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09 06:2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实例不是利用了声来获取信息的是(  )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大象的“声音”交流
C.倒车雷达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2.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
B.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
C.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
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3.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音叉所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从波形图可以得出(  )
A.甲音叉振动的频率较高 B.甲音叉振动的幅度较大
C.甲声音的音调高于乙声音的音调 D.甲声音的响度小于乙声音的响度
4.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5.如图所示,塑料刻度尺的一端被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
A.手压住塑料刻度尺时,没有紧靠到桌边,不会同时听到塑料刻度尺振动产生的声音和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
B.保持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力拨动。用较大的力拨动时,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大,听到声音的音调较高
C.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听到塑料尺振动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音调不同
D.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6.下列成语中,描述声音响度的一组是(  )
①轻声细语
②脆如银铃
③震耳欲聋
④隔墙有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7.甲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220Hz,乙音叉发声时每分钟产生15000次振动,则(  )
A.甲音叉发声时振幅更大 B.甲音叉发声时音调更高
C.甲音叉发声时振幅更小 D.甲音叉发声时音调更低
8.现在大多数汽车都有倒车雷达,如图所示,打开倒车雷达,在显示器上就能显示出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距离,避免倒车时与障碍物相撞,关于倒车雷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
B.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能量
C.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信息
D.倒车雷达发出的声波我们听不到
9.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2017年开始,迁安实行了春节禁放政策。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认为谁的观点最正确(  )
A.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是噪声
B.鞭炮声音调非常高,影响人的健康
C.电子鞭炮代替鞭炮,是因为电子鞭炮能够模仿鞭炮的响度
D.禁止燃放鞭炮,是在声源处消声
10.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教室里,听到开始考试的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说明铃声可以传递信息
B.运动会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得越快
C.音乐会上,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琴声,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D.中考期间,为减小噪声,禁止校园周边工地施工,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1.同样安静的环境下,在密闭的小房间里比在空旷的平地上听到相同距离的发声体发出相同的声音会更响亮,其原因是(  )
A.在密闭的小房间里反射回来的声音使原声增强
B.在密闭的小房间里能提高声音传播速度,所以能增强声音
C.在密闭的小房间里能提高了声音的音调,所以能增强声音
D.在密闭的小房间里能使声音更集中地传播到人耳处
12.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卡片划过的速度,再次在梳齿上划过
C.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D. 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钢尺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超声波加湿器,它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______,将水滴击打成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超声波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4.有一根长钢管,当在其中一端打击一下时,某人在它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先听到的那次响声是通过 _______传来的;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气,声音在钢中的速度v钢,则这根钢管长度L=_________。
15.“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______很高;“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______现象;“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______判断的。
16.如图甲、乙、丙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利用三个发声体得到的示波器图像,三者发声的______不同(选填“音调”、“音色”、“响度”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交流时小组同学隐约可听到实验室内有回声出现,说明有一面墙离小组同学至少______m。
17.如图,小倩在课室拨动钢尺,钢尺在10秒内振动了100次,那么该钢尺的振动频率是______Hz,虽说钢尺振动可以产生声,小倩______听到(选填“能”“不能”)。
18.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人耳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9.演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按压弦的不同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______;用力拨动吉他的弦,弦的振幅增大,发出声音的______也增大;我们能够区分音调相同的吉他声和钢琴声,主要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
20.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的形式传播,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音乐芯片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出现相反的变化,这个现象经过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三、实验题
21.为了研究橡皮筋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长短、粗细、松紧程度不同的四根橡皮筋固定在木盒上,制成“橡皮筋吉他”。用一把塑料直尺弹拨橡皮筋的中部,就可以听见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小红同学将实验数据以及相应的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情况记录在如表中。
橡皮筋序号 长度(cm) 粗细(mm2) 松紧程度 音调
1 20 1 松 最低
2 20 1 紧 较低
3 15 0.8 紧 较高
4 10 0.8 紧 最高
(1)分析比较序号为1与2的两条橡皮筋的数据可以研究音调高低与 ___________的关系。
(2)分析比较序号为3与4的两条橡皮筋的数据可知:_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橡皮筋粗细的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
(4)下列实验中,与本实验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___________。
A、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C、探究单摆的摆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22.在学习弹奏吉他时,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研究,提出了“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的猜想:他找到了下表列出的不同规格的琴弦,还从实验室借了一个能测量音调高低的仪器来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关于琴弦的音调,本题中你还可进行 ___________的验证。
控制条件 A B C
琴弦长度/cm 20 30 20
琴弦横截面积/mm2 0.3 0.7 0.7
2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小华用手敲鼓面,则声音是由_____振动发出的。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他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团,撒小纸团的目的是_____。
(2)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a、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
b、打开阀门,空气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变大。
c、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手机响铃的声音了。
d、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_____(选填“①”或“②”)是正确的。
(3)小明还想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2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它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_____。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将同一个暖水瓶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声器先后放入同一个瓶胆中进行比较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C
6.D
7.D
8.B
9.D
10.A
11.A
12.D
13.能量 不能 大于
14.钢管/长钢管
15.响度 音调 回声 音色
16.音色 17
17.10 不能
18.20Hz~20000Hz 能
19.音调 响度 音色
20.波 变小 真空
21.松紧 粗细、松紧/松紧、粗细 橡皮筋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不能 不能控制橡皮筋的长度相同 BC
22.A C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23.鼓面 将鼓面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① 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