的契约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程序公正思想,排除D项。
15.[黑龙江伊春2022开学考]罗马法学说为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民法典》等法律奠定了理论基础。据此推断,罗马法与近代欧美国家法律都
A.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保障多党轮流执政
C.维护议会至上的权力 D.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中的自然法蕴含着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等观念,英国的《权利法案》和法国的《民法典》都体现的是对民众权力的肯定,因此三者的法律都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D正确;A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征,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C仅适用于英国的《权利法案》,排除。
16.[浙江东阳2022开学考]《法国民法典》诞生后,法国人坦言罗马法对其影响巨大:“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从本质上看两部法律的相同点在于
A.都适用于存在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
B.《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C.法国资产阶级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
D.两者同属大陆法系
【答案】A
【详解】两部法律都保护私有财产,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本质上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BD两项说法正确,但只是对二者相同点的表面概括,没有反映其本质,排除;资产阶级不是直接“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C项错误。
17.[浙江东阳2022开学考]有学者研究西方法律制度发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陪审团审判到刑事诉讼确立了诸多原则,如法官独立和中立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在于
A.维护公民权利 B.坚持权力制衡
C.遵循法律程序 D.保护私有财产
【答案】A
【详解】法官中立是指在诉讼中,法官应当不偏不倚地对待双方当事人,给予各方主体以同等的对待,最终保证各方主体诉讼权利的平等,而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不告不理原则指的是对未经起诉的事情法院不予受理的诉讼原则。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A项正确;近代西方国家在权力结构层面,坚持权力制衡,B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法律程序是维护公民权利的手段,不是核心目标,排除C项;刑事诉讼案例不一定都涉及私有财产,而且财产权只是公民权之一,排除D项。
18.[河南三门峡2022一模]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借“马布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明确指出: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违反美国宪法的联邦法律、行政措施、州宪和州法及行政措施为无效。这一做法
A.违背了联邦主义原则 B.强化了权力制衡体制
C.落实了司法独立原则 D.开创了三权分立政治
【答案】B
【详解】约翰·马歇尔所确立的最高法院的权力,体现了最高法院对联邦国会和州议会立法权力的制衡,因而该做法强化了权力制衡体制,B项正确;联邦主义原则是指联邦利益至上,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最高法院的立法审查权力,与司法独立无关,排除C项;三权分立政治是1787年宪法确立的,D项错误。
19.[内蒙古包头2022一模]美国国会于1791年通过了宪法的十条修正案。内容涉及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军队非经户主允许不得驻扎于民房;不得无理搜查与扣押人或物;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宪法未赋予政府或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都由各州或人民保留;等等。这些修正案旨在
A.理清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权力关系 B.完善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扩大美国民主制度的政治基础 D.保障个人私权免受公权的侵害
【答案】D
【详解】材料“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宪法未赋予政府或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都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体现了宪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材料“军队非经户主允许不得驻扎于民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体现了宪法保护民众个人私权免于公权的侵害,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20.[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联考]英国议会通过《叛逆法》,规定:“1535年2月1日起,蓄意侵犯国王的尊严与称号、否认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把国王看做教会分裂者或暴君的人均为叛逆罪将处以极刑”。这一法案( )
A.推动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 B.确立了天主教会的世俗统治权
C.继承了《至尊法案》的精神 D.侵害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答案】C
【详解】《至尊法案》的精神是确立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扩大王权,而材料中的《叛逆法》将“否认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等视为大罪,着是继承了这一原则,C项正确;责任内阁制是削弱王权,排除A项;这是削弱天主教教权,排除B项;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尚未爆发,排除D项。故选C项。
21.[安徽太和2022开学考]13世纪英格兰首席大法官布雷克顿提出“国王在万人之上,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的名言,传颂至今。其撰写的《论英格兰的法律与习惯》一书简编了两千个司法判例,充分融合了罗马法和教会法的某些术语、原则和制度,初步构建了普通法的体系。并被爱德华柯克等大法官当作反对封建独裁的法律论据而在其著述中加以引用。据此,下列有关英国法律发展演变说法最合理的是
A.是罗马法系的代表 B.判例法特征明显
C.为限制国王而创立 D.融合了启蒙思想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因此根据材料“其撰写的《论英格兰的法律与习惯》一书简编了两千个司法判例”可知判例法特征明显,B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与《大宪章》有关,排除;启蒙运动兴起于17、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2.[黑龙江齐齐哈尔2022开学考]成文法规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案件的判决则是推论出的必然结果。法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设计和建造的机械操作者,法官本身的作用也是机械性的。这样的法律特征最可能属于
