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9 11: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中国古代史上的辽宋夏金元时代,
在你心目中的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11—13世纪,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与前代比较,没有任何一个领域不显示出根本变化。……一个新世界诞生了……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邓广铭、漆俠《两宋政治经济问题》
繁荣的时代
变革的时代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经济繁荣的时代
唐与北宋疆域对比图
盛唐人口总数应该接近7000万。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已经超过1亿。这在中国古代人口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经济繁荣的时代
1.农业的发展
——[南宋]《耕获图》
吴中厥壤沃,厥田腴,稻一岁再熟,蚕一年八育。……吴中之民开荒垦洼,种粳稻,又种菜、麦、麻、豆,耕无废圩,刈无遗垄。
——[南宋]吴泳《隆兴府劝农文》
从上面的史料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吗?
吴中厥壤沃,厥田腴,稻一岁再熟,蚕一年八育。……吴中之民开荒垦洼,种粳稻,又种菜、麦、麻、豆,耕无废圩,刈无遗垄。
——[南宋]吴泳《隆兴府劝农文》
从上面的史料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吗?
农业发展的状况
一年多熟制
稻麦轮作制
大量荒地开垦
粮食产量增加
经济作物的种植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经济繁荣的时代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宋代五大名窑
元青花 鬼谷子下山图罐
随着宋以来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业也发展起来。元朝前期,黄道婆,在结合本地原有纺织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革新,提升了棉纺织的工作效率。此后松江(今上海)逐渐成为全国闻名的棉纺织业中心。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经济繁荣的时代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片断
商业都市的发展
据统计,到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宋境共有市镇1871个。南宋疆域缩小,但见诸记载的市镇仍有近2000个,此外还有4000—5000个集市。两者相加,宋代大约有6000—7000个圩集市镇,作为新型的工商业据点,散布在广袤的乡村地区。
——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
市镇贸易的繁荣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元朝宝钞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纸币产生
纸币产生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农业税 (万贯) 非农业税 (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非农业税占比增多
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
——[元]脱脱《金史》
思考:榷场贸易带来了哪些影响?
推动商业发展,增加国家收入,促进民族交融
边境贸易的繁荣
(宋高宗)曰:“ 广南市舶,利入甚厚,庶蕃商肯来,动得百万缗也。”
思考:
你能结合所学,为这位美国学者的观点,找到证据吗?
宋朝时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商业都市的发展;市镇贸易的繁荣;商业税的占比增多;
边境榷场贸易的进行;对外贸易的发达;纸币的出现;
年  代 全国人口 (千人) 南方人口(%) 北方人口(%)
太平兴国五年(980) 35412 56.7 43.1
元丰元年(1078) 90872 62.6 37.4
崇宁元年(1102) 98927 64.1 35.9
13世纪初(南宋中期) 124400 64.8 35.2
辽宋金时期南、北方人口及其占全国比重变化
——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
从上面的表格中,你看出了什么信息?
