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1 水循环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1.(2019高一上·陕西月考)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的下列环节中施加了重要影响的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答案】D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三峡工程能调节河流径流量,故主要改变了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主要是对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人们通过修建水库可以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通过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都是人类对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
2.(2019高一上·江西竞赛)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
B.在地表各圈层间进行能量转移和物质迁移
C.使地球上的水量达到总体平衡
D.使地球上水体的构成比例发生显著变化
【答案】D
【知识点】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一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补充;二是塑造了地表形态;三是促进了地球上海陆之间和高低纬度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结合题意,选项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答案为:D。
【点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水循环还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形式。
3.(2019高一上·丰台期中)实验步骤:1.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2.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口,用橡皮筋扎紧,并把小石头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的塑料纸上压住。3.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沙子变湿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
A.大气的受热过程 B.水循环
C.大气的垂直分层 D.热力环流
(2)自然界中导致该类地理现象产生的根本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水汽输送 D.水的三态变化
【答案】(1)B
(2)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该实验中,盆中水受热蒸发,水汽在顶部塑料纸处凝结,水滴入装沙的小瓶中,沙子变湿。主要模拟的是水循环,B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与沙子变湿无关,A、D错。盆在对流层,不能模拟大气的垂直分层,C错。所以选B。(2)自然界中导致该类地理现象产生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的根本能量来源,A对。太阳活动不是地球能量的来源,B错。水汽输送、水的三态变化的能量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C、D错。所以选A。
【点评】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4.(2019高一上·丰台期中)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特殊灌溉系统。下图为坎儿井结构示意图。暗渠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 )
A.减少水分蒸发 B.减少大气降水
C.减少植物蒸腾 D.减少地下径流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解:新疆吐鲁番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暗渠可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下径流,对大气降水没有影响,暗渠位于地下,没有植物蒸腾。故答案为:A。
【点评】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5.(2019高一上·江门期末)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采用“植生滞留槽”前相比,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水汽蒸发较多 B.大气降水量较多
C.地表径流较多 D.地表水下渗增加
(2)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城市内涝 B.隔离人行道和车道
C.美化环境 D.灌溉绿化带
【答案】(1)C
(2)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读图,“植生滞留槽”与硬化的路面相比,地面土壤、植被面积增加,城市降水后下渗量增加,使地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由于植被、土壤吸收了更多水分,水汽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大后,城市降水量也可能增加。因此建设前水汽蒸发较少、降水量略少、地面径流较多、地下径流较小,选C。(2)“植生滞留槽”使路面的水快速排走,促进了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量,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内涝,A对;隔离人行道和车道可建护栏,而建设滞留槽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因而隔离不是主要目的,B错;美化环境可植树种草,并不需要将水再排入蓄水池,C错;蓄积的雨水可用于灌溉绿化带,但同样不是“植生滞留槽”建设的主要目的,如果只是蓄水灌溉,可直接将蓄水池建在地面以减少工程量,D错。
【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施加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
6.(2019高一上·韩城期末) 2017年9月10日,百年一遇飓风“艾尔玛”登陆美国佛罗里达州,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是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飓风“艾尔玛”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
A.① B.③ C.①③ D.②③
(2)从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来看,不属于“艾尔玛”直接造成的影响的是( )
A.塑造地表形态 B.使水循环速度加快
C.使当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 D.促进高低纬度之间能量交换
【答案】(1)D
(2)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读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是水循环三种类型,①是陆地内循环,②是海陆间循环,③是海上内循环。飓风“艾尔玛”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但降水不仅降到海洋更是影响到了陆地,故该飓风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海上内循环与海陆间循环,据此分析选D。(2)飓风参与水循环能直接使当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使水循环速度加快、促进高低纬度之间能量交换,但塑造地表形态是径流造成的,是飓风的间接影响。A对,据此分析选A。
【点评】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意义:(1)使地球上的水体处于不断的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7.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蒸发 C.水汽输送 D.降水
8.大量砍伐树木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是( )
A.水力发电量增加 B.三角洲面积萎缩
C.河流水位变化减小 D.地下径流量减少
【答案】7.C
8.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点评】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7.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从海洋上空将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即此环节代表水汽输送环节,选C。
8.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得森林的环境功能减弱,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是水力发电量更加不稳定;水土流失加剧,三角洲面积增大;河流水位变化加大;保持水土功能减弱,下渗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选D。
9.(2018高一上·北仑期中)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参与海陆水循环过程( )