A.罗马法 B.日耳曼法 C.大陆法系 D.英美法系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与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结合材料中“成文法规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案件的判决则是推论出的必然结果。法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设计和建造的机械操作者,法官本身的作用也是机械性的”可知,这样的法律特征属于大陆法系,C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大陆法系,并非罗马法,A项排除;日耳曼法是在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形成的成文法,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官的地位突出,这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排除。故选C项。
23.[四川内江2022一模]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自动失去了议员资格。这一规定
A.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体现了权力分立制衡原则
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基本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自动失去了议员资格”可知此规定是为了防止议会中的议员和国王之间的联合,体现了权力分立制衡原则,故选B项;由材料可知英王还未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A项;《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排除C项;责任内阁制确立与此法案无关,排除D项。
24.[山西朔州2022开学检测]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与设立之低级法院。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毋忝职守时,得终身任职,于规定期间应受俸金,该项俸金于任期内不得减少之。” 这一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
A.确保法院系统的正常运行 B.确保法官的生活待遇
C.确保司法独立 D.确保法官服从国会
【答案】C
【详解】材料中关于法院、法官任职和俸金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法院和法官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的干预,从而确保司法独立,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法院系统的运作,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法官的生活待遇,故B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法官终身任职,不必服从国会,故D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
25.[山西太原2022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廉政文化建设极端重视,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民为邦本冶构成了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思想基础,勤俭朴素是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作风基础。御史纠察官邪,肃正朝纲,谏官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制度相对完善,监督思想独步世界。在有关廉政的法制和道德的共同作用下,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优秀的政治品质和高尚的操守气节的清官廉吏。中国古代廉政思想与文化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摘编自陈传伟《比较视野下中国特色廉政文化构建》
材料二 为避免文官队伍滋生腐败,滥用职权,西方各国制定了文职官员必须遵守的各项严密规定,如官员经商、兼职,接受金钱、礼品馈赠等,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政府官员同经济界是完全脱钩的,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消除了官员以权谋取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普遍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制度。严格考核、督察,也使入门后的文官人员不敢懈怠。行政活动必须公开、透明,以有利于监督机构有效监控,它们从法律、制度上赋予社会公众、利益集团、新闻媒体严格监督政府的权力。还实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稳定文官队伍,使其工作尽心尽职,无非分之想。
——摘编自时聪《西方文官制度中的廉政机制及其借鉴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廉政机制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历史上中外廉政实践对当今廉政建设的启示。
【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机制完善;典范辈出;底蕴深厚。(任答4点)
(2)健全行政法规,严格约束文官的行政行为;完善管理体制,严格限制文官行政权力;严格官员的任用考核和督察;坚持政务公开,充分发挥社会及舆论监督作用;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文官队伍。(任意3点)
(3)加强理想信仰教育;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完善廉政立法工作;加强权力的监督制约;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发挥廉政模范榜样作用等。(任意两点)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得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民为邦本、勤俭朴素、御史纠察官邪,肃正朝纲”得出内容丰富;根据材料“监察制度相对完善,监督思想独步世界”得出机制完善;根据材料“在有关廉政的法制和道德的共同作用下,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优秀的政治品质和高尚的操守气节的清官廉吏”得出典范辈出;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廉政思想与文化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得出底蕴深厚。
(2)根据材料“为避免文官队伍滋生腐败,滥用职权,西方各国制定了文职官员必须遵守的各项严密规定”得出健全行政法规,严格约束文官的行政行为,完善管理体制,严格限制文官行政权力;根据材料“普遍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制度”得出严格官员的任用考核和督察;根据材料“行政活动必须公开、透明,以有利于监督机构有效监控,它们从法律、制度上赋予社会公众、利益集团、新闻媒体严格监督政府的权力”得出坚持政务公开,充分发挥社会及舆论监督作用;根据材料“还实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稳定文官队伍,使其工作尽心尽职,无非分之想”得出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文官队伍。
