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5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9 10:3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
情景导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启超。
他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梁启超曾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探究新知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康、梁二人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有何反应?
反应: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公车上书提出了哪些主张?其结果是什么?
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皇帝,却轰动京、沪,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主张:
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
维新变法拉开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标志性事件:
公车上书
从公车上书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康有为、梁启超是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那么,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等维新人士又进行了哪些运动?
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
名称 地点
强学会 北京
上海强学会 上海
南学会 长沙
农学会 广州
兴儒会 瑞安
厉学斋 西安
蜀学会 成都
报刊
地点
代表
人物
思想观点
《时务报》
上海
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国闻报》
天津
严复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著名报刊
国闻报
时务报
知新报
百日维新背景
百日维新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
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开始
百日维新内容及影响
内容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影响
有利于革新吏治,使官民参与政权的积极性提高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制度化建设
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及西方思想的传入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史称“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原因:
结果:
影响: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
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参与变法的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杨深秀以及康广仁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我们应该学习谭嗣同的什么精神?
学习他为民族大业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主义精神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
①戊戌变法触及了封建统治中顽固派的利益
②顽固派实力强大;
③维新派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④维新派没有发动群众,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⑤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
历史影响:
戊戌变法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性、爱国性,是近代历史上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板书设计
戊戌变法
背景
过程
结局
意义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创办报刊、组织学会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序幕:公车上书
当堂演练
1.康有为、梁启超等“公车上书”的直接起因是
(  )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德国强占胶州湾
C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强学会的成立 
D.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A
3.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林则徐、魏源    B.李鸿章、左宗棠
C.康有为、梁启超   D.洪秀全、光绪帝
C
4.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