A.滚滚长江向东流 B.祁连山地冰川
C.塔里木水的蒸发 D.没有登陆的台风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A.滚滚长江向东流,说明长江水最终注入海洋,其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A符合题意;
B.祁连山地冰川,其融化后汇流形成内流河,河流没有注入海洋,其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不符合题意;
C.塔里木河是内流河,其河流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不符合题意;
D.没有登陆的台风,其水汽来源于海洋,降水又回到海洋,其参与了海上内循环,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海上内循环只包括海洋上水汽蒸发、降水两个环节;陆地内循环主要包括蒸发(蒸腾作用)、降水两个环节。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10.(2018高一上·浙江期中)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
A.海洋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径流输送
【答案】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可知,岩石中的矿物质溶于水,通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运动被称为海陆间水循环。
11.(2018高一上·长春期末)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海内外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A.下渗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2)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
A.美化城市环境 B.增加下渗量
C.调节小气候 D.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1)B
(2)B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⑴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先将雨水收集起来,沉淀或静化处理后再利用,降水没有直接形成地表径流流走,对水循环影响最明显地表径流环节,B对。对下渗影响小,A错。对降水、水汽输送没有影响,C、D错。
⑵公园中荷花池起涵养水源的作用,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增加下渗量,B对。美化城市环境 、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起的作用,A、C、D错。
【点评】由于城市化过程也使相当部分的流域(例如小的河道、湖泊和湿地)为不透水地表所替代,减少了蓄水空间。由于不透水地表的入渗量几乎为零,使径流总量增大,使得雨水汇流速度大大提高,从而使洪峰出现时间提前。地区的入渗量减小,地下水补给量相应减小,枯水期河流基流量也将相应减小。
二、综合题
12.(2020高一上·长春月考)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素有“中国最美湖泊”的美誉,它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阻遏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水位在2018年上涨0.48米,至此已连续14年上涨,水位恢复至20世纪70年代初水平。读青海湖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延展题
(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
【答案】(1)陆地内循环
(2)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水补给量小,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地表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3)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入湖水量增大;流域内实施了生态保护措施,如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湖,青海湖处于内流区,参与陆地内循环。
(2) 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主要从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进行分析。 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水补给量小,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地表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3) 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主要从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入湖水量增大;流域内实施了生态保护措施,如保护植被、植树种草。
【点评】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特征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由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海陆间循环 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H下渗、G地下径流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I蒸发、F植物蒸腾、D降水 循环水量最小,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13.(2020高一上·怀仁期中)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 、 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填出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蒸发、② 、降水、④ 、
⑤ 、⑥ 。
【答案】(1)岩石圈;生物圈
(2)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结合课本知识可知,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读图可知,图中箭头①表示蒸发,②从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为水汽输送,③表示降水,④在地表从陆地指向海洋为地表径流,⑤在地下从陆地指向海洋为地下径流,⑥从地表指向地下为下渗。
【点评】水循环的意义维持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14.(2020高一上·辽宁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
A ,B ,C ,D ,E 。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 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的是 循环,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 循环。
(3)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环节(用字母表示)
(4)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海上内;海陆间;海陆间
(3)B
(4)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图中A表示蒸发、B为水汽输送、C为降水、D为地表径流、E为地下径流。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海上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黄河径流属于海陆间水循环。
(3)我国夏季东南风能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为图中的B水汽输送环节。
(4)水循环能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①④正确,选C。水循环能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但不能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②错。水循环不会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③错。
【点评】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会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15.(2020高一上·三明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循环过程:B 、C 、E 、F 、G 。
(2)海陆间循环是 、海上内循环是 、陆地内循环是 (填“甲”或“乙”或“丙”)。“白云千载空悠悠”属于水循环的 (填字母)环节,图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环节是 (填字母)。
(3)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持全球水的 。
【答案】(1)大气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乙;丙;甲;C;E