(3)根据材料“民为邦本冶构成了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思想基础”并结合所学得出加强理想信仰教育,加强道德规范建设;根据材料“文职官员必须遵守的各项严密规定”并结合所学得出完善廉政立法工作;根据材料“从法律、制度上赋予社会公众、利益集团、新闻媒体严格监督政府的权力”得出加强权力的监督制约;根据材料“实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得出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根据材料“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优秀的政治品质和高尚的操守气节的清官廉吏”得出发挥廉政模范榜样作用等。
26.[安徽马鞍山2022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经》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据《晋书·刑法志》载:“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法经》共分六篇:(一)盗(侵犯财产),(二)贼(伤人身体、犯上作乱),(三)网(审判),(四)捕(追捕),(五)杂(其他犯罪行为),(六)具(量刑规定)。法典视盗、贼独重,其称“盗符者诛,籍其家。盗玺者诛。议国法令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还规定“窥宫者膑(挖膝盖骨),拾遗者刖(砍脚),日为盗心焉。”《法经》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其精神延续于北魏,又为唐宋明清律之太祖也。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其内容如下:
项目 主要内容 备注
表一:传唤 诉讼规定
表二:审理 司法审理
表三:执行 判决执行
表四:家长权 身份
表五:继承与监护 遗产和债务继承 出现“借贷”、“买卖”等契约
表六:所有权 所有权转移
表七:房屋和土地 邻里关系
表八;私犯 伤害、盗窃、诈骗等 刑法制裁仅10条,余皆民事处罚;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处死刑
表九:公犯 犯罪
表十:宗教 宗教仪式与习俗
表十一:婚姻 平民与责族不得通婚
表十二:补充 祭品和债权占有
——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经》与《十二铜表法》立法理念的相同之处,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主要原因。
【答案】(1)特点:杂糅各诸侯国法律;以刑法为主;原始野蛮;诸法合体。
(2)相同之处:保护私有财产;轻罪重罚(或重惩罚)。
不同之处:《法经》重刑法;《十二铜表法》重民法保护。《法经》强调等级;《十二铜表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主要原因:维护地主阶级统治需要,平民与贵族斗争结果;小农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法家思想的影响,自然法思想的熏陶。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据《晋书·刑法志》载:“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可知杂糅各诸侯国法律;根据材料“(一)盗(侵犯财产),(二)贼(伤人身体、犯上作乱),(三)网(审判),(四)捕(追捕),(五)杂(其他犯罪行为),(六)具(量刑规定)”可知刑法为主;诸法合体;根据材料“窥宫者膑(挖膝盖骨),拾遗者刖(砍脚),日为盗心焉。”可知原始野蛮。
(2)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盗(侵犯财产)”和材料二“伤害、盗窃、诈骗等”可知保护私有财产;根据材料一“窥宫者膑(挖膝盖骨),拾遗者刖(砍脚),日为盗心焉 ”和材料二“刑法制裁仅10条,余皆民事处罚;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处死刑”可知轻罪重罚(或重惩罚)。
不同之处:根据第一小问可知《法经》重刑法;根据材料二的《十二铜表法》内容可知《十二铜表法》重民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经》强调等级;《十二铜表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原因可从中国和西方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不同去分析,具体分析可得:维护地主阶级统治需要,平民与贵族斗争结果;小农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法家思想的影响,自然法思想的熏陶。
27.[黑龙江哈尔滨2022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的英国司法程序复杂,法院权责不明。为此英国逐步进行了司法改革,并以1873年《司法条例》的颁布为顶峰,对英国原有的普通法诉讼程序、衡平法诉讼程序以及英国原有的上诉程序等进行了改革。具体而言,就.普通法诉讼程序的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此阶段的改革是零散的,主要针对个别问题进行的具体改革,并未对僵化的令状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第二阶段是十九世纪中期,对普通法诉讼程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与普通法诉讼程序改革相同,衡平法诉讼程序的改革也是根据司法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而开展。鉴于衡平法暴露出来的诸多弊端,上议院成立小型司法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衡平法及衡平法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案。在上诉程序改革中,“实体优于程序”的观念逐渐形成并被人们所接受。
——张名锋《论十九世纪英国司法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近代司法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司法改革的作用。
【答案】(1)针对司法体制的弊端进行改革;法律保障;改革内容比较全面;具有阶段性、渐进性、不断完善;依据调查结果;设立专门机构;实体优于程序。
(2)建立起了现代司法体制;符合工业社会发展的需求;巩固统治;对以后各国司法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高效率;转变传统观念;更好的保障诉讼当事人的权利。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 19世纪的英国司法程序复杂,法院权责不明。为此英国逐步进行了司法改革”可知,针对司法体制的弊端进行改革;根据材料“为此英国逐步进行了司法改革,并以1873年《司法条例》的颁布为顶峰,对英国原有的普通法诉讼程序、衡平法诉讼程序以及英国原有的上诉程序等进行了改革”可知,法律保障、改革内容比较全面;从改革的历程看,具有阶段性、渐进性、不断完善;根据材料“与普通法诉讼程序改革相同,衡平法诉讼程序的改革也是根据司法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而开展”可知,依据调查结果;根据材料“鉴于衡平法暴露出来的诸多弊端,上议院成立小型司法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衡平法及衡平法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案”可知,设立专门机构;根据材料“在上诉程序改革中,‘实体优于程序’的观念逐渐形成并被人们所接受。”可知,实体优于程序。
(2)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立起了现代司法体制;英国的司法改革符合工业社会发展的需求;司法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从借鉴作用看,英国的司法改革对以后各国司法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根据材料“主要针对个别问题进行的具体改革,并未对僵化的令状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可知,转变传统观念;根据材料“实体优于程序”可以更好的保障诉讼当事人的权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