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甲午战败,日本从《马关条约》中获取了大量的利益,并进一步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由此空前严重,中国人展开了不同的方式来挽救民族危亡。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洋务运动
(器物学习)
戊戌变法
(制度学习)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我能梳理出公车上书、宣传变法的基本过程、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重)
2.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探究,我能理解戊戌变法的基本内容以及相应的作用。(难)
3. 通过阅读相关史料,我能分析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客观评价戊戌变法。(难)
4.本节课学习,我能做到努力学习,初步培养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
1895年 3月,全国各省举子入京参加会试。
上书没有上达光绪帝
自主学习
公车上书
1、背景
2、经过
3、内容(要求)
4、结果
5、意义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它冲破了清政府“士人不得干政”的命令,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次觉醒。
康有为 梁启超
强学会旧址
1、组织学会
自主学习
强学会
国闻报
天津 严复
时务报
上海 梁启超
2、创办报刊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梁启超
严复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严复
影响:
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东纳入其“势力范围”,从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
德军进入青岛
此时的光绪帝做出怎样的选择?
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 我远退让此位,不甘做 亡国之君。
——光绪帝
若不及时图治,
数年之后,
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国家的方针政策
项目 戊戌变法主要内容 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
裁撤冗官冗员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除旧
布新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军队
废除八股,改革策论
合作探究(一)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有利于军事强大
戊戌变法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旧官僚
绿营兵和八旗兵
资产阶级
读书人
依据变法内容,结合以下角色处境,谈谈你对变法的态度?
材料二: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一:戊戌政变,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陈變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命八旗人下,如愿出京谋生计者,任其自由。于是满族诸人大哗,谣谤起。
——黄鸿寺《清史纪事本末》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戊戌变法共持续了一百零三天。变法决心、力度不可谓不大,为何昙花一现、匆匆落幕了呢?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 ,废除变法诏令。
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在临难之前,本有机会逃走,他拒绝出走,选择赴死。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变法精神:
忧国忧民、敢为天下先的爱国精神。
材料一 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百日维新过程中,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除了湖南巡抚陈宝箴等极个别人以外,大多对新政或明或暗的抵制。
材料二 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 在百日维新的103天里,光绪帝先后发出变法诏令、谕旨达180件。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曾评价道:“规模太大……包揽太多……举措太大。”
材料五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
合作探究(二)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袁世凯的出卖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操之过急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教训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材料一:维新派兴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
材料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点燃爱国、民主的火炬,召唤着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的真理而献身,召唤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李时岳
在思想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评价——性质、意义、经验教训
(1)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思想启蒙运动。
(2)意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经验教训: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走不通。
项目 领导阶层 侧重点 性质 目的 作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地主阶级洋务派
学习西方的科技(器物)
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资产阶级维新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思想启蒙运动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合作探究(三)
对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异同点?
戊戌变法
(制度学习)
洋务运动
(器物学习)
辛亥革命
(制度学习)
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1、(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
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 )维新变法期间,促使光绪帝支持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C.维新派的影响 D.封建统治面临全面危机
当堂测评
B
D
3、(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裁撤冗官冗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4、( )清政府在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北洋大学堂
C.山西大学堂 D.京师大学堂
当堂测评
A
D
5、( )梁启超回忆19世纪80年代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当堂测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