(3)动态平衡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B来自海洋上空的云层,应为大气降水;C从海洋上空水平输往陆地上空,为水汽输送;E在地表从陆地流向海洋,为地表径流;F从地表指向地下,为下渗;G位于地下,从陆地流向海洋,为地下径流。
(2)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它的具体过程是海洋表面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凝结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形成地下径流,两种径流经过江河汇集,流入海洋,就形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故乙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甲处发生的空间包括陆地与陆地的上空,循环过程及环节为降水,蒸发,蒸腾等,为陆地内循环。丙处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为海上内循环。“白云千载空悠悠”意思是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应是水汽输送,对应的水循环环节为C。地表径流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环节,对应图中字母E。
(3)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的运动、转化,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点评】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16.(2020高一上·福州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
A ,B ,C ,D ,E 。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 循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循环,图中A、B、C、D、E之间的循环属于 循环。
(3)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的各环节把水圈、 圈、 圈、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环节(用字母表示)
(5)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海上内;陆地内;海陆间
(3)大气;岩石
(4)B
(5)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A 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 地下径流。
(2)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其中,海上内循环携带的水量最大。海陆间循环跨海洋和陆地,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海陆间循环的环节包括:A 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 地下径流,所以,A、B、C、D、E之间的循环属于海陆间循环。
(3)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的各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各圈层之间进行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4)我国夏季的东南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把海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图中B水汽输送环节最能代表我国夏季的东南风。
(5)水循环通过各环节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并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①正确。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资源保持动态平衡,并不是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②错误。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资源保持动态平衡,陆地水和海洋水保持动态平衡,③错误。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资源保持动态平衡,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④正确。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1 / 1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1 水循环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1.(2019高一上·陕西月考)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的下列环节中施加了重要影响的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2.(2019高一上·江西竞赛)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
B.在地表各圈层间进行能量转移和物质迁移
C.使地球上的水量达到总体平衡
D.使地球上水体的构成比例发生显著变化
3.(2019高一上·丰台期中)实验步骤:1.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2.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口,用橡皮筋扎紧,并把小石头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的塑料纸上压住。3.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沙子变湿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
A.大气的受热过程 B.水循环
C.大气的垂直分层 D.热力环流
(2)自然界中导致该类地理现象产生的根本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水汽输送 D.水的三态变化
4.(2019高一上·丰台期中)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特殊灌溉系统。下图为坎儿井结构示意图。暗渠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 )
A.减少水分蒸发 B.减少大气降水
C.减少植物蒸腾 D.减少地下径流
5.(2019高一上·江门期末)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采用“植生滞留槽”前相比,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水汽蒸发较多 B.大气降水量较多
C.地表径流较多 D.地表水下渗增加
(2)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城市内涝 B.隔离人行道和车道
C.美化环境 D.灌溉绿化带
6.(2019高一上·韩城期末) 2017年9月10日,百年一遇飓风“艾尔玛”登陆美国佛罗里达州,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是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飓风“艾尔玛”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
A.① B.③ C.①③ D.②③
(2)从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来看,不属于“艾尔玛”直接造成的影响的是( )
A.塑造地表形态 B.使水循环速度加快
C.使当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 D.促进高低纬度之间能量交换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7.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蒸发 C.水汽输送 D.降水
8.大量砍伐树木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是( )
A.水力发电量增加 B.三角洲面积萎缩
C.河流水位变化减小 D.地下径流量减少
9.(2018高一上·北仑期中)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参与海陆水循环过程( )
A.滚滚长江向东流 B.祁连山地冰川
C.塔里木水的蒸发 D.没有登陆的台风
10.(2018高一上·浙江期中)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
A.海洋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径流输送
11.(2018高一上·长春期末)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海内外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A.下渗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2)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
A.美化城市环境 B.增加下渗量
C.调节小气候 D.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综合题
