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单元分析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 战国
约前
2070 年 1600 年 1046 年 771年 770年 476年 475年 221年
东周
早期国家的产生
社会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和方位,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唯物史观、时空观)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了解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认识秦国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发展个性。(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了解这一工程,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2022年课程标准:
1.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
2.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篇章一:农田水利之变—— 都江堰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
水利工程都江堰 时间 战国后期 公元前256年
地点 秦国蜀郡,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人物 蜀郡太守李冰(李太守)
构成 渠首和灌溉网,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红
作用 防洪、灌溉、水运
影响 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篇章二:大国求强之变——商鞅变法
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2)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支持者?
阅读P35,2分钟之后回答下列问题
富国强兵;前356年;秦孝公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原因有哪些?
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根本原因) 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取胜的需要。
商鞅变法
2.经济: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3.军事:
奖励军功
1.政治:
建立县制,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编定户籍,严明法度。
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军队战斗力增强
国富
兵强
加强中央集权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变法内容 作用 影响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变法深得民心,“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勇于为国而战,实现国富民安
旧贵族
改革派
商鞅舌战群臣图
识图提信息
立木为信
商鞅
秦孝公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成功原因:1.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3.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
4.百姓的欢迎,国君的支持
5.商鞅个人的杰出才能
通过右图及所学知识,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以史为鉴,汲取智慧
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进步,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
李克强总理说:“我们会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启示
篇章三:大国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坐的家……
找一找:对比春秋后期与战国初期的形势图,你能看出什么变化呢?
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
读图说话
战国形势图
战国七雄
燕
齐
楚
秦
记忆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上中下
韩
赵
魏
汉 水
江 水
河 水
淮 水
渭 水
渤海
东海
战国七雄形势图
周王城
封国都邑
临淄
郢
咸阳
蓟
大梁
郑
洛阳
1
2
3
4
5
6
7
练一练
比一比:
城濮大战 (春秋时期) 长平大战
(战国时期)
军队规模 晋:2万,楚:4万 秦活埋赵军40多万
持续时间 一天之内 三年
交战区域 城濮城郊 以长平为中心包括上党等地区涉及数十个城市
战争结局 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无法抵御秦的进攻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特点
特点 :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小结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秦国完成统一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社会
大动荡
政治
大变革
经济
大发展
1.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部的是( )→【指向学习目标 1】(2 分)
A. 燕 B. 秦 C. 齐 D. 韩
2.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战役有( )→【指向学习目标 1】(2 分)
①涿鹿之战②长平之战③桂陵之战
④马陵之战⑤城濮之战⑥牧野之战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3. 右图所示水利工程( )→【指向学习目标 3】(2 分)
A.始建于公元前 221 年B.在当今仅存旅游价值
C.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D.清除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水患
【直击中考】
4.《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县。”材料反映了当时( )→【指向学习目标 2】(2 分)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县制 C.推行郡县制 D.确立行省制
5.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 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这是因为秦国( )→【指向学习目 标 2】(2 分)
A.鼓励农业生产 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
答案:1.B 2.C 3.C 4. B 5. D
基础通关
春秋战国的相关成语:
退避三舍、纸上谈兵、老马识途
百发百中、唇亡齿寒、卧薪尝胆
朝秦暮楚、三令五申、一鼓作气
完璧归赵。
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