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9 13: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最美逆行者
抗疫精神
一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 
二是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 
三是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
四是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
五是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更是要有一种精神力量。回望历史,总有一种精神,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经万种磨难而历久弥坚。“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剪影,它可歌可泣、可圈可点,也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抗疫精神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油画《五四运动》
核心
五四精神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昨日为星期天,天气晴朗,记者驱车赴中央公园游览。至天安门,见有大队学生,个个手持白旗,颁布传单,群众环集如堵,天安门至中华门沿路,几为学生团体占满。
——《山东问题中之学生界行动》,1919年5月5日于《晨报》
北京学生街头游行请愿
5月4日
北京学生街头游行请愿
5月4日
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
5月5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
5月7日
蔡元培辞任北大校长
5月9日
北京25000名学生总罢课
5月19日
北京学生有大量学生被捕
6月3.4日
支持北京学生的游行示威遍及各地
5月14-18日
……
……
游行请愿
演讲宣传
散发传单
被捕入狱
爱国
反帝反封
商人罢市
乞丐罢讨
工人罢工
军人支持
全民族
五千年文明史看五四: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不乏爱国主义,从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过零丁洋》诗篇、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郑成功收复台湾、邓世昌壮烈殉国,都洋溢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然而,只有五四精神才第一次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启蒙与救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传统的爱国主义具有了现代性的神髓。这是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独特性所在,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文化觉醒的重要体现。
——胡伟《从近代史到现代史的转折点》(解放日报2019年5月14日)
五四运动唤醒了民众,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五四精神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思考:中国可以谋求这种“公平待遇”的背景是什么?
1918年
军阀混战,北洋政府统治黑暗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中国指明新方向
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1918年
一场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的冲刷,可以使大群大群的人们在短时间内在思想上发生剧烈而巨大的变动。这种成千上万人的思想大变动,在一般情况往往多少年也难以达到,也不是几个刊物或几次讲话的影响所能相比的。
——金冲及:《五四运动的两个特点》,载于《百年潮》(2009年第6期)
材料二:对外而言,五四运动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下滑、国家利权不断丧失的趋势……对内而言,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历程,经由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组织,产生了工人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性质亦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6卷)》(251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百年近代史看五四: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里程碑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是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精神
1918年
创办刊物
在新青年上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19年
研究社团
李大钊、陈独秀,
毛泽东等成立
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成立早期
共产党组织
李大钊发表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20年
面向工人
创办补习学校
出版刊物
我们要排斥与民众的战争,而达到为民众的战争,应当从什么地方入手呢 马克斯早已全都说过了: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罢!
力子:《随感录》,《民国日报·觉悟》1922年4月7日,第4版
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
图1:
1920.11月李大钊
1920.8月陈独秀
1920秋 董必武 陈潭秋
1920.秋 毛泽东 何叔衡
1920.秋 陈公博 谭平山
1921.3 周佛海
1921.3 周恩来
图2:
思考: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与特点?
学术团体
报刊
建立党小组
工人运动
思想
国际
组织
阶级
1.形式:多样性
2.地域:与全国各地宣传交相呼应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
红船精神
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来源于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
中共一大党诞生
从成立之日起
就决心走群众路线
用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观察中国
没有明确的科学的革命纲领
没有充分依靠
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没有一个坚强的
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何处
把党建成一个有共同理想和纪律严格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坚强有力的政党,使之成为领导革命的核心力量
辛亥革命的问题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红船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谱系之一,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根脉,是新时代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动力。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九八抗洪精神
2008年抗震精神
2020年抗疫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孕育并诞生的“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发扬红船精神,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