12.(2020高一上·长春月考)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素有“中国最美湖泊”的美誉,它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阻遏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水位在2018年上涨0.48米,至此已连续14年上涨,水位恢复至20世纪70年代初水平。读青海湖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延展题
(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
13.(2020高一上·怀仁期中)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 、 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填出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蒸发、② 、降水、④ 、
⑤ 、⑥ 。
14.(2020高一上·辽宁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
A ,B ,C ,D ,E 。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 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的是 循环,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 循环。
(3)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环节(用字母表示)
(4)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2020高一上·三明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循环过程:B 、C 、E 、F 、G 。
(2)海陆间循环是 、海上内循环是 、陆地内循环是 (填“甲”或“乙”或“丙”)。“白云千载空悠悠”属于水循环的 (填字母)环节,图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环节是 (填字母)。
(3)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持全球水的 。
16.(2020高一上·福州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
A ,B ,C ,D ,E 。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 循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循环,图中A、B、C、D、E之间的循环属于 循环。
(3)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的各环节把水圈、 圈、 圈、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环节(用字母表示)
(5)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三峡工程能调节河流径流量,故主要改变了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主要是对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人们通过修建水库可以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通过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都是人类对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
2.【答案】D
【知识点】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一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补充;二是塑造了地表形态;三是促进了地球上海陆之间和高低纬度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结合题意,选项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答案为:D。
【点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水循环还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形式。
3.【答案】(1)B
(2)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该实验中,盆中水受热蒸发,水汽在顶部塑料纸处凝结,水滴入装沙的小瓶中,沙子变湿。主要模拟的是水循环,B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与沙子变湿无关,A、D错。盆在对流层,不能模拟大气的垂直分层,C错。所以选B。(2)自然界中导致该类地理现象产生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的根本能量来源,A对。太阳活动不是地球能量的来源,B错。水汽输送、水的三态变化的能量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C、D错。所以选A。
【点评】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4.【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解:新疆吐鲁番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暗渠可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下径流,对大气降水没有影响,暗渠位于地下,没有植物蒸腾。故答案为:A。
【点评】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5.【答案】(1)C
(2)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读图,“植生滞留槽”与硬化的路面相比,地面土壤、植被面积增加,城市降水后下渗量增加,使地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由于植被、土壤吸收了更多水分,水汽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大后,城市降水量也可能增加。因此建设前水汽蒸发较少、降水量略少、地面径流较多、地下径流较小,选C。(2)“植生滞留槽”使路面的水快速排走,促进了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量,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内涝,A对;隔离人行道和车道可建护栏,而建设滞留槽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因而隔离不是主要目的,B错;美化环境可植树种草,并不需要将水再排入蓄水池,C错;蓄积的雨水可用于灌溉绿化带,但同样不是“植生滞留槽”建设的主要目的,如果只是蓄水灌溉,可直接将蓄水池建在地面以减少工程量,D错。
【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施加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
6.【答案】(1)D
(2)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读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是水循环三种类型,①是陆地内循环,②是海陆间循环,③是海上内循环。飓风“艾尔玛”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但降水不仅降到海洋更是影响到了陆地,故该飓风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海上内循环与海陆间循环,据此分析选D。(2)飓风参与水循环能直接使当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使水循环速度加快、促进高低纬度之间能量交换,但塑造地表形态是径流造成的,是飓风的间接影响。A对,据此分析选A。
【点评】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意义:(1)使地球上的水体处于不断的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答案】7.C
8.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点评】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7.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从海洋上空将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即此环节代表水汽输送环节,选C。
8.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得森林的环境功能减弱,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是水力发电量更加不稳定;水土流失加剧,三角洲面积增大;河流水位变化加大;保持水土功能减弱,下渗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选D。
9.【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A.滚滚长江向东流,说明长江水最终注入海洋,其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A符合题意;
B.祁连山地冰川,其融化后汇流形成内流河,河流没有注入海洋,其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不符合题意;
C.塔里木河是内流河,其河流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不符合题意;
