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了解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特点和相互关系
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作用。
学习
目标
结合实例,提出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防灾、减灾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遥感技术
1
考点
遥感技术原理
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装置,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地物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遥感技术优势
①探测的范围大
②获得资料的速度快
③获得资料的周期短
④人力、财力投入少
⑤受地面限制少
⑥可实时动态监测
⑦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
⑧用途广泛
汶川5.12地震前后RS影响对比
遥感技术的应用— —灾害监测
台风监测
印尼海啸前后卫星图
汶川地震时北川县城遥感图像
遥感技术的应用
练习
气象卫星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影像,被称为“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2021年7月1日,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精度高时效可见光观测图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利用卫星遥感能够( )
A.监测灾害变化 B.分析灾害成因
C.预测灾害趋势 D.控制灾害发生
2.风云四号B星主要适用于( )
①旱涝灾害②寒潮③地震④台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遥感主要是对地物进行感知,起到监测作用,而分析灾害成因、预测灾害趋势是GIS的功能,卫星遥感并不能控制灾害的发生。因此选A。2.风云四号B星属于遥感的一种,遥感主要是对地物进行感知,可以监测旱涝灾害、寒潮和台风,但不能对地球内部进行感知,因此地震并不能被遥感感知,①②④正确,排除③,选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
考点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系统。
功能:提供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 、速度和时间。
特点: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 连续性、实时性。
1、GIS技术的简要程序(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
STARTA
STARTB
STARTC
STARTD
卫星星座
用户设备
流动站接收信号
地面监控站
基准站电台发送信号
GPS接收天线
应用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利用安装在手机、汽车、轮船、飞机等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救寻时间。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
3
考点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如图
通过图层叠加可以得到更多信息。
温州灾害预警信息系统
练习
2020年9月14日,因美国西海岸山火持续蔓延,至少有33人丧命、数十人失踪,另有数以千计民房烧毁,多个小镇付诸一炬。为此,谷歌地球上线“追踪美国西海岸山火地图”,该地图具有山火分布,大火风险评估,火势趋势预测等功能。截止目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山火地图”的绘制,最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 )
A.GPS技术 B.RS技术 C.GIS系统 D.虚拟现实技术
4.“山火地图”的上线,将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遏制山火蔓延的趋势 B.找到山火产生的根源
C.统计山火造成的财产损失 D.帮助人员疏散撤离
3.“山火地图”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建立的信息系统,谷歌地球把山火相关信息输入到该系统,该系统通过储存、整理、分析,最后表达出来,这就是山火地图。通过材料“有山火分布,大火风险评估,火势趋势预测等功能”可明确看出这是只有GIS系统能够达到的程度,故排除A、B、D。故选C。
4.题目强调的是山火地图上线后能够带来的直接影响,根据题意,山火地图能够显示山火分布,并预测其火势,能够直接有利于人员的疏散和撤离,D正确。遏制山火蔓延的趋势、找到山火产生的根源、 统计山火造成的财产损失,不是“山火地图”带来的直接影响,故排除ABC。故选D。
练习
风险边坡失稳造成的危害极大,威胁生产生活安全。某矿区采用智能化边坡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边坡风险,提前加固边坡,保障了生产安全。下图分别示意边坡传感器布设形式和边坡等高线,传感器数量精简化和特种排列方式是地面监测的未来发展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系统利用布设在边坡的传感器的位移量监测边坡风险,其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④5G技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为保证该系统的有效运行,传感器的布设应符合( )
①避开断层和破碎带②尽量在一条直线或平面上③尽量远离开采区④尽量集中放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根据该地边坡形态,传感器更新改造后布设形式是( ) 5.B 6.A 7.C
A.星型 B.网格型 C.环型 D.分散布置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