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产业转移(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产业转移(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9 07:0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思考:耐克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前,中国是某品牌鞋最大的生产基地,生产份额超过全球 40%。但到2015年,越南生产份额最大。21 世纪初,美国市场上该品牌鞋基本都是“中国制造”,如今却更多地看到“越南制造”。
中国制造
越南制造
印度尼西亚制造
第三节产业转移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
原生产地
其他地区
实施者是
企业
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
一般为
发达的区域
一般为
欠发达区域
通常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
1.产业转移:
2.方向:
阅读教材P76第一段,归纳产业转移的概念、方向、目的和类型。
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厂等方式,实现生产地转移。
3.目的: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阅读教材P76第一段,归纳产业转移的概念、方向、目的和类型。
产业转出区
产业承接区
产业承接区
对外直接投资建厂等方式
产业转出区
产业承接区
产业承接区
①国内产业转移:发生在一国之内的产业转移。
②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4.类型: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阅读教材P76第一段,归纳产业转移的概念、方向、目的和类型。
主要因素
1
其他因素
2
劳动力
市 场
政 策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
原因:
①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较小
②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
由于劳动力价格会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因此产业会不断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地区转移,导致产业布局在空间上的变化
表现:
优势:
1.劳动力
优势:
美国劳动力价格较高
菲律宾劳动力价格较低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制鞋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地因劳动力价格提升而不断向劳动力价格低的地区转移,这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转移的方向。21世纪初,我国拥有大量且价格较低劳动力,而如今越南的劳动力价格比我国更低。
情境探究:从“中国制造”到“越南制造”的原因?
2.市场
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原因:
表现: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贸易壁垒等,主要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
优势: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就直接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为什么这些国家不直接将汽车销往我国,而是直接建厂呢?(从市场因素分析)
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业到我国投资建厂
20世纪90年代以前 20世纪末
欧洲西部、北美 日本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 欧洲西部、北美经济不振,市场疲软
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
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
并成为日本企业的主要投资区
市场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产业承接地也会发生变化。
3.政策
表现:
产业转出地:政府可以通过间接干预的方式调节市场机制,也可以通过项目审批、价格管制、紧缩信贷等方式迫使一些落后产业向外转移。
产业承接地:政府可以通过优惠的土地、税收、区域补贴政策,以及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来吸引企业进驻,以降低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政策因素在产业转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原因:
转出地:政府调整政策迫使落后产业向外转移
承接地:政府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进驻
近些年,受政策因素推动,我国制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近百家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开展业务。
1.为什么我国在埃塞俄比亚建厂的企业多为制鞋等企业
制鞋等企业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在埃建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2.为什么新建工厂主要分布在亚吉铁路沿线
分布在铁路沿线,交通便利,且吉布提为沿海国家,已形成海陆联运,有利于拓展欧洲市场。
3.我国企业去埃塞俄比亚建厂主要受哪些政策因素的影响
①欧美国家对产自我国和来自非洲的许多工业产品的政策差异性(如关税政策和限量政策)
②埃塞俄比亚开放和推进工业化进程采取的相关优惠政策(如地价、税收,基础设施等)
思考
4.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原生产区地价昂贵
原材料短缺
运输成本增加
环境污染严重
企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导因素因产业类型而异。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产业转移
劳动力
市场
政策
数量、素质、价格
劳动力价格变化
国内市场饱和
或狭小
避开各种限制
市场因素变化
迫使企业外迁
吸引企业进驻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运输成本增加、环境污染严重等其他因素
科技、产业基础、基础设施、社会协作条件
水源、能源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阅读教材P78完成表格:分别说明20世纪60年代、70、80年代、21世纪以来,产业转出区、产业承接区、产业转移类型分别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1世纪以来
产业转出区
产业区承接区
产业转移类型
日本(世界制造业大国)
韩国、新加坡等国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劳动力素质和成本具有较大优势)
纺织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日本(为了应对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韩国、新加坡等国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
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凭借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充足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等优势,吸引大量的境外投资)
家电、服装、汽车、电子等产业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一些周边国家。
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更具有劳动力优势)
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转移的产业除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还包括汽车、电子等在内的已经实现技术标准化的资本密集型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
【读图完成】
1.归纳产业转移的一般时空规律。
2.为什么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1.归纳产业转移的一般时空规律。
时间:劳动密集型工业一般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 一般是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再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
空间: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为什么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而东亚国家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价格便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地
产业转出地(发达国家或地区) 产业承接地(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
阅读教材P79-80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表格内容的填写。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原产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案例】日本通过产业废旧建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思考:
1.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日本迁出了哪些产业?
日本将轻纺等价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钢铁化工汽车等 资本密集型产业转迁到成本较低的亚洲“四小龙”。
2.迁出后日本的工业如何发展,企业迁出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
日本重点发展化工、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有利影响:腾出发展空间,凝聚创新力量,促进产业升级;减少资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改善民生质量;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
不利影响:主要是减少传统的劳动就业人口,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即原有产业萎靡萧条,新兴产业又未能发展起来。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地
产业转出地(发达国家或地区) 产业承接地(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
阅读教材P79-80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表格内容的填写。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原产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发展处于开发和增长期的产业,如信息产业。
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如纺织业。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思考
按照不同国家在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的分工,发展中国家总是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
(1)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现状,在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加强技术引进或自主研发;
(2)要考虑转入企业是否适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
(3)要考虑国际产业转移的利弊,特别要关注环境污染。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地
产业转出地(发达国家或地区) 产业承接地(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
阅读教材P79-80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表格内容的填写。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原产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发展处于开发和增长期的产业,如信息产业。
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如纺织业。
随着产业转出,就业机会减少,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随着产业转入,就业机会增加,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污染产业移出,环境质量改善,区域景观变化
接受污染产业,环境污染加重,区域景观变化
活动 分析棉纺织工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分析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说出“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新疆大力发展棉纺织业,会面临哪些困难 请你试着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1.分析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1)新疆作为优质棉花重要产区,生产原料充足,原料运输成本低;
(2)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等;
(3)社会经济有利条件:政策优势;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低。
2.说出“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纺织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3.新疆大力发展棉纺织业,会面临哪些困难 请你试着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困难: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产业基础薄弱;相应的政策和政府服务不完善;距离东部市场较远,当地市场较小,物流(交通运输)成本较高;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
解决方案: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大力引进技术、管理人才;加大服装设计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完善服务与政策;完善交通,拓展国内外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东西部交流与合作;发展节水技术;棉花种植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