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动和力培优练习(1)2022-2023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金秋十月,丰收季节。在武穴市广大农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伯伯站在地面上,随行驶的收割机灌装收获粮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地面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
B.选农民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
C.选收割机为参照物,农民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农民是静止的
2.下列有关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间产生力必须相互接触
B.力是两个或多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C.用手敲击桌面,手施力在先,桌受力在后
D.用锤子钉钉子的过程中,锤子只可能是施力物体,不可能是受力物体
3.同学们学习了“速度”概念,下面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D.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小
4.在男子100m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的快慢,如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快,这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
B.裁判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快,这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
C.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D.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5.下列物体的运动可以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缓慢进站的火车
B.站在商场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乘客
C.空中下落的雨滴
D.绕赤道上空匀速转动的“北斗”同步卫星
6.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黑板前的讲台桌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来回走动的监考员
7.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完全相同,坐在乙船上的小明用力推甲船,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推甲船的力大于甲船对小明的的推力
B.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后,小船运动越来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速度相同
D.甲船运动状态比乙船容易被改变
8.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
C.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甲车静止、向北运动、向南运动都有可能
D.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乙车可能向北运动、但不可能向南运动
9.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都行驶900m时,甲车需要的时间长
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10.下列运动中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刚刚开动的汽车 B.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
C.被抛出去的石块从空中落向地面 D.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11.如图所示A、B是相同的梯形物体,各图中它们都在同样的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B.
C. D.
1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经过5s,丙车前进了20m
B.甲车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C.乙车的速度最小
D.只有丙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
13.最近在我市小学生中流行一种叫“暴走鞋”的,如图所示,穿上暴走鞋,只要快走几步,一抬脚尖便可以滑行数米远,“就跟踩着滑板一样”。这种把马路当溜冰场的鞋子很不安全,也很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暴走鞋能持续滑行,是由于具有______,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______的缘故。
14.2020年疫情期间经经同学乘坐手扶电梯去商场买消毒洗手液,突然看到一个人没戴口罩朝自己迎面走来,如图所示,他正疑惑时,才发现是一张摆在电梯口的巨幅海报。以 ______为参照物,经经是静止的;经经看到海报上的人迎面走来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
15.甲乙两同学沿永康巷步行,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0s-12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同学的平均速度
理由:______。
16.漯河市郾城区白云山路沙河大桥已经全线通车。
(1)桥长约343______(填单位)。
(2)以河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______的。
(3)通车后,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桥的时间为______。
17.小满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甲所示,物体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在第0~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物体在4s~6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18.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_______;若以___________(选填“餐桌”或“机器人”,上同)为参照物,托盘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的。
19.物理学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甲,a、b是小亮两次跑步时,照相机记录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记录的时间内,___________(选填“a”或“b”)图表示小亮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选填“a”或“b”)图反映他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如图乙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的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 ___________。
20.运动场上男、女选手各一名分别跑40m的路程,要测量他们在10m内、20m内、30m内和40m内的速度,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和_______。男、女选手分别跑完40m的路程,4名记时员的记录如表一所示;
表一
时间t(s)\路程s(m) 10m 20m 30m 40m
男 2.1 3.8 5.5 6.9
女 2.6 4.5 6.0 7.8
表二
速度(m/s) v1(10m内) v2(20m内) v3(30m内) v4(40m内)
男 _______ 5.3 5.5 5.8
女 3.8 4.4 _______ 5.1
根据表一的数据,计算男、女选手10m内、20m内、30m内和40m内的速度,填入表二,其中有二项未完成,请补上。
分析表二不同路程跑步的数据,两名选手在这40m跑步过程中的速度变化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
三、实验题
21.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还需要测量仪器是______;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甲位置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甲位置运动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偏______(填“大”或“小”)。
(4)由上图可知,小车从甲位置运动至丙位置,小车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2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和______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
(3)实验中测得上半程路程说s2的平均速度为,下半程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3=3m/s,那么,全程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2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为了便于操作,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小车通过上半程的速度vAB与小车在下半程的速度vBC相比,vAB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BC,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B
6.A
7.D
8.D
9.D
10.D
11.B
12.D
13.惯性 受到阻力
14.手扶电梯 经经自己
15.D
16.m 运动 17.15s
17.0.25 2
18.机器人 餐桌 相对
19.a b t2
20.皮尺 秒表 4.8 5.0 起跑慢,后来越来越快
21.停表 小 大 变速
22.刻度尺 秒表 v= 2.4
23. 小 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大
0.2 小于 0.2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