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电阻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3电阻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08 20:3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电阻
学习目标
1.认识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能画出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重点)
4.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重点)
知识点 电阻
1.演示实验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如图所示,把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实验可以发现:电路接入 铜丝 (选填“铜丝”或“镍铬合金丝”)时,灯泡较亮,电流表示数较大,表明 铜丝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
2.电阻
(1)电阻的定义:在物理学中,用 电阻 来表示导体对电流 阻碍 作用的大小.
(2)电阻的符号:① R ;②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
(3)电阻的单位:
①国际单位: 欧姆 ,简称: 欧 ,符号: Ω ;
②常用单位: 千欧(kΩ) 、 兆欧(MΩ) ;
③单位间的换算:MΩkΩΩ
20 Ω= 0.02  kΩ= 2×10-5 MΩ.
                 (回归教材)34 000 Ω=  34  kΩ= 0.034  MΩ.                  (回归教材)有两段导线A和B,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导线A的电流较大,通过导线B的电流较小,由此可知,导线 B (选填“A”或“B”)的电阻较大.
知识点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学生实验1: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 材料 、 长度 、 横截面积 有关.
实验方案:实验电路如图所示,A、B、C为三根镍铬合金丝,D为铜丝,其中A、C的长度相同,B、D的长度也相同,B、C、D的粗细相同.通过比较 电流大小 来比较导体的电阻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转换 法.
实验数据:
代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电流大小/A
A 镍铬合金 2L 2S
B 镍铬合金 L S
C 镍铬合金 2L S
D 铜丝 L S
数据分析:
(1)比较 B、C 可知,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 大 .
(2)比较 A、C 可知,材料、长度均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小 .
(3)比较 B、D 可知,长度、横截面积均相同时,铜丝的电阻较 小 .
(4)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控制变量 法.
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
2.演示实验2:如果将日光灯的灯丝接入如图的电路中,给灯丝缓慢加热,电流表的示数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灯丝的电阻 变大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一现象说明灯丝的电阻与导体的 温度 有关.
知识归纳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导体是否连在电路中、两端是否有电压、是否有电流都无关.
2.大多数导体的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实验过关】 (科学探究)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兵、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④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规格、材料如下表.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0.5 0.5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导体后闭合开关,通过观察相关现象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关于此电路,下列 C 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电流表多余,观察灯泡的亮度即可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B.灯泡多余,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即可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C.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防止烧坏电流表
(2)实验中,通过观察 电流表示数 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此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转换法 .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③,应该选用编号为 A 、 D 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
(4)如果选用编号为A、C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② (填序号).
(5)如果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① (填序号).分别将A、B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电阻丝A接入时电流表示数较大.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材料和横截面积均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
(6)第(3)(4)(5)的实验中,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7)小兵同学将电阻丝A接入M、N两点间后闭合开关,用酒精灯加热电阻丝A,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小,这说明金属导体的电阻与 温度 有关,温度升高,金属导体的电阻会 增大 .
(8)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较细的铝质输电线换成较粗的铝质输电线,这样就 减小 了输电线的电阻,从而 减小 了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知识点 半导体、超导现象
(回归教材)如图所示为常温下物体的导电能力和绝缘能力的顺序排列表,从图中可知:
(1)越往左导体的 导电 性能越好;
(2)越往右绝缘体的 绝缘 性能越好;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绝对的界限.
知识归纳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特定的环境中,绝缘体可变成导体.例如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加热至红炽状态时会变成导体.
                 (跨学科实践)(回归教材)阅读教材P66“科学世界”,完成以下填空: (1)有一些材料的导电能力介于 导体 和 绝缘体 之间,例如锗、 硅 等,常常称作 半导体 .这些材料可制成二极管、三极管,二极管有 单向导电 性.温度、光照、杂质等外界因素对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2)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某些物质在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就是 超导 现象.超导材料如果应用于 远距离 输电,就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                  芯片是指含有集成电路的硅片,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B) A.导体 B.半导体 C.绝缘体 D.超导体
课时练习
1.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该电路中不可以用小灯泡代替电流表判断电流的强弱
B.实验中的电源电压为4 V
C.该实验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D.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和理想实验法
2.(物理观念)如图所示,有一个长方体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b、c,且a>b>c.电流分别沿图中的甲、乙两种方式流过该金属电阻时,电阻阻值较小的是 甲 (选填“甲”或“乙”)方式,这是因为此时该电阻的 横截面积 较大、长度较小.
3.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这两段导体的电阻RAB > 
RBC,通过它们的电流IAB = IBC.当通过导体AB、BC的电流为0时,RAB > RBC.(均选填“>”“<”或“=”)
4.(跨学科实践)超导现象是指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如果某种超导材料能应用于实际,则最适合用来制作(D)
A.电饭锅的电热丝
B.白炽灯的灯丝
C.电炉丝
D.输电导线
5.(物理观念)如图所示,将一根铜丝拉长,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C)
A.质量     B.比热容
C.电阻 D.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