南方人口比重持续增长,北方人口比重持续减少,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元]脱脱《宋史·范祖禹传》
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高斯得《耻堂存稿》
户口数量,垦田规模,粮食产量,
国家赋税收入等超越北方。
经济重心南移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经济繁荣的时代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4.经济重心南移
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土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
——[明]宋濂《元史·食货志》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统计
(北宋)自进士科一并之后,榜出多是南人预选,北人预者极少。自哲庙(宋哲宗)以后,立齐、鲁、河朔五路之制,凡是北人皆别考,然后取人南北始均。
——宋元之际 马端临《文献通考》
科举考试分南北卷、南北榜
北宋进士共9630人
南方9164人
(95.2%)
北方466人(4.8%)
数据来源:[美]贾志扬《宋代科举》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经济繁荣的时代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4.经济重心南移
二、唐宋社会的变革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宋]郑樵《通志》
唐宋变革探究一
门第观念淡化
唐肃宗-昭宣帝 151年179人 宋太祖-钦宗 167年153人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名族及贵胄 143 80% 25 17%
中等家庭 22 12% 53 34.7%
寒 族 12 7% 66 42.3%
未能确定者 2 1% 9 6%
晚唐、北宋宰辅家世比较
据《宋史·向敏中传》、《续资治通鉴长编》等记载,薛居正子薛惟吉之嫠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娶,后为张齐贤所得,向敏中为此记恨在心,闹得不可开交。
——方建新《宋代婚姻论财》
“为财嫁娶”
(冯京)少隽迈不群,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廷试,皆第一。 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上意也。”……京笑不视,力辞。
——[元]脱脱《宋史·冯京》
“榜下捉婿”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经济繁荣的时代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4.经济重心南移
二、唐宋社会的变革
1.门第观念的淡化
唐宋变革探究二
租佃关系得到确立
人身自由更有保障
在宋朝以前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佃农并不是一个合法存在的社会阶层,……他们难免受到地主的人身束缚。到宋朝,国家不得不对越来越普遍的租佃关系予以承认并加以规范化,反映到法令上就是佃农专门注籍为客户,在原则上保证其国家“编户齐民”的地位。……国家承认佃农在契约期满后可以自由迁徒,地主不得阻拦。还有不少佃农通过辛勤劳动积累钱财,购置田产,上升为主户。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下册)》
思考:唐宋时期的佃农的人身关系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
奴婢贱人,律比畜产。
诸奴婢有罪,其主不请官司而杀者,杖一百。无罪而杀者,徒一年。
——《唐律疏议》
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女奴父母讼于州,命录事参军鞫之。录事尝贷钱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水中,遂失其尸,或为首谋,或从而加害,罪皆应死。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社会身份趋于平等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经济繁荣的时代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4.经济重心南移
二、唐宋社会的变革
1.门第观念的淡化
2.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唐宋变革探究三
国家之禁,疏密不得其中(zhòng)矣。……
子去其父则不禁,民去其君则不禁,男去耒耜则不禁,女去织纴则不禁,工作奇巧则不禁,商通珠贝则不禁,士亡仁义则不禁,左法乱俗则不禁,淫文害正则不禁,市有游手则不禁,官有游食则不禁,衣服逾制则不禁,宫室过度则不禁,豪强兼并则不禁,权要横暴则不禁。
——[北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
国家对人民生活管的少
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弛
思考:宋代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有何特点?说明了什么?
宋代对于土地的买卖,也是自由的、放任的。唐代,尤其是它的前半期,买卖土地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均田制下,口分田不能买卖,卖一亩要“笞二十”的;宋代除国有土地外,私人土地的买卖不受到任何限制。……随着货币流通的发展,土地买卖愈益盛行。
——漆俠《宋代经济史》
土地买卖不受官府干预
宋朝土地买卖契约
宋代以前的社会,官僚集团相对封闭,职业家传的性质显著,因此士农工商的界限更加明显。
到了宋代,由于官员选拔在制度上是向社会开放的,因此官户与民户、士与农工商之间的流动是可能的,官员集团虽然相对稳固,但不见得是一个封闭的社会集团。……由于工商业活动的活跃,有很多官员和农民都卷入到工商业活动中,士农与工商之间流动的趋势更加明显。
——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
社会流动开放,国家控制相对松弛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经济繁荣的时代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4.经济重心南移
二、唐宋社会的变革
1.门第观念的淡化
2.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3.国家控制相对松弛
社会
观念
门第观念衰微;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平民化
人身
关系
租佃契约盛行,契约观念增强;
贱民阶层减少,“奴婢”雇佣化。
自由化
国家
管理
政府不干预土地买卖;
放松对社会流动限制。
宽松化
如果把宋代放到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唐到宋经历着一个重要的社会变迁过程。如果予以比较简洁、明确的概括,或许可以归纳为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邓小南《重新认识宋代历史》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经济繁荣的时代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4.经济重心南移
二、唐宋社会的变革
1.门第观念的淡化
2.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3.国家控制相对松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