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1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13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9 10:4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封建时代的欧洲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2课
课标要求:
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阿拉伯帝国
欧洲
非洲
亚洲
阿拉伯半岛





黑 海





一、宗教与政权——从氏族部落走向统一国家
阿拉伯海
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自然条件:炎热干旱
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与沙漠
三洲五海之地
热带沙漠气候
绝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地
经商为生
商路受阻
炎热干旱
生存环境
非常恶劣
各部落之间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社会矛盾十分激烈
人们渴望统一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游牧生活
一、宗教与政权——从氏族部落走向统一国家
我们以劫掠为职业,
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
倘若无人供我们劫掠,
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阿拉伯古诗
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先知。
我国曾经译为“摩诃末”、“马哈麻”、“谟罕蓦德”。
他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古莱氏部落哈希姆家族。
其先祖曾拥有掌管麦加克尔白祭祀、召集古莱氏部落议事会议等权力。从其曾祖父后家境开始衰落。
父亲阿卜杜拉在他出生前殁于经商途中。6岁时母亲病故,由祖父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抚育。
8岁时祖父去世,由伯父艾布·塔利卜收养。
他为人诚实谦虚,办事公道,乐善好施,赢得人们的赞誉和信任,被誉为“艾敏”(即忠实可靠者)。
25岁时,受雇于麦加诺法勒族富孀赫蒂彻,为她经办商务,并带领商队到叙利亚一带经商。
公元596年,穆罕默德和赫蒂彻结婚。从此,他的生活走向富裕、安定,社会威望日益提高,为传教事业奠定了基础。
此后,他潜心思考社会与人生问题,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意为“顺从”,即顺从和信仰真主阿拉;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创始人:
地点:
时间:
教徒:
经典:
教义: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最初在麦加)
610年(7世纪初)
穆斯林(信仰安拉,服从先知的人)
《古兰经》
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
一、宗教与政权——从氏族部落走向统一国家
阅读教材P55—56页,并结合课外知识,简述伊斯兰教的概况。
穆罕默德
《古兰经》
610年
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麦加传教失败
622年出走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630年,占领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材料 穆斯林公社既是宗教社团,又是军事和行政组织……在公社内,穆罕默德不仅是宗教领袖,同时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后来的哈里发国家,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穆罕默德时代
正统哈里发时代
倭马亚王朝时代
倭马亚王朝
阿拔斯王朝时代
二、“圣战”与扩张——帝国时代的来临
正统哈里发时代和倭马亚王朝时期的扩张为阿拉伯帝国奠定了疆域基础。
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
东北方向
751年
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
东北
击败唐朝军队,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
西线
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西南战场
占领西班牙
8世纪中期
版图地跨亚欧非三大洲
二、“圣战”与扩张——帝国时代的来临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已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正统哈里发时代
632年~661年
倭玛亚王朝时代
661年~750年
阿拔斯王朝时代
750年~1258年
二、“圣战”与扩张——帝国时代的来临
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
国家领袖穆罕默德、穆阿维叶、哈伦·拉希德等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西哥特人等
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哈里发国。
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632年-661年)和倭马亚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两个世袭王朝。
8—9世纪鼎盛,10世纪衰落,1258年被蒙古西征军所灭。
最鼎盛时期其疆域西临大西洋,北接黑海和里海,东到印度河流域,南包整个半岛,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二、“圣战”与扩张——帝国时代的来临
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
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三、吸收与传播——采众家之长,成璀璨之星
特色的阿拉伯文化形成
数学
文学
医学
三、吸收与传播——采众家之长,成璀璨之星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拉齐斯:《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医典》
──“医学之王”
《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贡献: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阿拉伯人,现代的欧洲文明就根本不会出现……
    ——英国学者罗伯特·布雷福特
  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恩格斯则在《德国农民战争》
三、吸收与传播——采众家之长,成璀璨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