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3)同步练习
A卷(基础与提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图1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 )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绝不容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为保护长江沿线的自然环境,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增大绿地面积
B.兴建火力发电厂
C.垃圾就地焚烧
D.污水直接排放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馏可以将海水淡化
B.洗衣服时,用硬水比软水效果好
C.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4.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汉江水、太极湖水等天然水均为混合物
B.活性炭在净水中起着吸附和消毒作用
C.污水集中处理,确保水源区水质安全
D.电解水实验能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冰水共存物是一种纯净物
B.富含氮、磷元素的生活污水排放到江河中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
D.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6.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原子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D.实验测得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不一定为2∶1
7.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8.李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B.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C.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纯水
9.2021年4月13日,日本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进行“海排”,举世哗然。天然水不容污染!天然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包括: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Ⅰ可以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
B.步骤Ⅱ中使用的物质可能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以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一定是纯净物
10.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高锰酸钾 B.氯酸钾
C.臭氧 D.过氧化氢
二、填空与简答题
1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问题。
(1)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_______________(填“软水”或“硬水”)。
(2)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蒸馏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爸爸告诉小亮家里的自来水就来自西湖。小亮对水的净化很感兴趣,用矿泉水瓶收集了一瓶湖水,带回学校实验室。他在实验室里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得了蒸馏水。实验过程如图4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亮发现过滤的速度非常慢,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判断液体D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
13.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想了解水的组成,他们对水的组成展开探究。
【提出疑问】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做出猜想】猜想1:水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猜想2:水是由氢元素组成的;
猜想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设计实验】电解水的实验如图5。
【实验现象】(1)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
【实验验证】(3)如何鉴别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4)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实验反思】(5)通过本实验再次说明了_________
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的种类是不变的。
B卷(应用与拓展)
1.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①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②常温常压时,1 L水可溶解0.031 L氧气、0.57 L臭氧。
A.水在通电时能发生化合反应
B.实验中若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则导电性增强
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氢气在水中比氧气难溶
D.若右侧玻璃管内产生少量臭氧,也会使左、右两侧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略大于2∶1
2.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C.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4.实验探究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请回答问题。
A.铁丝在集气瓶中燃烧
B.水的电解
C.水中保存白磷
(1)A、B、C三个实验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 _________(填序号)。
(2)A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操作时并未看到铁丝燃烧,指出可能的一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点燃该气体前必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可观察到烧杯①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C实验,两支试管分别振荡后,右边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导入。
第9期
参考答案
A卷(基础与提高)
1.B 2.A 3.A 4.B 5.D 6.D 7.B 8.B 9.D 10.D
11.(1)硬水
(2)C
(3)水→氢气+氧气 分解
12.(1)明矾 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
(2)过滤
(3)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使滤纸和漏斗之间有气泡
(4)肥皂水
13.(1)气泡
(2)1∶2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2中,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4)氢元素和氧元素
(5)分子 原子(或元素)
B卷(应用与拓展)
1.A 2.A 3.B
4.(1)C
(2)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氧气不纯(合理即可)
5.(1)氢气 验纯
(2)红色
(3)产生较多的泡沫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