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
北京五棵松地铁站站台之下仅3.67米处,两条巨大的混凝土涵道横贯站台、穿行而过,来自千里之外的滔滔江水,由此奔腾北上。在站台上穿梭的人们不会知道,脚下竟是澎湃的水流。整个华北平原之上约1.2亿人,因为一项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自己的生活、城市的命运,都早已悄然改变。这项工程人称“南水北调”。
思考:
1.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2.在我国,类似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哪些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调配原因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模式图”,推测影响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因素有哪些。
资源禀赋
经济水平
资源需求
水资源的分布
水能资源的分布
油气资源的分布
煤炭资源的分布
①区域资源禀赋差异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1.调配原因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②区域经济水平差异、资源需求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资源富集区
产品生产地具有集中性
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
资源贫乏区
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
经济、人口集聚
资源短缺
资源跨
区域调配
1.调配原因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2.目的: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思考:1. 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有什么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
(1)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多暴雨,常以洪水的形式流走。
(2)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大,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严重。
思考:1. 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不足,但人口、城镇、耕地分布密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
思考: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有什么意义?
3.资源跨区域调配可行性
①基本前提:区域之间之间存在互补性和可达性。
②保障条件:需要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政策作为保障条件。
③手段:市场机制、行政指令、统筹规划。
阅读教材P70第一段思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前提、保障条件和手段分别是什么?
1.实现了资源及产品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满足了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2.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促进了区域的共同发展。
3.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4.在资源开发、调运的过程中,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指令和统筹规划
阅读教材P70第一段总结: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南水北调: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北煤南运,宏观上指中国北方地区煤炭向南方地区大量运输。 中国煤炭资源的80%分布于北方,10%在西南,经济发达能耗集中的江南9省、市、区只占1.8%,从而使中国常年大量把煤炭从北方生产区运往南方消费区。
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西气东输是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
5.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思考: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哪些?
5.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自西北至东南沿海,线路长,对沿线地区以及全国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思考: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哪些?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概况: 气源地 目的地
输气管道
(新疆生产及中亚进口)
(长三角、珠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
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优点: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货物:石油、天然气
思考:管道运输的优缺点有哪些?
▋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读图思考
西气东输工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工程的起点与终点分别位于哪里
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
西气东输工程管道建设的主要自然障碍有哪些
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具体走向的因素有哪些
一线工程主干线:
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
二、三线工程主干线:
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东至福州,年输气量均为300亿立方米。
四线工程主干线:
西起新疆伊宁,止于宁夏中卫,计划年输气量均为300亿立方米。
中亚
▋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1.西气东输工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工程的起点与终点分别位于哪里
塔里木盆地
河西走廊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省级行政区:新、甘、宁、陕、晋、豫、鄂、赣、皖、苏、沪、湘、闽、粤等。
2.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
准噶尔盆地
东南丘陵
珠江三角洲
3.西气东输工程线工程管道建设的主要自然障碍有哪些?
▋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地势起伏大
地形复杂
生态脆弱
穿过河流和山脉
线路长,工程量大
○地形、能源需求、人口城市的分布等。
▋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3.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具体走向的因素有哪些
讨论:由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为什么不走直线而绕线靖边的原因吗?
因为靖边位于鄂尔多斯产气区,可以补充天然气。
为什么要建设一个如此浩大而艰巨的工程
2.实施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供需矛盾)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我国西部地区:受经济水平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量存在显著差异。
读图思考: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有何特点?产生的问题有哪些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以煤炭为主,60%
天然气:3%--6%
读图思考:1.从1980 年到 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及变化有什么样的特征?
2.我国大量使用煤炭会产生什么问题?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所占比重不断降低,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其他能源消费比重也不断上升。
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一直占到60%以上。
2.实施原因: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思考:1.从1980 年到 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有什么样的特征?
2.我国大量使用煤炭会产生什么问题?
②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实施原因: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思考:1.从1980 年到 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有什么样的特征?
2.我国大量使用煤炭会产生什么问题?
③运量巨大的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压力。
2.实施原因:
北煤南运大通道
生产储运中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为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同步发展,我国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2.实施原因:
天然气简介
天然气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主要成分为甲烷,与其他化石燃料相比,天然气燃烧时仅排放少量的二氧化碳粉尘和微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因此,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方法归纳:依据表格,归纳不同能源优缺点的分析角度。
天然气——清洁能源
方法归纳:不同能源的优缺点分析对比
1.性质(是否可再生)
2.储量/分布
3.开采条件(技术、资金要求)
4.运输条件
5.价格
6.燃烧率
7.对环境的影响
8.距市场远近
……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新疆气区
青海气区
川渝气区
鄂尔多斯气区
结合图册40页:我国陆上天然气分布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1.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新疆气区
青海气区
川渝气区
鄂尔多斯气区
①我国陆上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是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
活动
分析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条件
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近1/4。但是,21世纪之前新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
1. 分析自然条件对新疆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不利影响:①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少,河流湖泊较少,水资源匮乏;②夏季炎热,冬季寒冷;③风力强劲,地表干燥,植被覆盖率低,沙尘多,沙尘暴威胁大等
有利影响:多晴天,利于工程建设等;天然气资源丰富。
2.结合天然气开发利用的特点(图4.19),讨论新疆经济实力、技术力量、能源消费需求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①天然气开采储运难度大,而新疆由于人口少,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少,因此不利于大规模开发天然气;
②天然气开采技术要求高,投资大,而且回收周期长,新疆由于整体科技水平低,资金匮乏,技术人员匮乏等,不利于开发。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对社 会 经 济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
产业结构调整
基础设施建设
对环境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阅读教材P73-74并完成表格,分别归纳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西部、东部地区的影响。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步伐,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
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动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砍伐薪柴、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
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造成破坏。
思考
你以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价格,以促进西部发展?
不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进口天然气比较,其开发利用的优势是价格低,而其他方面多为劣势,若提高价格,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就会失去比较优势,继而失去市场。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①从整体性角度看,西气东输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②缓解了东西部地区能源产销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起到促进作用。
③西气东输工程不仅是一条输气管道,而且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了沿线的钢铁、建筑、建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据图说明:西气东输工程如何促进东西部地区更加协调?
&活动 分析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对区域的影响
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
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
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于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
东侧位于迎风坡,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西侧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
自然原因:大分水岭东侧降水多,水资源多;西侧降水少,水资源匮乏。
社会经济原因:西侧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技术、资金等有保障。
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有利影响:
①增加墨累河流域的水资源,增加城市供水量和供电量;
②扩大农牧业发展规模,有利于缓解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不利影响:
①灌溉增加后,可能会加剧土壤盐碱化;
②农牧业规模扩大后,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等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