D.没有登陆的台风,其水汽来源于海洋,降水又回到海洋,其参与了海上内循环,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海上内循环只包括海洋上水汽蒸发、降水两个环节;陆地内循环主要包括蒸发(蒸腾作用)、降水两个环节。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10.【答案】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可知,岩石中的矿物质溶于水,通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运动被称为海陆间水循环。
11.【答案】(1)B
(2)B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⑴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先将雨水收集起来,沉淀或静化处理后再利用,降水没有直接形成地表径流流走,对水循环影响最明显地表径流环节,B对。对下渗影响小,A错。对降水、水汽输送没有影响,C、D错。
⑵公园中荷花池起涵养水源的作用,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增加下渗量,B对。美化城市环境 、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起的作用,A、C、D错。
【点评】由于城市化过程也使相当部分的流域(例如小的河道、湖泊和湿地)为不透水地表所替代,减少了蓄水空间。由于不透水地表的入渗量几乎为零,使径流总量增大,使得雨水汇流速度大大提高,从而使洪峰出现时间提前。地区的入渗量减小,地下水补给量相应减小,枯水期河流基流量也将相应减小。
12.【答案】(1)陆地内循环
(2)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水补给量小,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地表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3)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入湖水量增大;流域内实施了生态保护措施,如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湖,青海湖处于内流区,参与陆地内循环。
(2) 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主要从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进行分析。 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水补给量小,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地表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3) 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主要从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入湖水量增大;流域内实施了生态保护措施,如保护植被、植树种草。
【点评】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特征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由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海陆间循环 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H下渗、G地下径流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I蒸发、F植物蒸腾、D降水 循环水量最小,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13.【答案】(1)岩石圈;生物圈
(2)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结合课本知识可知,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读图可知,图中箭头①表示蒸发,②从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为水汽输送,③表示降水,④在地表从陆地指向海洋为地表径流,⑤在地下从陆地指向海洋为地下径流,⑥从地表指向地下为下渗。
【点评】水循环的意义维持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14.【答案】(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海上内;海陆间;海陆间
(3)B
(4)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图中A表示蒸发、B为水汽输送、C为降水、D为地表径流、E为地下径流。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海上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黄河径流属于海陆间水循环。
(3)我国夏季东南风能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为图中的B水汽输送环节。
(4)水循环能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①④正确,选C。水循环能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但不能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②错。水循环不会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③错。
【点评】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会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15.【答案】(1)大气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乙;丙;甲;C;E
(3)动态平衡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B来自海洋上空的云层,应为大气降水;C从海洋上空水平输往陆地上空,为水汽输送;E在地表从陆地流向海洋,为地表径流;F从地表指向地下,为下渗;G位于地下,从陆地流向海洋,为地下径流。
(2)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它的具体过程是海洋表面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凝结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形成地下径流,两种径流经过江河汇集,流入海洋,就形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故乙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甲处发生的空间包括陆地与陆地的上空,循环过程及环节为降水,蒸发,蒸腾等,为陆地内循环。丙处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为海上内循环。“白云千载空悠悠”意思是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应是水汽输送,对应的水循环环节为C。地表径流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环节,对应图中字母E。
(3)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的运动、转化,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点评】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16.【答案】(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海上内;陆地内;海陆间
(3)大气;岩石
(4)B
(5)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A 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 地下径流。
(2)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其中,海上内循环携带的水量最大。海陆间循环跨海洋和陆地,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海陆间循环的环节包括:A 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 地下径流,所以,A、B、C、D、E之间的循环属于海陆间循环。
(3)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的各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各圈层之间进行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4)我国夏季的东南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把海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图中B水汽输送环节最能代表我国夏季的东南风。
(5)水循环通过各环节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并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①正确。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资源保持动态平衡,并不是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②错误。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资源保持动态平衡,陆地水和海洋水保持动态平衡,③错误。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资源保持动态平衡,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④正确。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1 / 1