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物态变化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培优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活中水有几种不同的“别名”,如冰、雪、雾、雾凇、雹、霜、露。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属于凝华形成的有 B.属于液化形成的有
C.属于凝固形成的有 D.形成过程放热的只有
2.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这一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白霜是易拉罐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B.盐使水的凝固点降低,水凝固吸热,易拉罐温度降低
C.盐使冰的熔点降低,冰熔化放热,易拉罐温度升高
D.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熔化和凝固现象
3.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嘴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关于这两种“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B.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C.嘴里呼出的“白气”是嘴里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D.嘴里呼出的“白气”是嘴里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冬天,龙门山顶上的积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B.春天,龙湾湖里的冰面熔化了,此过程中需要吸热
C.炎热的夏天,泗河的游船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放热温度降低
D.初夏清晨圣源湖水面上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5.下列生活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速度的是( )
A.人们用塑料袋将鲜橙包裹起来 B.人们将暴晒在阳光下的鲜花搬到阴凉处
C.人们总是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 D.老师倒出适量酒精后迅速把瓶盖拧紧
6.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B.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D.融雪比下雪冷是因为雪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7.关于水银体温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体温计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 B.它的量程通常是35 42oC
C.缩口的存在使它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用酒精灯的火焰消毒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刚写的毛笔字一会儿就干了,这是墨水的汽化现象
B.公共厕所里用鼓风机向地面吹风,可以加快地面上水的蒸发
C.天气很冷时,房间的窗户玻璃的外表面会出现冰花
D.向蔬菜上喷洒水雾既能为蔬菜补水又因为水蒸发吸热,有利于保存蔬菜
9.2021年4月29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关于火箭发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箭中用作燃料和助燃剂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装在火箭里
B.火箭的下方有一个巨大的水池,发射时可以利用水的汽化吸热,保护发射装置
C.点火后,水池上方会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水汽化形成的
D.火箭的涂层中含有易熔化或升华的物质,高温条件下可以从火箭上吸热
10.如图甲,某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均匀加热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
B.可能开始加热时有纸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C.水开始汽化较慢,带走的热量少
D.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快
11.如图所示,用一电子温度计(能够准确测量和直观显示温度)测出常温酒精的温度为26.5℃,将电子温度计热敏电阻探头从酒精中取出后,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的熔点是80℃
B.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C.该物质是晶体,CD段该物质可以发生汽化现象
D.其中BC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温度保持不变,不需要吸热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首先气态乙醚的体积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说明气体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固定体积,此过程中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14.疫情期间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国各地采用各种手段检测体温。最常用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测量时体温计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
15.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自然界中雨、冰、雾、露、霜、雹、水蒸气都是水的“化身”。它们中属于气态的是_______,属于液态的是_______,属于固态的是_______。而冬天教室的窗户玻璃上会出现一层水雾。水雾会出现在窗户的_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这是因为这一侧的水蒸气温度较_______(选填“高”或“低”),更容易放热液化。
16.有关厨房里的物理现象,液化石油气是在一定温度下利用加压方法把石油气体 _______(填物态变化)装在钢罐里;冷却食物时,用冰块效果更好,因为冰在 _______(填物态变化)时要吸热;冰箱里拿出的冻肉上面有一层白霜,是水蒸气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 _______的原理;食物油炸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 ________高;为了防止新鲜蔬菜中的水分蒸发我们往往给它裹上一层保鲜膜,这是通过 _______方法来减慢蒸发的。
17.在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时刻用摄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如甲图所示,则读数为 ___________℃;乙图为A、B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判断 ___________(选填“A”或“B”)物质为非晶体。
三、实验题
18.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的特点,他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观察物质的状态,并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用酒精灯加热物体,安装装置时要______(选填“A”或“B”),方便调节;
A.从下到上B.从上到下
(2)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_;
(3)图乙中第4min时,物质处于______态;
(4)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______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______散发到空气中;
(3)水沸腾后小明发现杯口上方温度计的刻度变得模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4)小明、小红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红将水加热到沸腾用时8min,比小明用时长,原因是______;
(5)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选用的温度计是______温度计。(选填“水银“或“酒精”)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小明同学记录的数据在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1)用酒精灯加热物体,安装装置时要 ___________(选填“A”或“B”),方便调节;
A.从下到上
B.从上到下
(2)根据记录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_______)
(3)由图像可知,水的沸腾条件是 ___________;水的沸腾特点是 ___________;
(4)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___________(选填“A”或“B”)。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5)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C
6.D
7.D
8.C
9.C
10.D
11.B
12.D
13.变小 没有 放出 降低温度
14.热胀冷缩 可以 37.1
15.水蒸气 雨、露、雾 冰、霜、雹 内侧 高
16.液化 熔化 凝华 增大 沸点 减慢液面上方空气流速
17.56 B
18.A 缓慢加热 固液共存 晶体
19.秒表 变大 水蒸气 液化 小红的水的初温较低 水银
20.A 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A 减少热量散失,节省加热时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